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岁大爷自述:去儿子家养病7天,我才明白儿子家不是自己家

  都说养儿防老,人到老年,很多老人都喜欢到儿子家养老,一来相互可以有个照应,二来跟着儿子孙子在一起,可以享受含饴弄孙的快乐。

  可是有的老人去到儿子家后才发现,自己根本融不进儿子家,在儿子家做什么都束手束脚的,倒不如待在自己家养老来得轻松自在。

  62岁的陆大爷,原本打算到儿子家养老,可是因为一场病,他提前去儿子家休养7天后,才发现,在儿子家养老,倒不如自己生活来得轻松,所以他打消了去儿子家养老的念头。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陆大爷的故事

  倾诉人:陆大爷

  01

  我姓陆,今年63岁,老伴小我3岁,我和老伴都是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们有三个女儿一个儿子,如今孩子们都已经结婚成家。

  儿子是几个孩子中年龄最小的,所以我和老伴比较宠爱他,从小到大,家里有什么好吃好喝的,我们都先给儿子留着。

  几个女儿也很宠爱她们这个弟弟,家里的脏活累活,从不让弟弟参与,村里其他小孩欺负弟弟,几个姐姐一起霸道出手,保护弟弟。

  虽然儿子被我们一家子宠着,护着,但是他从来没有因此而堕落或者放纵自己,相反,儿子很乖巧、懂事,学习成绩也很好。

  我们家因为孩子多,家庭条件并不好,几个女儿体谅我和老伴供几个孩子上学压力大,她们个个都是读完初中就下学出门打工了,只有儿子坚持读书。

  老大和老二对她们弟弟说:“你要好好读书,钱的事,你不用担心,我们会努力赚钱供你读书的,只要你能读,供你上大学读研究生读博士都可以。”

  儿子有了几个姐姐的鼓励,更加努力地学习,18岁那年参加高 考,他考了639分,比普通重点一本分数线还高出了40多分。

  对于儿子的出色表现,我们一家子都特别高兴,收到录取通知书的第二天,我和老伴特地杀鸡宰羊,请了村里10桌人庆祝儿子顺利考上理想的大学。

  儿子是我们村里第一个考上名 牌大学的人,那时村里很多人都羡慕我们,说我们教子有方,说儿子为我们家光宗耀祖了,有的人甚至说,我和老伴下辈子就坐等着享福吧。

  我当时也认为,我们的晚年,跟着儿子,应该会生活得很好。

  儿子上大学了,学费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几个女儿年纪渐渐大了,她们也都陆陆续续地嫁人了,所以我们的压力不小。

  不过还好,三女儿还没嫁人,可以帮衬我们一些,最晚嫁的是三女儿,儿子读大学的一部分费用都是三女儿帮衬的。

  我跟儿子说:“将来你出息了,不要忘了你三个姐姐,特别是你三姐,你读书的大部分费用,都是她出的。”

  儿子笑着跟我说:“我永远都不会忘记爸妈和姐姐们的恩情,如果没有你们的支持和鼓励,我不会取得这么满意的成绩,我一定会努力学习,争取有份好工作,赚钱给你们花。”

  儿子大三那年,三女儿也出嫁了,我们的年纪也渐渐老了,身体也开始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小问题,能帮儿子的并不多。

  

  儿子也很懂事,大三开始,他就几乎不让我们再掏一分钱了,那时起,他就开启了课余时间给人补课和出去打工赚生活费、学费之路。

  也许是早早地就走进社会,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和阅历,儿子大学毕业后,很顺利的进入了一家不错的公司,薪水和待遇都很不错。

  儿子参加工作后,领了第 一个月的工资,他留下小部分就全部寄给我和老伴了,他说:“爸、妈,以后我发了工资就寄回来给你们,你们以后不用干活了,好好休息、把身体养好就可以了。”

  看到儿子这么孝顺懂事,我和老伴感到很欣慰,我们觉得自己这么多年的付出,总算没白费。

  虽然儿子那么说,但是我们知道,以后儿子需要花钱的地方可不少,结婚需要用钱,买房、买车、生孩子哪样不需要花钱,所以我和老伴依然努力赚钱,因为看到孩子们成家立业,是每个做父母的心愿呀。

  几年前,国家大力助农发展,想要振兴乡村经济,我们这边开始推广种植砂糖橘、火龙果的项目。

  我和老伴也跟着大家一起种了几亩砂糖橘,由于我们勤快,善于向上级学习经验,我们这几年每一年都有将近十万块钱的收入。

  几年前儿子结婚要买房,我和老伴给他补贴了20万块钱,让他在我们县里全款买了一套130多个平方米的学区房。

  

  儿子有了房子后,顺利结婚,儿媳妇在他们结婚的第二年就生下了我的孙子。

  想到儿子一个人上班,养三个人,所以我们没有过早跟儿子养老,还是继续在家种砂糖橘。

  种植砂糖橘虽然收入可观,但是打理果树也很辛苦,没出果前要经常修剪多余的枝叶,定期给果树施肥、除草,出果后,更要注意定期杀虫,只要一不注意,出现了斑点果、黑果,你那一年几乎就白干了。

  几个女儿知道我们种植果树的艰辛,她们几姐妹早在十年前就合伙出资给我和老伴一次性交清了养老钱。

  去年开始,我和老伴每人每月都能领到1000多块钱的养老金。

  去年5月份的时候,有一次我去给果树杀虫,因为天气太热,不小心中暑了,还好老伴发现早,及时把我送到医院,才躲过一劫。

  那时几个孩子就对我和老伴说:“爸、妈,我们几姐弟都已经结婚成家,不用你们再操心了,你们有一定的存款,又有退休金,你们不需要干得那么辛苦了。”

  可我们干了一辈子农活,已经习惯了天天跟田地打交道,哪能说不做就不做的,在我们农村,不管年纪多大,只要能动的,都闲不住的。

  大女儿就提议说,让我们把地全租出去,搬到县里跟儿子养老,二女儿也说,我们的年纪渐渐老了,她们都不在我们身边,万一我们有个什么散失,可怎么办?

  儿子和三女儿也纷纷表示,让我们不要再种地了,万一哪天去种地摔了,跌了,医药费花去的都比种地赚得少多,得不偿失。

  

  可我和老伴始终放不下那几块地,我们答应孩子们,再等几年,到65岁过后,就把地全租出去,搬到县城跟儿子养老。

  我跟老伴开玩笑说:“等你60岁后,我们就搬到城里跟着儿子享福,到那时,你每天学着城里的老太太跳广场舞,我学着城里的老爷子们练太极拳。”

  老伴看着我笑着说:“我一个农村老太婆,哪学得了那么斯文,你让我种菜种玉米,可以,让我跳舞,我跳不来。”

  本以为几年后,我们就可以进城享福了,可天有不测风云,去年10月份的时候,我老伴不幸检查出宫颈癌,癌细胞发展的很快,才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她就撒手人寰了,老伴的离去对我打击很大。

  她跟我吃了一辈子苦,还没来得及好好享受生活就突然离去,我越想越觉得对不住她。

  也不知道我是因为太想念老伴还是人老了,问题变多了,两个月前我因为久咳不愈,去医院检查,查出我得了支气管肺炎,我在镇上的医院打了几天针依然没见好转。

  儿子只好把我接到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我在县人民医院住了一个多星期的院,才慢慢好转。

  我出院后,几个女儿提议说,让我先在儿子家小住一段时间,等病情完全稳定后,再回去。

  拗不过子女们的劝说,我最终答应在儿子家待一个星期再回去。

  其实,早在我老伴走后不久,几个女儿就商量说,让我把地租出去了,搬到儿子家养老,因为她们不放心我一个人待在家里,虽然儿子没有说话,但是我觉得儿子应该也是希望我去他家养老的。

  我心里计算着,等今年年底把这一季的果收了,就把地租出去了,然后到儿子家养老。

  可是在儿子家待了7天,我却感觉每天度日如年,我一刻也不想待在那里。

  

  那天,我从医院回来,刚刚进门,儿媳妇就拿着酒精喷雾器,把我从头到脚彻彻底底地消毒了一番,进门之后我想坐到沙发上,没想到她立马大喊一声:“爸,你还是先冲个凉吧,你不要着急坐到沙发上,你刚从医院回来,身上到处都是细菌,小宝还小,到处爬,万一被细菌感染了就不好了。”

  我听完心里很不舒服,刚刚进门我已经被彻底消毒过了,还不够吗?

  晚上吃饭的时候,我随手搬起一张椅子就要坐,没想到,又被儿媳喊住了:“爸,那张椅子是我的,我们三个有专人专椅,你坐这一张吧。”

  听完儿媳的话,我瞬间不敢动了,我怕我拿了什么东西,万一她又说成是她的,那多尴尬呀。

  接下来的几天,我每一次上厕所出来,儿媳妇立马就拿个胶手套,带上一瓶酒精喷雾器,彻彻底底地把厕所认认真真喷洒一番,她那股认真劲,似乎我就是一个病毒。

  所以在儿子家,我不敢太频繁上厕所,有时能憋着我就尽量憋着,减少上厕所的次数。

  有一天,我从外面回来,儿媳妇当时在房间,我也忘记拿酒精消毒自己了,我看到孙子就高兴地抱起他,没想到儿媳妇出来,直接就生气地说:“爸,你没消毒吧,手也没洗吧,你怎么这么大意,现在新冠还没彻底消失,你这么鲁莽地抱小宝,万一他被感染了怎么办?”

  我看着儿子,希望他能替我说句话,可儿子低着头,走向一边,边走边说:“爸,还是注意一些比较好。”

  

  当时我就像个做错事的孩子,瞬间不知所措。

  我每天熬呀熬,终于熬完7天,我要回去了,终于可以回家了,在儿子家没有自由,做什么都束手束脚的,我终于明白:儿子家不是自己家,我一刻都不想待下去,以后也不会再来了。

  我的总结:

  老年人和年轻人的生活方式还是有很多不同的,特别是生活在农村的老年人和,从小生活在城市的儿媳妇肯定有很多生活习惯的不相同。

  城里人从小就爱干净,有很多生活癖好,会让从小生活在农村的老年人觉得格格不入,有时候也会比较敏感,而且说句实在话,父母的家也许是儿女的家,但儿女的家真的不是父母的家。

  如果自己有钱有房,还有自理能力,一个人过挺自在的,只要儿女时常来看自己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