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老员工批评新来的大学生,大学啥也没学会,堪称“新版孔乙己”
原标题:老员工批评新来的大学生,大学啥也没学会,堪称“新版孔乙己”
有公司老员工抱怨道:“现在的大学生都不配叫大学生,我们公司新来几个大学生啥也不会干,都成孔乙己了!”
有没有可能有问题的不是大学生,而是某些大学啊。现在有些大学固守着70年代的思维,使用着80年代的教材,招一帮90年代的老师,教2023年的学生如何解决上世纪的问题。
如果你是个大学生,感觉自己在大学里学不到东西,那你不用怀疑自己,不是你不够努力,是真学不到东西!
比如大学生想学做一盘“西红柿炒鸡蛋”,那么有些大学是怎么教的呢。从西红柿的中心思想,讲到大陆板块漂移对西红柿的影响,从鸡的起源与演化,讲到鸡蛋精神的外来表现,最后考试,还得让学生们论证,加葱花对西红柿炒鸡蛋口感的影响。
临毕业,学生对西红柿炒鸡蛋发了好几篇论文,把西红柿的细胞结构背的滚瓜烂熟,可就是没点过一次火,也没炒过一个蛋,可人家企业招聘写的很清楚,能够熟练炒一个番茄炒蛋,然后大学生既找不着工作,又不想去端盘子,成了孔乙己了。
有些大学,你乍一看老师在忙,学生也在忙,什么辅修主修排的满满当当,可这些课程里是有多少和社会脱钩的,又有多少和时代脱节的,估计很多。
有些大学像个戏园子,学生在表演学习,老师在表演教学,你知道我在想,我知道你在演。不都说大学就是玩,学生总翘课吗,被翘课的老师该问问自己,您的课真能教学生东西吗,您的课您自己愿意听吗?
上课耽误学习。有一些大学的专业,一没师资力量,二没社会需求,三没培养方案,整个一三无产品,我都不知道开它干嘛,要我说有些大学开仨班就够,考研班,考公班,工作班!
有些老师其实自己也没出过校门,考研读博进大学,社会上的东西他也不懂,只能照着书本把自己,学过的东西再给你念一遍,你指望他能教你怎么融入社会,没那个能力。
给你上大学创业课的老师,大概率没创过业,给你上就业指导课的老师,大概率去社会上很难就业。
这个现象是因为大学老师教的不行吗?也不能全怪老师嘛。毕竟评判一个老师是否优秀的标准,不是看他上课的好坏,而是看他发表了多少学术论文,被评了多少奖嘛,所以小部分老师的心思全在学术上,而不是在教学上。
上课念PPT闲聊,真是交着1万的学费,不如上免费的网课,大学大学,大不了自己学。
而且有些大学还特别好折腾,今天办个活动,明天下个APP,有人说丰富生活不是好事吗,可这些活动比赛,有几个真能帮助学生提高能力,提高水平的。
有多少是没人参加的活动,生拉硬拽凑人头的,又有多少纯是为了完成,考核指标才弄的。服于形式,大量没有营养的课程和稀奇古怪的活动,充斥着大学生的生活,大学生们不知道自己在忙啥,不知道自己在想啥,不知道自己以后能干啥。
大家嘲笑大学生没有实用技能,大学生只能嘲笑自己是孔乙己,这能怪他们吗?
哪都有不学习的学生,哪都有脱不下的长衫,但我希望在教育大学生,教育年轻人的同时,高校们是不是也能自我反省一下啊。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