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是山东娃”乡土文化教育系列活动】彩虹小讲堂山东民间艺术—惠民泥塑

  原标题:【“俺是山东娃”乡土文化教育系列活动】彩虹小讲堂山东民间艺术—惠民泥塑

  

  山东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齐鲁先民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民间艺术。民间艺术的创造是人民的创造,是人民生活的反映,它真实地记录了人民的思想感情和愿望需求。这美好的创造是劳动人民智慧和力量的再现,是人民心血的结晶。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走进山东省惠民县,一起感受惠民泥塑的艺术魅力吧!

  泥塑艺术是我国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它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或素或彩,以人物、动物为主。泥塑有两大类:泥塑类、扳不倒类。

  山东省惠民县皂户李乡的河南张村,因地处县城西南约15华里的沙河南岸而得名。河南张,村子不大却人气很旺。据说村里做泥人的历史已有200多年。这个村做的"泥娃娃"独具特色,不但在本地有名,还漂洋过海到了美国、日本、韩国、加拿大等地,人们更习惯称该村为"娃娃张"。

  惠民泥人也叫做"扳不倒",泥人制作既是个手艺活,更是个工夫活:做泥人要用"狗头"淤泥(深埋于地下的大块淤泥,晒干后状如狗头),最好是黄河淤泥。淤泥运到家后先风化一两年再掺入棉絮和面浆使用。泥人的制作有捣泥、制作底座、糊纸、上泥浆、擦粉、上色、开眼等十来道工序。

  惠民泥塑,品种繁多,造型古朴,它不仅是可供欣赏的民间艺术品,也是增长儿童智力的玩具,更是人们心中的吉祥物。

  2006年“惠民泥塑”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首批“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来源 | 淄博市图书馆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