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是一道“分水岭”,成绩下降仅开始,放任不管会影响小升初

  很多家长都觉得,孩子上小学了自己就能轻松很多了,殊不知小学生的家长也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每天辅导作业都是“鸡飞狗跳”。

  一张试卷做两三个小时也是常有的事情,最扎心的就是,讲过的问题还会犯同样的错,家长觉得自己的努力都是在做“无用功”,那种挫败感,能让你分分钟崩溃!

  高中同学的女儿,一直是她的骄傲,平日里总是晒孩子的各种优秀成绩,从上小学开始,“双百”就是家常便饭,但近两年却不见她晒女儿成绩了,朋友圈似乎也沉寂了许多。

  

  春节的时候一起吃饭,她聊起女儿一脸愁容,原来是孩子到了3年级的时候成绩下滑了,直接从“双百”跌到了七八十分,每次考试都要在“及格线”边缘徘徊。

  同学急得不行,每天都辛苦地陪着孩子学习,她自己累得不行,孩子却心生埋怨,现在还养成了上课开小差的坏习惯,还有些厌学情绪,当妈的都愁坏了!

  很多小学生家长也遇到跟我高中同学一样的问题,孩子念到小学三年级,成绩就开始“断崖式”下滑,一直影响到“小升初”。

  有一个专有名词叫“三年级效应”专门用来形容这一类小学生,说明了这一现象的普遍性。

  

  到了三年级就会出现毫无防备的成绩下滑,让家长措手不及,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好成绩仿佛一去不返,即使花重金上补习班,也是收效甚微。

  

  曾听过一位有二十年教学经验的特级教授总结:小学三年级是一道“分水岭”,分得好一路考上好大学,没分好可能普通高中都困难。

  针对孩子们频频出现的三年级现象,教育界的专家曾经就此进行过专门的评估,评估结果表明,孩子们的这种反常表现其实是特定时期的“产物”。

  他们将其总结为“两加一减”。

  ● 一加:课程难度增加

  不同于一二年级时的“临时冲刺”,三年级对孩子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意思是说,学生们过去的学习方法已经不能适应难度变化的三年级,这也导致学生很容易产生挫败感。

  就拿小学难度最大的数学来说,相比较一二年级对于算数的考察,三年级的数学更侧重数学思维和数学应用等方面,这就要求孩子要具备基本的数学思维,否则很难跟熵老师的上课节奏。

  

  ● 二加:课程数量的增加

  一般来说,三年级是小学生迎来英语的关键一年。对于那些提前准备的学生来说或许还能勉强适应,可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突然杀入”的英语会彻底打乱他们原先的学习习惯。

  这相当于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加入了一个不稳定因素,继而影响到他们其他科目的成绩。

  

  ● 一减:玩耍时间的减少

  当孩子们迈进三年级的门槛后,他们在老师眼中就已经不是小孩子了,而是已经做好了学习准备的“小大人”。

  一方面,老师会对孩子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另一方面,学生也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放在学习上。这对天性爱玩的孩子自然是一种“挑战”,出现抵触心理也就不难理解了。

  

  其实从上文不难看出,三年级现象这一点在数学学科上尤其明显。究其原因,大概率是因为小学一二年级的数学涉及到数学思维的少,很多孩子只是死记硬背把答案记下来了。

  家长在培养数学思维方面还要加把劲才行!

  培养数学思维,其实就是要学好数学!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毋容置疑,可是要学好数学似乎成了许多家长和学生的挥之不去的阴影,靠题海战术真的就能成为数学学霸吗?

  

  杨振宁、谷超豪、丰子恺诸多大师联袂推荐了一本好书,这本书可以帮助孩子在趣味阅读中建立数学思维,这就是刘薰宇编著的《写给孩子的数学三书》。

  刘薰宇教授1919年毕业于北京高等师范数理系。之后还出国留学,在法国巴黎大学,专门攻读数学专业。两年后刘薰宇教授回国后,曾经在多个大学兼职任课,比如暨南大学,大夏大学和同济大学等高等学府。1950年正式调入人民教育出版社担任副总编辑。

  

  刘薰宇教授不但对于数学这一门学科有颇深的造诣,同时他多次参加中小学数学教材的审定工作,出版过大量书籍。被誉为“中国数学科普著作的开创者”。

  刘薰宇教授还亲自编著了不少书籍,其中的“数学三书”最受孩子们的喜爱,即:《马先生谈算学》、《数学趣味》和《数学的园地》。

  数学家谷超豪曾经也深受此书的影响,从而成为了数学方面的翘楚:

  对我影响最大的是刘薰宇的《数学的园地》,通过这本书,我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著名作家、画家丰子恺也因为这本书对数学产生了无穷的兴趣,他这么说道:

  我一直没有尝过数学的兴味,一直没有游览过数学的世界,甚为遗憾!可是与薰宇相识后,他每次发表,我都会拿来细细读过,我常不知不觉地被诱进数学的世界里去。

  那么《数学三书》究竟是一套怎么样的书呢,连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也亲自向我们推荐此书。

  《数学三书》是一套很好的数学启蒙书籍,开启孩子对于数学的兴趣,为他们打开数学王国这个神奇的大门,适合10岁到15岁之间的中小学生必备的自学书籍。

  

  其中的《马先生谈算学》,刘薰宇教授收集了100多道具有典型的题目加以解释,不仅详细见解了思索问题的途径,还探究了题目间的关系和变化,让孩子能够举一反三。

  这套书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融入了知识性、趣味性和文学性,书中并非只是枯燥无味的讲解,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让孩子在润物细无声中对数学产生了浓厚兴趣,另一方面从中建立起一套数学思维,那么提高数学成绩便是水到渠成。

  这套书将孩子们从单纯的题海战术中解救出来,用过此书的孩子都说:原来数学还可以这样学。

  

  《数学三书》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来深挖学习数学的内在趣味,枯燥、乏味的数学题材和算法,在刘薰宇教授的书中,都变成趣味丰富、令人爱读的文字了,那么做数学题也不是一件苦差事了。

  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对我们所学的知识充满着探究欲望,以及极强好奇心时,那么才会激发内心的主动学习性,这才是学好知识的首要条件。这其实也是刘薰宇教授一直致力研究的方向,并且把自己的心得和实践经验编写成了这套书,帮助更多的孩子轻松学好数学。

  

  数学在各科学科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是各学科的基础,更是人类认知世界最底层的思维方式。

  这套书不仅内容堪称硬核,而且品质一流,而且图文并茂,印刷上乘,字大行疏,给孩子一个非常完美的阅读体验。通过此书的阅读,不仅培养孩子浓厚的数学兴趣,还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数学体系,那么在学习数学上必然事半功倍。

  感兴趣的家长朋友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购买,不到一顿饭的钱,就有可能改变孩子的数学成绩,何乐而不为呢?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