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例经皮肝静脉穿刺布加综合征合并卵圆孔未闭封堵术在西安交大一附院顺利完成
4月6日,世界首例经皮肝静脉穿刺布加综合征合并卵圆孔未闭封堵术在西安交大一附院顺利完成,经权威查新机构检索,该病例手术处理方案在国内外尚属首例。
两周前,西安交大一附院结构性心脏病科接收了来自宁夏的一名患者,据患者杨先生家属描述,杨先生几天前突发心前区疼痛,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广泛前壁)”,急诊行冠脉造影发现左前降支近段完全闭塞,立即给予冠脉内溶栓及血栓抽吸等治疗后,管腔仍存有部分血栓,但血流恢复,症状较前改善。因为杨先生既往合并“布加综合征、下腔静脉血栓、左髂静脉血栓、肺栓塞”病史,病情复杂且危急,当地医院建议转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杨先生和家属遂来到西安交大一附院结构性心脏病科求诊。
接诊的魏峰副主任医师详细询问患者病情后,考虑患者并非单纯的传统意义上的心肌梗死,由静脉血栓反常栓塞至冠脉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可能性大。为明确诊断,为杨先生完善了冠脉造影、心动超声、右心声学造影检查。冠脉造影显示左右冠脉完全正常,左前降支管壁光滑,无狭窄、夹层及血栓影;心动超声显示前间隔、左室前壁搏幅减低,卵圆孔未闭;右心声学造影显示Valsalva动作后即刻左心可探及大量微气泡;动态心电图未监测到房颤等心律失常。据魏峰介绍:“以上高度提示反常栓塞。”
胡志副教授详细了解患者情况后,认为此病例罕见,静脉血栓经开放的卵圆孔栓塞于冠状动脉引起心肌梗死的可能性大,封堵卵圆孔可预防再次出现心、脑等重要脏器致命性栓塞,但由于患者既往存在下腔静脉狭窄伴血栓形成,需评估下腔静脉手术入路;同步下腔静脉造影显示左髂静脉及下腔静脉肝下段血栓形成,管腔狭窄、闭塞,奇静脉开放伴大量侧枝静脉回流建立。
由于杨先生病情特殊,从常规股静脉入路封堵卵圆孔已无可能,科室主任王海燕教授立即成立专治小组,以张玉顺教授为首席专家,包括胡志副教授、魏峰副主任医师、何璐主治医师、王星烨主治医师、杜亚娟主治医师、谢学刚主治医师在内的诊治团队。
张玉顺教授分析认为,此病例十分罕见,反常栓塞病例中的静脉血栓在右心压力升高时,可通过开放的卵圆孔(PFO)进入动脉系统,而引起心、脑、肾、肠、肢体等栓塞,导致患者致死或致残。封堵PFO对此患者后期获益巨大,此病例不能通过常规股静脉入路行PFO封堵,但可尝试经颈静脉反向封堵或者经肝静脉正向封堵。最终诊疗团队通过深入讨论后,充分发挥交大一附院多学科诊疗(MDT)的优势,攻坚克难,联合超声医学科、消化内科、血管外科多学科协作,采用经皮肝静脉穿刺经导管正向封堵PFO。
在做好周密的术前准备及应急预案后,4月6日下午,超声医学科魏炜教授凭借丰富的穿刺经验,在超声引导下对患者实施了精准肝静脉穿刺,整个穿刺过程快速、顺利、安全。
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术后第1天即可下床活动,复查心脏超声提示:封堵器形态、位置良好,房水平未见分流,复查肝脏超声提示:肝静脉血流通畅,肝脏穿刺口处理良好,未见出血。术后观察3天,患者活动后无任何不适,已于4月10日顺利出院。
据介绍,此病例在国际上十分罕见,在手术方式上突破创新,多学科密切合作,将“不可能”变为“可能”,克服了原下腔静脉入路受阻,经颈静脉反向操作难度大的问题,简化了手术术程、缩短了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患者得到了最大获益。
据了解,这是西安交大一附院结构性心脏病科继完成世界首例颈静脉穿刺反向经导管卵圆孔未闭合并房间隔膨出瘤封堵术后,又一次大胆而成功的创新,标志着西安交大一附院在国际心脏病介入封堵术式上完成了“经股静脉、颈静脉、肝静脉”三位一体的手术术式全覆盖。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超 张黎娜
【来源:西安新闻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发至邮箱newmedia2023@xxcb.cn,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内容咨询及合作:19176699651;yuanshipeng@xxcb.cn。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