毛主席逝世,江青入狱,女儿李讷日子艰难,直到牵手王景清才好转

  毛主席的两个女儿李敏和李讷,李敏是毛主席和贺子珍所生,李讷是毛主席和江青所生。她们虽然是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女儿,但是都没有享受高人一等的待遇。

  毛主席对她们要求极其严格,不仅与平民百姓一视同仁,而且还希望她们像普通老百姓一样生活。

  “文革”期间,作为毛主席的女儿李敏,和丈夫孔令华一样也要挨批挨斗。他们同样受到批判,被勒令交代问题,甚至被列入“五一六”分子的名单中。孔令华被人说成是埋在毛主席身边的定时炸弹,没完没了地挖了起来,甚至戴着高帽子接受群众“批判”。

  

  被认为“交代问题”不彻底时,李敏一样也要被下放到农场进行劳动改造。当李敏向毛主席汇报说她和孔令华都要接受群众批判时,毛主席笑得很开心:“经风雨见世面嘛!”

  这个桥段并非个人杜撰,而是出自李敏口述,别人代为整理的著作《我的父亲毛泽东》一书。毛主席非常疼爱自己的子女,但是绝不允许搞特殊,在他的亲自要求下,李敏和李讷都曾到劳动农场参加劳动。

  扯远了,本文主要讲述李讷的故事。李讷1940年8月出生于延安,当时毛主席47岁,中年得女,毛主席十分疼爱李讷,从古语“君子敏于事而讷于言”中取名“讷”。

  

  李讷也是家中唯一在父亲母亲身边度过童年、少年和青年的孩子。七岁之前,保育员韩桂馨受毛主席委托,教李讷读书识字!1948年5月,毛主席等中央领导同志率中央前委和解放军总部到西柏坡与中央工委汇合后,局势相对稳定下来。

  李讷才接受了正规的小学教育,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从西柏坡迁入北平,李讷插班到育英小学三年级读书。1953年,李讷考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女子中学,1959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大历史系。

  进入北大后不久,三年自然灾害就开始了。当时毛主席的月薪是404元,每个月给李讷26元生活费,15元要上交给学校,剩下的11元包含公交车钱、书本钱和零花钱。

  

  周围的人都以为李讷是“大款”,毕竟之主席的女儿,谁也不相信她每个月的生活费只有区区26元,还都会向她借钱导致她时常不能按时缴纳饭钱。

  毛主席绝不会多给钱,不够的话李讷就要自己想办法。有一次,李讷告诉毛主席身边的一个卫士,自己在学校总是吃不饱,饿得慌!卫士听了,心里很难受,悄悄告诉了卫士长李银桥,李银桥自作主张给李讷送了一包饼干。

  毛主席知道后,狠狠批评了李银桥:“三令五申不要搞特殊,为什么还要搞特殊?”李银桥委屈地辩解说:“一包饼干算什么,别人家送得更多”。毛主席十分生气地说:“别人家,我管不着,我的孩子就不是不能搞特殊”。

  

  之后,再也没人敢给李讷送任何东西。李讷1966年毕业后,被分配到《解放军报》,以“肖力”为姓名,不久后升任该报总编辑。后来,李讷被调到中央文革小组办公室工作。

  李讷凭借出色的工作成绩当选九大代表,却被毛主席“划掉”了。1970年,毛主席要求李讷到中央办公厅江西五七干校劳动锻炼。对于李讷的婚姻,毛主席希望她不找高干子弟,在下面找个一般人,郭普通老百姓的生活。

  在江西省进贤县五·七干校劳动期间,李讷与中央办公厅北戴河管理处所属的内部招待所的服务员徐宁产生感情,婚事却遭到江青的强烈反对。在毛主席的支持下,两人顺利结婚,一年后,儿子徐效芝出生。

  

  毛主席送给他们的唯一贺礼是一套39卷本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无奈,两人的学识、志趣、个性、思想上都大相径庭,两人之间逐渐产生隔阂,干校的领导为了挽救他们的婚姻,也是想尽了办法,把徐宁以“工农兵”学员身份“保送”到河北某大学学习。

  然而,两人虽然并未有任何门第上的观念,但他们所处环境不同,诸多想法颇具差异性。1972年,李讷和徐宁的婚姻走到了尽头,两人最终离婚,儿子归李讷抚养。

  李讷带着儿子回到北京生活,一个人的工资养活两个人,她并没有因为特殊的身份受到特殊的照顾,而是像普通老百姓一样拉板车买煤球,排队买大白菜,精打细算,偶尔买肉也只能买几毛钱。

  

  李讷这段失败的婚姻对她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她为此郁郁寡欢良久,还大病一场。毛主席后来提到这段婚姻的时候曾非常自责地说:“小讷的婚事太草率了,怪我,怪我啊”。

  毛主席逝世后,江青被捕入狱,李讷被撤销一切职务,并被勒令搬到警卫局宿舍居住。一个人带着儿子生活,失去收入来源,李讷和儿子的生活十分艰辛。

  毛主席身边多年的卫士长李银桥看到李讷的艰难处境,他决定和妻子韩桂馨身伸出援助之手,除了力所能及的帮助外,他们为李讷找到了一个可靠的老伴。

  

  1983年,李银桥的战友王景清到北京出差,顺道找李银桥叙旧。王景清13岁就参加八路军,延安时期就为毛主席站过岗,新中国成立后,王景清曾在中央警卫团工作过(是刘少奇的警卫员),和李银桥相识。

  老友相聚,畅谈之后,李银桥决定撮合两人。多方努力之下,两人于1984年结婚,他们没有声张,只摆了一桌酒席,婚后,王景清与李讷相处和睦,正式办了离休手续后,关系也从云南转来了北京。王景清几乎承担起了家里的所有家务活,李讷的日子才逐渐好转起来。

  1985年,两人到监狱探望江青,王景清和江青都喜欢书法,两人相谈甚欢,江青对王景清很满意,临别时,江青诚恳地对王景清说:“你当过主席的警卫员,我相信你会对李讷好”。

  

  直到1986年,李讷才重新分配了工作,到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局工作。1990年,李讷退休。王景清陪伴李讷度过了30多年的风雨岁月,2021年,王景清病逝,享年94岁。对于第二次婚姻,用李讷对李银桥的话来讲就是:“现在我是甩手掌柜,可享福了”。

  毛主席逝世后,受母亲江青事情的影响,李讷深居简出,精神欠佳,格外注意言行。1984年,她在王景清的陪同下到韶山,路过晒谷坪触景生情忍不住流泪,哭泣声引起了韶山管理局领导及参观群众的注意。

  王景清见瞒不住了,赶紧向众人公开了李讷的身份,并解释李讷隐瞒身份的原因:担心自己母亲身份的事情。

  

  围观的群众大声劝慰李讷:“不要担心,江青是江青,您是您,不要有所顾忌,您更是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女儿啊!我们敬重您!”

  多么可爱的群众,多么爱她的丈夫,这也算是李讷的一份福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