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城隍~聊斋故事
宋焘先生已经是死去三天了。他的母亲听到棺材里有声响,吓了一跳,赶忙打开棺材一看,原来是宋先生醒了,她便把宋先生从里面扶出来。过了好半天,宋先生才开口说话。为什么宋焘先生会从棺材里出来呢?
故事要从明朝开始讲述:在明朝末年,有一位姓宋的先生,名焘,原来他是城里有名的秀才。有一天,他生病躺在床上,刚闭上眼睛,忽然家里来了一位衙门的官差手里拿着一张喜报,他牵着一匹白马,对宋先生说:“我们老爷,请你去参加考试!”宋先生说:“宣布考试的官差没有到,怎么能突然进行考试呢?”差人没说话,只是不断地催促他。
宋先生只好骑上马,跟着他出发了。这一路上荒无人烟,这条路似乎从未来过。一会他们便来到非常热闹的城里,奇怪的是它和京城不一样。不一会,他们进入一座官府。但见官府华丽,堂上坐着十多位官员,这些人宋先生都不认识,只有关帝是他认识的。这时只看见,已经有一位秀才坐在那里的下位上。宋先生便与他肩并肩坐下。桌子上都有笔和纸。过了一会儿,殿堂上便送下有题目的卷纸来,宋先生一看,上面写着八个字:“一人二人,有心无心。”他们俩把文章做成后,就把考卷呈交上去。宋先生的文章里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有的人故意去做好事,虽然是做了好事,但不应给他奖励;有的人不是故意做坏事,虽然做了坏事,也可以不处罚他。”各位官员在传阅中不住地称赞。他们便把宋先生召唤到殿堂上去,对他说:“河南有个地方,缺一位城隍,你去担任这个职务很合适。”宋先生一听,这时才开始明白过来,连忙跪下去,一边叩头一边哭着说:“我能得到这样荣耀的任命,怎么敢再三推辞呢?但我有七十多岁的老母,身边无人奉养。请允许在她去世之后,我再来任命”这时关帝,立即命令查看他母亲的寿禄。有一位留着胡子的官吏,捧着记载寿禄的册子看了一遍,说道:“她还有阳寿九年。”他们听后正在犹豫不决,想不出办法时,关帝说:“没关系,可以让这位姓张的秀才先去代理九年,到了期限,再让宋先生去。”于是,官差便对宋先生说:“本应该让你立即到任的,但看在你仁爱孝敬之心的分上,给你九年的假期,到时再让你赴任。”说完,又对那位秀才勉励了几句。二位先生叩头后走下殿来。那位姓张的秀才拉着宋先生的手,一直送到郊外,并自我介绍说:“我是长山地方人,姓张。”还将自己作的诗赠给宋先生留作纪念。但宋先生把诗中的大部分词句都忘记了,只记得其中的“有花有酒春常在,无烛无灯夜自明”两句。宋先生骑上马后,就告辞回家。当他回到家时,就好像是从梦中醒过来一样。他去邻村打听,果然有一位姓张的人,也在那天去世了。过了九年,宋先生的母亲去世了。料理完母亲的丧事之后,宋先生洗完了澡,走进屋子里也死了。这天,宋先生的岳父,路过此地,忽然看见宋先生穿着一身新的官服,身后跟随着许多车马,走到厅堂中拜了一拜,然后起身便走。岳父家里人都非常惊奇,不知宋先生已经成了神,做了城隍。于是,岳父急忙派人到宋先生家里去打听消息,才知道宋先生已经死去了。
这篇小说讲述了宋焘先生误打误撞进入鬼城考取城隍官职的故事。鬼城的神差们,看到了他为人正直,有担当,便任命他做城隍,同时,他孝敬母亲的心情感动了神仙,准许他还魂为母亲尽孝的故事,反映了中国古代对孝道的重视,也反映出当时的社会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