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备考需要准备哪些书籍,材料?建议先考哪个?
先来说下一建备考需要准备的书籍:
必备书籍就是《建设工程经济》、《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这四本。
材料的话,最少准备考试大纲和历年的考试真题,如果想在备考的时候方便省时一点,一些备考蓝皮书、时间汇总、经典300题、案例100问等也要准备上。
对于第一次备考一建的小伙伴们来说,很容易进入备考误区,导致备考效率越来越低,越学越没信心,最后开始恶性循环!那么首次备考一建,两年周期科目考试次序如何安排更高效呢?我特意去问了我们的大莹老师,针对老师的回答做出了简单的整理与分析,大家可以点赞收藏码住:
一建考试在两年内通过四个科目就可以取证。通过大数据分析,每年通过的学员中有50-60%的学员是全科一次性通过。
因为四个科目关联性较强,公共科目是实务科目的基础,即使第一年通过了3科公共科目,第二年学习实务时也要一起复习公共科目以巩固实务知识点的掌握,所以四科一起报考学习从时间利用效率上来看是最高的。
1.对于四科的备考,如果平均每天学习2至3小时,那么需要用6个月的时间。实务课程的学习要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其它3门公共课共需3个月左右的学习时间。
2、这样备考如果当年考题都比较常规,那么一年通过4科的几率会很大。
3、退一步讲,如果当年没有一次性通过全科考试,那么估计也就是剩下1至2门科目,对于第二年的复习备考来说也相对轻松了。
4、这种备考方法的原因:因为每年的备考,含有一定的运气成分。比如突然某一年,某一个科目可能会出题比较偏,这种前提下,万一当年就剩下这一科考试,在备考不是很充分的情况,那么结果就凉了,下一年会重新考试四科。而且两年内,实务科目通过几乎没问题,乐观的说,第一年的备考,实务科目通过的几率也不小。
方案一:建议第一年至少把实务科目通过,第二年通过剩下的公共科目;如认为直接学习实务科目较难,第一年就要把公共科目全部考过,第二年只需考实务科目,如此相对轻松些。
方案二:第一年备考经济、管理和实务,第二年备考法规和上一年未通过的。
对于方案一来说,第二年学习压力会比较大,因为实务科目挺难通过考试。第二年如果实务考不过,第三年就需要全考,每个科目的学习先后顺序,最好是法规、经济、管理最后是实务。
对于方案二来说,经济、管理和实务都会有些相通的考点,所以安排在一个年度内学习。法规科目相对于其它三科来说,相通的知识内容就比较少了。这种备考方法,可以在两年内有两次机会通过实务考试。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