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e you不爽”,中式“散装英语”太魔性,老师看了哭晕在厕所
提起九年义务教育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这是90后们自出生以来就享有的福利。这项政策对提升国民素质大有帮助,不管家庭状况如何,都能保证孩子不再是文盲。
然而中考是个分水岭,尤其是在中考分流的政策执行下,一些成绩不好的学生就与普高无缘了。这也就造成了“闹太套”的局面,这还要从英语在高考中的分值占比说起。
虽说是外国语言,但其150的分值就注定了它的不寻常。90后们基本都是从小学开始才接触英语,但现在的孩子们从幼儿园开始就已经遨游在英语的海洋中了,双语幼儿园更是那些“有条件”家庭的好选择。
“see you不爽”,中式“散装英语”太魔性,老师看了哭晕在厕所!
作为三大主科之一,英语一直备受争议。然而,不论学生多不情愿都无法改变其高考地位,因此学生们也只能一边吐槽,一边想办法学好英语。由于跟中国话表达方式的不同,还闹出了很多笑话。
汉语讲究的是直译,虽然也讲究个语法,但就算学生不学也不耽误学好语文。可英语就不一样了,不仅不能直译,看似普通的一句话其中包含的语法可真不少。
不过也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是为了当翻译才学它,有些学生甚至等不到上高中就已经步入社会了。因此就出现了用简单的英语词汇,译出了别样人生的感觉,真是笑发财了。
你知道“Beijing ga ga ga”是什么意思吗,这种“散装英语”实在太魔性,老师看完都要哭晕在厕所了。“别说英语是我教的”,这脸属实丢不起,“no three no four”又是什么意思,真是要跟家长解释不清了。
想必学生在读书时期都接触过这种散装英语吧,如“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这种句子,可以说风靡于各大校园了。学生们在这方面还真是无师自通,乍一看感觉还真的没啥问题。
学音标是英语的入门阶段,只有把它学好才能准确的读出英语单词,会读英语也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关键一步。然而闻道有先后,有些学生领悟的比较晚,就只能通过其他方式背单词了。
其中学生们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就是音译,把单词的读法用汉语标注出来,只不过这个“猫死、狗死”的,是不是不太地道。同学听我一句劝,千万别把这个给家长看,不然将受到家族组合拳。
要不说还得是有智慧的中国人呢,在翻译这一块还真的就没输过,甭管英语水平咋样,翻译出来的东西就是一目了然。不过学生们还是少看点这种散装英语吧,以免在考试时与真正的语法傻傻分不清楚。
散装英语早已风靡各大校园,老师和家长应引起警惕,并及时纠正
散装英语的火爆程度远远超过网络热梗,一经在校园发现就会被广泛传播。为啥在校园中流传的最广呢,还不是因为学生的课业太繁重了,因此这种通过跟同学互说散装英语的方式,就成了他们的娱乐项目之一。
虽然听起来很有趣,但老师和家长却要警惕起来。学生正处于对知识的接受时期,如果不能正确引导、及时纠正,学生的思想很容易就被会被带偏。尤其是在英语是口语方面,一旦散装英语养成习惯,再想纠正就难了。
笔者认为:学生想学好英语,第一步就是远离散装英语。虽然他会帮助学生快速的记单词,但也会限制住学生学习的脚步,如果不会看音标就选择了其他方式,那学生还会再愿意去研究自己的弱项吗。
想要学好英语,家长的做法是关键,鼓励孩子使其产生兴趣是第一步
虽然很多学生都抱怨英语太难,但也没耽误班级里其他学生英语成绩次次优异,这就证明学习英语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而想要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家长是关键。
家长首先要做到鼓励式教学,让学生对英语产生兴趣,比如可以跟孩子说你读英语真好听,可以多给妈妈读几遍吗。别怕孩子会嫌烦,谁不喜欢被夸奖呢。
在培养起学生的兴趣后,家长就要做到时常监督了,比如时常考他们默写英语单词、英语句子等。英语的学习主要还是靠积累,只要把单词、句子熟练掌握,不说考多高的分,及格线以上还是不成问题的。
笔者寄语:想要改变学生哑巴英语的状态,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他们多开口。老师可以适当增加课上互动时间,或者多举办一些有关英语的交流活动,打开学生的嘴巴让他们从会写演变到会说。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