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岗位,与事业编制解钩成趋势,大学生是否应报考?

  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追逐着梦想,在不断的摸索和创造中,终于走到了这一步。现在正是学生们大展身手的时候,他们却选择了逃避现实,这让所有人都应该反思一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最近几年,不仅是国家公务员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就连老师的职位,也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职位。就算是顶尖的985高校,也有不少硕士和博士生,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都会去报名。毕竟,在学校里,老师不仅可以享有学校的所有福利,还可以享有假期。

  

  中小学教师与事业单位分离是大势所趋

  在70后和80后还在读书的时候,他们的教师和学生都很少,所以他们的课堂上,基本上都是六十多个人,有的甚至有八九十个人。整个班级座无虚席,一张又一张的课桌挤在一起,连站都站不住。最前面的几个人几乎都要挤到台上去了,甚至还有几个人因为桌椅间距的问题吵得不可开交。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更多高素质的高校毕业生进入了师资队伍,加之在校学生数量的不断下降,使学校中的班额逐渐合理。一个班级50人左右,有些班级30多人左右,这样有利于提高教育水平。

  

  根据目前校园内的工作状况,绝大多数的校园还是处在师资紧缺的状况,许多教师都要同时兼任好几个岗位,日夜忙碌,哪怕是生病了也没办法请假。本来他还指望着政府能多招收几个老师,这样不仅可以减轻老师们的负担,还能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工作机会,但现在看来,事情并没有按照他的想法发展。

  

  从一月份开始,厦门就举办了两次招生考核,但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在第一轮招募之后,大约67%的职位仍然是空着的,因此无法在3月进行下一轮招募。或许是因为没有了编制,老师的工资虽然不变,但没有了编制,学生们也不会安心。

  自春季招生以来,更多的地方出现了新的教师职位脱离事业单位的现象,现有的在职教师也将进入“退出机制”,从整体上讲,这是一种发展的大势所趋。学生们难免有些担忧,因为学生之间的竞争,可以让学生们少走弯路,但如果学生们的工作太过紧张,学生们的生活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多名专家建议农村师资队伍应该保持现状

  深圳在过去的几年里,高薪聘请了不少高水平的教师,但由于工资太低,大部分都选择了离职,教师轮岗,区管校聘等新的制度也在推行,剩下的教师也要抽出一些时间去处理一些琐碎的事情,所以才会出现这么大的班级。

  

  每一个班都有七十多名学生,这所大学的教师更替非常频繁,不仅是科任教师频繁更换,就是一年一次地更换。现在的校园已不再是“一盘散沙,一盘散沙”,教师在校园中呆的时间比学生还久。不仅没有时间去和老师们建立起深厚的友谊,甚至连知识的连贯性都很差。

  虽然今年不少地方幼儿园都出现了招生低迷的情况,但中小学必须未雨绸缪,做好应对措施,也可以提高老师工作积极性。老师的工作以教育为主,要以教育为主,这样做,只会让自己的教育变得更差,到最后,受苦的只会是自己的学生。

  

  所谓“编制”,无非就是为了让系统里的人能够安心地干活,不需要担心吃穿住行,也不需要担心退休后的安危。这份工作是对为社会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的奖励,虽然现在的大学生报考公务员考试,本身就是一种颠倒,但只要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一切都是值得的。

  

  不少在职老师都说,如果真的把教职工和事业单位完全分离开来,肯定会有大量的老师离开。特别是那些农村的老师,本来就很难招聘到,没有了正式的编制,想要留住他们,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许多专家认为,农村中小学的教师队伍应该继续保持,“脱节”的做法不能一步到位。而且还能让更多的人去学校当老师,让学校的教学资源更加平衡。

  

  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教师职位是否仍有吸引力?

  从厦门今年招收的新老师来看,新老师除了在聘用合同上做了一些改变外,其它的薪酬待遇都保持在原来老师的基础上,不会对他们的薪酬产生任何影响。虽然从外表上来说,这份工作并不像是一份固定的工作,不过比起那些私企来说,这份工作却要稳定的多。

  

  老师们只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爱护学生,就不会有工作的烦恼。唯一不同的是,他们犯错误的代价也变得更大了,如果是以往,他们顶多也就是罚点钱,但这一次,他们很有可能被开除。

  

  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一群对教育事业没有敬意的大学生,因为工作而去做教师,也可以保护师范生的就业资源。这对那些真正想要成为老师的人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今天的主题:你怎么看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小学老师脱离体制?请大家在评论区发表意见,共同探讨。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