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郎中落水被救,为报恩说出了秘方,但后来被皇帝杀了?
黄鱼圈是干啥用的,要说它的来历,已经是100多年的事情啦。在一百多年前,松花江出产一种黄鱼,体形奇特,肥壮,还肉质鲜美,是稀有的鱼种之一。 按民间的说法,这种鱼大的有三百多斤,它是舒兰的一种独有水产。
后来这种鱼被光绪皇帝知道,他觉得好吃,便下令不让老百姓捕捞食用,还要当地官员把黄鱼一律进贡到京城,供皇族享用,谁要违抗杀头。
清政府为了把这一带出产的黄鱼控制起来,派出了一批人马在这里常驻,同时还设立专门的捕鱼小队,专门对江里的黄鱼严加看管,并按指令捕捉,送到京城去。
可是那时没有送鱼的条件呀,送到京城要走一个多月的时间,要是在夏天,这鱼都要臭了, 冬天江水结冰又不能捕鱼,于是官员就在当地挖了一个5米深,50000多平方米的大水池,用来存鱼。
这个水池子用岩石筑成,池子西南侧有栅栏,防止脏水杂物侵入。圈堤四周是榆柳环绕,整个水池,风光秀丽,十分引人注目。群众后来把这个大水池子叫“黄鱼圈”。
说起黄鱼圈,在农安县还流传着这样的民间故事。 有关于乾隆皇帝,因为黄鱼圈杀人的事情。
话说在以前,沿松花江的地方,有个渔窝堡屯,在那里住着一位刘大网,他家祖祖辈辈都靠打鱼为生。
早年前,刘大网的娘死了,是老爹一把屎一把尿的,把他抚养长大。这年老爹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本来好好的身体,竟然一下子病倒了。
这可把刘大网着急的:“ 哎!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我又两手空空的,要如何找郎中啊。” 后来,他没办法只能冒险捕黄鱼了。
因为那时碰到百年不遇的台风,刘大网趁着风小雨小的功夫,独自摆船来到江湾深水区,看看有没有大鱼,他打算打鱼卖钱,给爹治病。
可是不巧,从上流竟冲过来一只小船,到了江湾深水区,突然失控,小船来了个360度大转,把摆船人甩到江里去了。
“救命!救命啊!” 刘大网没来得及多想,跳下江把那落水人救上了岸。 “ 嘿! 你醒醒! 醒醒!” 过了一会儿,那人睁开眼睛,摸摸腰间,也没说声谢谢,突然大哭起来:“ 我的天啊,我……我的桐油皮口袋,掉江里了。”
“ 丢了就丢了呗!” 刘大网觉这人小题大作,故意说道。
“这东西,是我爹的遗物啊!” 刘大网一听,二话没说,就一头又扎进翻花的江水里。大约过了30分钟,刘大网驮着桐皮漆的羊皮袋子游了回来。
落水人一见口袋找回来了,连忙跪在地上向刘大网磕头说:“ 谢谢,恩公,谢谢……” 然后匆忙翻起包来,只见是一些,郎中才用的工具。
刘大网看到这些,连忙询问:“ 你莫非是郎中?” “是啊, 我姓黄,我家三代都是行医的,家中有老母,还有个妹妹。 我爹千叮咛万嘱咐,一定不要……。”
话还完说完,刘大网却拱手道:“ 我有个爹,现在危在旦夕,希望你跟我去一趟!”
来到刘大网的渔窝棚里,黄郎中见面前的老人病得邪乎,忙掏出药葫芦,拿几丸药给他吃了下去。
那时天都黑了,刘大网安排黄郎中,住进了渔窝棚里,他们一宿没睡,越聊越投缘,为什么呢?
原来黄郎中,此行的目地为了寻药,他是奔着江湾里的黄鱼来的。听说这种鱼,自带药材。可刘大网不信,他捕了这么多年的黄鱼 ,哪有什么药材啊,因为这个事偏偏跟黄郎中争论了好久。
黄郎中说:“ 你只知道江里有三宝,分别为,第花、鳞花和鳌花? 可你八成没听说过,这鱼里有一个宝贝,凡人要能吃了它,能成神仙!”
黄郎中告诉刘大网说:“ 老实跟你吧,我家祖辈传下的秘方中,有味药就出在黄鱼身上,它就是精囊。” 因为刘大网是他的救命恩人,所以他也就不瞒了,他说:“ 世上一切活物,不外乎卵、湿、化,而生。
胎生的上眼皮往下眨, 卵生的下眼皮朝上眨, 湿生的没眼皮,化生的眼皮是不眨的。 鱼就是化生不眨眼的。 普通鱼两三年就是发情交配了,可这种黄鱼发情交配至少要二十年以上。
这样的黄鱼不多见,有两三米那么长,有两三千斤重。发情交尾会化出精囊,这可是了不得的药材啊。”
刘大网听了还是不信,他开玩笑说:“ 呵呵!你算是烧香,找对门了,哈哈。 我去捕黄鱼才救了你。”
半个月之后, 刘大网他爹能下地补网了,一个月后,能到江边下钩捕鱼了。
从此,刘大网和黄郎中亲如兄弟, 天天一起从早忙到晚。 他们捞到小黄鱼,就拿到市集上去卖。有时候还会捕到二十多年的大黄鱼,这种黄鱼每年桃树开花便发情交尾。这时候要是化出精囊,比山参,鹿茸还金贵。
黄郎中就专找这个时候的大黄鱼,要是错过这个季节,捕到大黄鱼,不发情交尾是不会有精囊的。 杀掉吃了可惜,放生呢,这大鱼又不好捞。
那怎么办呢? 索性黄郎中就和刘大网商量:“ 要不,我们就在西汉子修个黄鱼池得了!咱把这二十年的大鱼先养着。……” 他跟刘大网说明原因。刘大网觉得这主意还行,于是就同意了。
后来日子久了,刘大网因捕黄鱼出了名,而黄郎中用黄鱼配药也是出了名。经过老百姓的三传两传,一下子就传进了皇上的耳朵里。
他听说黄鱼还能救人,就马上派钦差请黄郎中做御医。 黄郎中不肯抛下救命恩人,就灌满 一葫芦药,用车拉上一条大黄鱼,交给钦差带回去,献给皇上。
皇上瞅这两丈多长的大黄鱼,心里挺乐,说:“朕封它为黄鱼,这黄鱼出现乃祥瑞 之兆,从今往后就用黄鱼祭祀太庙。”
皇上吃了黄郎中的药,胳膊腿脚都好了不少,精神头儿使不完。皇上就给这药起名作叫“黄鱼丸” 。就连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都夸奖黄郎中的药,能返老还童,催皇上把黄郎中请进宫当太医。
钦差奉旨第二下江湾,请黄郎中进宫,黄郎中谢恩之后,说:“钦差大人,小民有八十老母和妹子,早晚要照看。请禀奏皇上,老母百年之后,一定进宫侍候皇上。”钦差回宫照实说了,皇上听完,寻思一会儿,说,“黄郎中是个孝子,可敬啊,他给的药省 着点儿用。”
又过了不少年,到了乾隆年间。有个大臣叫纪晓岚,他编书时翻出有关黄鱼和“黄鱼丸”的记载。乾隆听了纪晓岚的禀奏,就派钦差去请黄郎中。
刘大网听说皇上派人来接黄郎中,乐颠颠儿地说:“黄大哥,进宫侍候皇上是 好事,你今后该荣华富贵了。”黄郎中打个咳声说:
“老弟,皇上都是笑里藏刀。大哥这一去,怕回不来了,我想拖延几天启程,把药方传给你,免得失传。”
临走之前,黄郎中拎一葫芦酒,领着一个叫马小二的人,来到刘大网家。在酒桌 上,黄郎中托刘大网替他照顾马小二。原来马小二无依无靠,当年冻饿倒在路边,黄郎中打算教他念药书,可马小二只喜欢捞鱼摸虾。
黄郎中一去无消息。传说他入宫后,不传秘方违抗圣命,乾隆一怒之下杀了他。
后来皇宫传出圣旨,有人能献出生长二十年的黄鱼,赏银千两,有人献出黄鱼化宝的秘方封侯赐爵。马小二听说后,跑得张口喘,进屋拉住刘大网的手就说:”刘大爷, 咱们黄鱼圈有黄鱼可献,秘方你也知道,有这发财机会,何苦蹲江边受冷风啊! ”
刘大网说:“要献秘方,黄郎中何必去死呀!要献黄鱼,什么时候是个头儿呀, 咱什么也不献!”
第二天,马小二起早走了。刘大网等了他一天也不见人回来,就出去找,找到后半夜也没找到。原来马小二进宫去告密了。
乾隆封马小二为二等爵,赏银千两,当时没兑现,皇上办事是不见兔子不撒鹰,没 见秘方和黄鱼,银子只是空头赏。
马小二回到江边儿一看,黄鱼圈被挖开了豁口,大黄鱼入江了。再回渔窝棚一看, 刘大网铺盖没了,网也没了,船也没了。乾隆一赌气杀了马小二。后来江边的人提起马小二,都骂他是个没良心的种。
后来大黄鱼没了,秘方也失传了,只留下了黄鱼圈。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