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定了!一批大咖来淮安!

  

  创新后备人才

  “学风传承2023”

  淮安行活动即将开启

  4月12日至14日,创新后备人才 “学风传承2023”淮安行活动即将正式启动。活动旨在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帮助青少年系好人生第一粒“科学钮扣”,在科学道路上阔步前进。

  本次活动由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江苏省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共淮安市委组织部、中共淮安市委宣传部、淮安市科学技术协会、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镇长团联合承办。

  识别上图二维码查看活动动态

  詹天佑、黄纬禄、邓稼先、朱光亚……前辈科学家们在一穷二白的旧中国,在茫茫无际的戈壁荒滩,在人迹罕至的大漠深处,用惊人的毅力和勇气,铸就了伟大的科学家精神,也为我们留下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顽强拼搏、发愤图强、锐意创新的优良作风。

  报告团专家将通过讲述老一辈科学家秉承爱国之情、践行报国之志的感人故事,引导大家感悟科学家的高贵品格和道德情操,不忘使命担当,传承优秀学风,在追求真理、开拓创新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活动时间:

  活动时间:2023年4月12日至14日

  报告团专家及报告题目介绍(按科学家出生年份排序):

  詹咏 《詹天佑的故事》

  詹天佑,中国最早的官派留学生之一,毕业于耶鲁大学谢菲尔德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系铁路专业,是中国首位铁路总工程师。设计并主持修筑了中国人自主设计的第一条干线铁路——京张铁路,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是我国近代科学与工程技术史上的先驱、杰出的爱国知识分子。除了京张铁路,詹天佑还修建或主持修建了京山铁路滦河大桥、沪宁、汉粤川等重要铁路,并在我国近代铁路网的规划、干线铁路的勘测设计、施工及技术人才的培育等方面有重大贡献,为中国近代铁路事业立下不可磨灭的功勋。

  

  詹咏,詹天佑曾孙,九三学社社员,上海市人大代表。1993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美术系,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少年报社儿童部主任、小学部副主任,《少年日报 童心周刊》主编、《好儿童画报》编辑部主任及常务副主编,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部长,组织部副部长、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副秘书长兼组织部部长等职。现为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室副主任,并任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内部监督委员会、文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黄道群《黄纬禄的故事》

  黄纬禄,火箭与导弹控制技术专家,“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历任“东风一号”副总设计师兼控制系统总设计师、“东风二号”副总设计师、“东风三号”副总设计师、潜地固体战略导弹及陆基机动固体战略导弹总设计师,航天部总工程师、航天工业总公司高级技术顾问,是我国固体战略导弹的奠基人。

  

  黄道群,黄纬禄先生之女,高级工程师。退休前在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任职。

  许进《忆姑爹邓稼先》

  邓稼先,?中国科学院院士、核物理学家,曾任核工业部第九研究院副院长、院长,核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等职。领导完成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前的爆轰模拟试验。组织领导并亲自参与了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与试验工作。1999年被国家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许进,邓稼先妻侄,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社史研究中心副主任、九三学社中央思想建设研究中心主任、九三学社中央委员。曾任中国国际信托投资(集团)公司中美国际工程公司项目经理。现任清大筑境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在《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中国青年报》等报刊上多次发表文章。

  识别上图二维码看直播

  朱明远《我的父亲朱光亚》

  朱光亚,著名核物理学家,我国核科技事业重要开拓者奠基者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为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特别是国防科技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

  

  朱明远,朱光亚之子,原国防科工委(总装备部)系统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北京科银京成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国际计算机软件和应用大会(COMPSAC)1992-1995程序委员会委员;北京理工大学、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客座教授。

  4月12日至14日,让我们一起,传承优良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