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的化学课2023年中考化学难点溶解度曲线专题突破

  考点剖析:

  此考点重点考查溶解度的相关知识,通过对图像中的溶解度曲线进行分析,对溶解度的知识进行考查时主要考查的内容包括:

  1:通过多条溶解度曲线比较某一温度下不同物质溶解的度的大小。

  2:对两条或多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的含义进行考查。

  3:通过多条溶解度曲线进行对比,比较某一种温度下各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

  4:通过对溶解度曲线的分析得出当温度发生变化时某物质的溶解度的变化情况,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情况。

  5:通过溶解度曲线分析当温度改变时不同的物质的溶质析出质量多少及质量分数的大小比较。

  【帮你归纳】1: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通常有三个含义:①表示在某一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②表示在某一温度下两种物质所对应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

  ③表示在某一温度下二者饱和溶液所对应的溶质和溶剂的比一定相等。

  ④当温度改变时如果某物质的溶解度增大,则此物质将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一定不会有晶体析出,反之若溶解度减小,则有晶体析出,溶液仍是饱和溶液,但晶体析出后,溶液的质量分数将减小。

  ⑤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物质,如NaCl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得到晶体,不可以采用升或降温的方法,对于溶解度与温度成反比变化的物质如Ca(OH)2可采有升温的方法结晶。

  【易错警示】1:在两种溶解度曲线的交点上,二者饱和溶液所对应的溶质质量、溶剂质量及溶液的质量都不一定相等,但三个量中只要有一个量相等其它两个量也一定相等。

  2:在比较多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时,不指明温度则不能比较溶解度的大小。

  3:在某一温度下比较几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大小,只要比较溶解度大小即可,在该温度下溶解度大的物质对应的溶质质量分数也大,但当温度发生改变后,溶解度增大的物质的质量分数保持原来的值不变,如果溶解度减小,质量分数将减小,此时质量分数大小比较不变物质的原值及改变物质的最后值即可。

  4:当温度发生改变,如果几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均有晶体析出,同时必须指明原来溶液是否等质量才能比较哪种物质析出的晶体多些。

  5:在某一温度下如果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不相等但配制等质量的饱和溶液时,通常溶解度大的物质对应的溶质多,所需的水少,而溶解度小的物质,所需的溶质多些而水少些,如要配制时给出的溶质等量,则溶解度小的物质,所需的水更多些。

  考点典例

  例1:(2020年贵州黔南中考)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由图可知:

  

  (1)40℃时的溶解度曲线甲____乙(填“>”“=”或“<”)。

  (2)40℃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之比为____

  (3)将40℃时乙的饱和溶液140g冷却到20℃析出固体乙____g。

  【答案】 (1). > (2). 1:2 (3). 10

  【解析】(1)40℃时甲的溶解度曲线在乙的上方,此时溶解度:甲>乙;

  (2)40℃时,甲的溶解度是50g,因此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之比=50g:100g=1:2;

  (3)40℃时乙溶解度为40g,20℃时乙溶解度为30g,将40℃时乙的饱和溶液140g冷却到20℃,溶剂没有变化,还是100g;析出固体乙的质量为40g-30g=10g。

  例2.(2020年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是 _。

  (2)t2℃时,将50克a物质加入到10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克。

  (3)若a中含有少量b,可用_____的方法提纯a(选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4)t2℃时,等质量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剂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

  【答案】(1)t1℃时,a、c的溶解度相同都为25克 (2)140 (3)降温结晶 (4)c、b、a(或c>b>a)

  【解析】(1)由图可知,t1℃时a、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P点的含义是t1℃时,a、c的溶解度相同都为25克,故填t1℃时,a、c的溶解度相同都为25克。(2)由图可知,t2℃时a的溶解度为40g,即t2℃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40ga,则t2℃时,将50克a物质加入到10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只能溶解40克a,所得溶液的质量是140克,故填140。(3)由图可知,a、b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a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所以a中含有少量b,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故填降温结晶。(4)由图可知,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关系为a>b>c,则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为a>b>c,所以t2℃时,等质量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b、a,则溶剂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b、a,故填c、b、a。

  例3:(2019青岛中考)t10C时,将 a、b 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各 25g,分别加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所示;升温到t20C 时,忽略水分蒸发,现象如图乙所示。图丙是a、b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两烧杯内 a、b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 图乙中烧杯内b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C: 图丙中曲线M表示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D: 若a中混有少量b,可将其溶液蒸发结晶、趁热过滤以提纯a

  【答案】A、C

  【解析】A选项,根据图判断,a、b溶液中溶质未完全溶解,相同温度下,都是饱和溶液,且在 时二者的溶解度相同,则溶液的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A项正确;

  C选项,由甲到乙图可知,升高温度a中的未溶解部分溶解,说明温度的升高,a的溶解度增大,则图丙中

  曲线 M 表示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故C项正确;

  B选项,图乙中烧杯内b物质未完全溶解,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 ,故B项错误;

  D选项,根据题意知,a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若a中混有少量

  b,则可利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来提纯a,故D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C。

  例8:(2019湖南永州中考)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Y的溶解度比X的溶解度大

  B:t1)C 时,X、Y两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是20%

  C: 若烧杯内有晶体析出,则烧杯中饱和溶液的溶质为Y

  D: t20C时,若X、Y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X<Y

  【答案】D

  【解析】A选项 中没有指明温度故不能比较Y的溶解度X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故A选项是错误的;

  B选项中,t1)C 时,X、Y两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应为(20g/100g)×100%都应小于20%,故B选项是错误的;

  C选项中,NaOH遇水放热,溶液的温度升高,若烧杯内有晶体析出,则表示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由图像可知故烧杯中饱和溶液的溶质为X,故C选项是错误的;D:选项中,t20C时,若X、Y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由于此温度下Y的溶解度大于X,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X<Y,故D选项正确;所以此题应选D。

  例4:(2020年重庆中考)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t1℃时,甲、乙的溶解度都是25g

  B. t1℃时,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均升温到t2℃,能析出晶体的是丙

  C. 将甲的饱和溶液从t1℃升高到t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28.6%

  D. t3℃时,将20g乙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后剩余5g乙未溶解

  【答案】C

  【解析】A、由图可知,t1℃时,甲、乙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一点,表示t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同,都为25g,选项正确;B、由图可知,甲、乙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而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所以t1℃时,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均升温到t2℃,甲、乙的溶解度增大,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而C的溶解度减小,溶液的底部有晶体析出,选项正确;C、t1℃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25g/(25g+100g)×100%=20%,甲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将甲的饱和溶液从t1℃升高到t2℃时,甲的溶解度增大,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仍为20%,选项错误;D、由图可知,t3℃时乙的溶解度为30g,则t3℃时,将20g乙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后只能溶解15g,剩余5g乙未溶解,选项正确,故此题应选C。

  例5:(2020年贵州遵义中考)水是一种重要的物质。

  (1)用水可以获得氢气。请写出一个由水生成氢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2)水还可以用于鉴别物质。水鉴别氯化钠和硝酸铵依据是_______。

  (3)水是最常见的溶剂。

  ①下列溶液用水作溶剂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a.生理盐水 b.碘酒 c.葡萄糖溶液

  ②将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需加水的质量为___g。

  ③如图为某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欲使a点所示溶液变为b点,可采取的措施是___。

  

  ④20℃时,用精密仪器称量5.85 g NaCl和7.90gNH4HCO3,放入盛有50.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静置,有晶体析出。请结合下表分析,理论上析出的晶体及晶体的质量分别为_____。20℃时,五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如下表:

  

  【答案】(1)

  

  (2)氯化钠和硝酸铵溶于水后温度变化不同(或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会导致溶液温度降低等;合理即可) (3)ac (4)880 (5)升温加溶质(或升温蒸发溶剂) (6)NaHCO3、3. 6g

  【解析】(1)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2)水鉴别氯化钠和硝酸铵依据的是氯化钠溶于水不吸热、不放热,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氯化钠和硝酸铵溶于水后温度变化不同。

  (3)①生理盐水溶质是氯化钠,溶剂是水,碘酒溶质是碘,溶剂是酒精,葡萄糖溶液溶质是葡萄糖,溶剂是水,故选:a、c。②将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需加水的质量为x,根据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100g×98%=(100g+x)×10%,故x=880g。③a点表示40℃饱和溶液,b点表示60℃饱和溶液,欲使a点所示溶液变为b点,可采取的措施是升温增加溶质或升温蒸发溶剂。④20℃时,氯化钠溶解度是36.0g,碳酸氢铵溶解度21.0g,称量5.85 g NaCl和7.90gNH4HCO3,放入盛有50.00g水的烧杯中,未达到饱和,故不可能结晶析出,它们在水中解离出钠离子,氯离子,铵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阴阳离子结合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

  

  碳酸氢钠质量8.4g,氯化铵质量5.35g,20℃时,氯化铵溶解度37.2g,碳酸氢钠溶解度9.6g,50g水只能溶解氯化铵18.6g,碳酸氢钠4.8g,碳酸氢钠析出8.4g-4.8g=3.6g。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