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正妻,守活寡41年,还帮小妾照顾儿子,临终前只有一愿望
鲁迅先生在写作方面的成就,自然是有目共睹的,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他的感情事。
他的一生主要与两个女人有关,一个是经过父母介绍,而娶进家门的原配朱安,另一位则是他一生的挚爱许广平。
虽然那时清朝已经灭亡,当时封建时代留下的陈旧思想,仍然没有被根除。
人们还是保留着许多以前的行为习惯,比如结婚大事在大多数家庭里,仍然是由父母说了算。
当时鲁迅先生的父母认为自己的儿子,到了该结婚的年龄,便为他说了一门亲,而说好的这位女子便是朱安。
她成长于一个普通家庭,从小父母灌输给她的思想,就是要好好干活,洗衣做饭打理家务必须精通,以后的任务就是好好为夫家服务。
他当然没有机会接触到新时代的教育,不会认字,也不懂当时的先进思想,就是一个具有封建时代,明显特征的普通女子。
鲁迅就大为不同,他是读书人,有文化,当时还在日本念书,在经受新思想的冲击洗礼后,深刻认识到以前陈旧的思想是多么腐朽。
对于爱情他追求的是独立自由,根本不愿意遵从父母的意愿,去娶一个连面都没有见过的女子。
何况朱安与他格格不入,根本就是两条路上的人。
在周朱两家把婚事定下来后,鲁迅也迟迟没有回家办事,他身在国外,用读书作为托辞一再拖延婚期。
这一拖就是整整五年的时间,后来朱家怕鲁迅再也不回来了,便和周家商量将他骗了回来。
为了不让父母伤心,鲁迅遵从他们的意愿,于1906年,与朱安完成了婚礼。
面对这样一个陌生的女子,鲁迅对她没有丝毫感情,平日里不闻不问,两人几乎不说话,也没有子女。
朱安则保留着旧式的思维,嫁过来后就一心为夫家考虑,虽然丈夫用如此冷漠的方式对待她,她依然选择沉默着处理,这个家庭里面的琐事,做一个尽职尽责的妻子。
后来鲁迅先生外出教书,在他的学生里有一位叫许广平的女生,家境很好,思想前卫。
虽然家里也为她定下了一门亲,但她选择了坚决反对。疼爱女儿的父亲选择妥协,最后花钱毁约,还许广平一个自由身。
她在上鲁迅的课时,被这位先生深深吸引,大胆地给他写信表达自己的心意。
鲁迅对这位新时代的女性,也颇为钟意。两人关系发展迅速,很快便同居了。
二人经历了一段甜蜜生活后,生下了一个孩子,这段师生恋在当时传得沸沸扬扬。
朱安当然也知道自己丈夫找了个女学生,不过她选择沉默与忍受,甚至还帮忙带孩子,这是多么卑微多么可怜的一位女子啊。
直到鲁迅去世,她也没被正式地看过一眼,只因为旧式的约定俗成,旧式的规矩,她守了41年的活寡,把自己埋进泥土里,从来没有抬起头。
1947年,朱安死前有个愿望,希望自己能够和丈夫葬在同一处,不过未能遂愿,最后被埋骨于一处荒凉寺庙中,无碑无名。
参考资料:
《铁屋中的呐喊》
《鲁迅生平疑案》
《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