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四级网格化耕地保护“田长制”管理体系 严守耕地保护红线

  大众网记者 郭坤 青岛报道

  4月13日下午,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石磊做客民生在线,围绕“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专题”与网友在线交流。

  石磊说道,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耕地保护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密切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我们坚决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一是科学划定了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红线,确定耕地保有量任务634万亩、永久基本农田569万亩,全部为现状稳定耕地,并纳入国土空间“一张图”管控,实现耕地保护边界的“强约束”。二是聚焦耕地“三位一体”保护目标,将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纳入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等考核,压实区(市)党委政府属地管理主体责任及部门监管责任,筑牢耕地保护“高压线”。三是积极构建了市、区(市)、镇(街道)、村(社区)四级网格化耕地保护“田长制”管理体系,全市设置基层田长6000多名,实现了每块耕地有田长、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全覆盖。四是严格耕地用途管制,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进出平衡”,实行季度卫片排查整改监管,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

  针对网友们的问题,石磊进行了耐心解答。有网友咨询株洲路南、北侧未来是如何规划的,石磊介绍,根据市政府批准的片区控规,参照崂山区政府在编的城市设计,株洲路两侧区域以工业用地为主,同时规划布局了部分居住及配套设施。目前崂山区政府正在编制城市设计提升方案,下步结合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行动,将按照国际化标准打造宜业宜游宜居的高品质城区。

  有网友关心红岛的规划和发展前景,石磊表示,根据在编的青岛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红岛街道被确定为青岛市十大区中心之一,主要承载文化、娱乐功能,并且明确了红岛未来发展定位为国际特色消费体验地、未来产业发源地、湾区微度假目的地。未来红岛将重点开展生态修复, 打造最美岸线;统筹公服设施,建设高品质城区;与周边功能区协同发展,引入高品质产业,建设千产业园;突出国际旅游消费,打造滨海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并为保护宝贵发展空间,充分做好战略预留。待规划成果完善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组织向社会公示,广泛征求市民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