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入基层 问需于民 盐城推动政务主官“一线走流程”
盐城市创新服务理念,在东台市试点开展“主官走流程”活动,推动审批服务部门主要负责人走进政务服务大厅,亲身体验办事环节和流程,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整改提升,解决了一批政务服务中的堵点问题,有力提升了政务服务质效。自去年10月实施以来,东台市入驻政务大厅的29家审批服务部门全部参与,共推动10类事项精简申请材料,20件事项优化办理流程,帮助企业群众解决实际问题78个。
主动融入,聚集问题发现
“主官走流程”是指各审批服务部门主官深入服务现场,体验办事流程,“检索”和解决行政审批服务存在问题的一项创新举措。在首轮主官走流程中,共梳理化解疑难问题28个。一是“学一遍”。向外学,到先进地区学习,只要有利于审批服务改革发展、便利企业群众办事的经验做法,结合实际进行深入研究、为我所用。向内学,听取企业群众、工作人员的意见建议,查找办事堵点,整合各方资源,推动服务流程优化再造。二是“走一遍”。主官以申请人、经办人、代办人等身份,采取自主体验、窗口坐班、陪同办理、撰写感受等方式,完整体验一遍办事流程,直观地进行自我诊断。传统模式下不动产税款、登记费缴纳“两头跑”,纳税人对税收政策掌握不够,未能充分享受国家减税红利,许可证照到期不能及时提醒,交通运输经营者和从业人员保管、随身携带纸质证照不便等痛点、堵点、难点问题被主官准确发现。三是“挤一遍”。对申报材料、办理时间、服务态度进行深度体验,从细节中查服务疏漏、找优化方案,挤程序冗余、挤时间水分、挤费用成本。在深度体验中,发现重大项目审批涉及部门多、环节繁、时间长,企业仍然需要多头跑、跑多趟,为减轻企业负担,行政审批局构建帮办代办、多部门协调机制,推动重大项目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图审合格证和施工许可证等“四证齐发”,实现重大项目“拿地即开工、交地即发证”。
多元融合,聚焦流程优化
审批服务部门主官全流程、零距离、沉浸式介入审批服务过程,深度体验企业群众办事需求。通过融入互动,推出创新服务举措11条。一是“亲身办+陪同办”。主官以申请人身份,走进服务大厅,“检索”办事全流程。陪同办事群众全环节办“一件事”,体验办事过程,听取群众意见,推进流程环节改进。二是“帮代办+坐窗办”。主官经企业或办事群众授权委托,从咨询引导、服务指南、自助办理、注册登录、材料填报、提交申报、等待结果等帮助或代表办事人走完流程。以普通工作人员身份坐班办事窗口,从答疑解惑、受理申请到后台审批、打印结果等全流程服务。三是“线上办+掌上办”。主官以申请人身份登陆政务服务平台,体验网上办理要素。针对12345热线、“好差评”系统等渠道反映的不满意事项,从办事结果开始,倒推审批流程,强化“政务APP”便民功能提升。行政审批局推出“无感智办”服务模式,通过大数据平台对即将到期的许可证照信息自动抓取,交通运输窗口推行交通运输7类证照电子化,市场监管局开发“一码事”系统,归集20个部门的63个许可、确认、备案事项信息,推行乡镇农商行网点自助机线上办理公积金查询、缴存、支取、贷款测算等业务,逐步实现信息综合集成、证照电子应用、事项审批“秒批秒办”。
深度融通,聚合服务效能
主官走流程活动中,有13家审批服务部门主动放大体验效能,变“等上门”为“送上门”,变“窗前”为“迎前”,走出了政务服务新模式。一是“坐班把脉”找症结。聚焦“一件事一次办”“一窗通办”等改革内容,坚持需求导向,通过坐班“把脉”,减材料、减环节、减跑动、减时效的措施更“对症”,协调服务更高效。通过坐班体验,跨部门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时限压缩50%,办事材料简化40%。二是“复盘倒查”促落实。将企业群众反映集中、解决难度大的问题全部纳入“走流程”,通过办件流程“复盘”查找工作中的慢作为、不作为问题,以质询、评议、问责倒逼干部改进作风,督促工作落实。三是“即知即改”增质效。主官将体验中发现的问题作为“一把手”工程,主动谋划、充分协调,跟踪落实、限时解决。公安局建立“企业吹哨、专窗响应、警种报到”机制,第一时间响应涉企诉求,为企业提供精准、高效服务。税务窗口建立“一口进一口出”工作机制,将原先需要到各镇区办理的19个核查事项改由税务窗口直接处理,减少了纳税人多头跑和多次跑。烟草专卖局主官在办理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时,发现窗口人员还需现场踏勘,影响办件速度,现场决定改由烟草市场监管中队负责现场踏勘,将踏勘情况通过网络推送至窗口,大大缩短办理时间。(吴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