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莓”好产业奏响富民增收曲!临夏市:树莓长势良好丰收在望

  时下,临夏市折桥镇树莓基地树莓正在茁壮成长,散发出春日时节特有的气息,放眼望去一派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

  记者在树莓基地智能温室种植区看到,树莓品种“河莓一号”“大庄一号”藤蔓翠绿、郁郁葱葱,长势正旺。临夏市农业农村局驻折桥树莓基地技术员白生菊告诉记者,智能种植温室中,安装有水肥一体化、温度(湿度)智能化控制等智慧农业系统,可以根据实时采集的湿度、土壤等数据,调整种植方式,提高树莓品质,确保树莓健康茁壮成长。

  临夏市农业农村局驻折桥镇红树莓基地技术员 白生菊:目前智能温室里的树莓长势喜人,我们这边的“大庄一号”已经进入了开花期,“河莓一号”也有了部分花苞,露天种植的夏果型树莓去年进行了埋土防寒,近期我们进行撤土,撤出来的枝条上已经长出了嫩芽,秋果型树莓也已经从地面上发芽,陆续长出了新叶。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去年以来,随着折桥镇树莓基地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树莓产业带来的经济效益也不断提高。树莓长势良好,村民们也个个喜上眉梢。附近大庄村许多村民在红树莓基地务工。他们告诉记者说,“村里有了树莓基地以后,常年在这里打工,夏天清理杂草,秋天摘果入库,挣钱顾家两不误。”

  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临夏市以产业发展为抓手,大力发展智慧科技特色农业,实现农村经济持续增长。折桥树莓基地项目采用“合作社+农户+企业”的运营模式,合作社雇佣当地农户进行树莓的种植采摘、日常养护等,树莓的深加工则由济南市市中区的企业和齐鲁工业大学全程提供技术指导。该项目预计可为大庄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15万元,并为300多名群众解决就近就业问题,实现人均月收入3000余元,进一步拓宽了群众增收致富的渠道。目前,树莓种植已成为当地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好项目。

  谈到下一步的工作,临夏市农业农村局驻折桥树莓基地技术员白生菊告诉记者,河州红树莓基地将持续完善以树莓繁育、种植、加工、销售以及观光旅游一条龙的产业链,助力乡村振兴。6月树莓成熟时,树莓基地将开放采摘园区供游客体验采摘,为临夏市民提供一个树莓自由采摘体验的“自然乐园”。

  记者:朱振斌 王宇辰

  原标题:《“莓”好产业奏响富民增收曲!临夏市:树莓长势良好丰收在望》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