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将实行最严“禁酒令”,下班也要滴酒不沾,评论区两极分化
每年都有很多人抢破头报考公务员,但同样也有很多人无法适应公务员的工作生活选择辞职。高校毕业生不要总是听网络消息,要对看到的数据有自己的思考,努力挣脱信息“束缚”,这样很有问题都更容易解决。
公务员凭借职业优势,成为许多高校毕业生的奋斗目标,就业首选。在目前大环境下,体制内工作标准越来越高,也越来越严格。尤其互联网高速发展,信息传播速度非常快,公务员更应该注意自身言行,否则很可能会影响发展。
公务员需要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必须严格要求自身言行。为了建设更好的公职队伍,公务员迎来一些列调整,也许会让高校毕业生对这个职业有更为深刻的认识。众所周知,公务员受到各种规定约束,纪律要求非常严格。其中有一项规定是“禁酒令”,而此次“禁酒令”迎来升级,引起许多人的关注。
公务员招录过程非常繁琐,毕业生需要经历笔试、面试、体检和政审等环节,有些岗位还有体侧环节,始终秉持着“宁缺毋滥”的招录原则,只有经过层层考核,毕业生才能考公上岸。
有些毕业生认为考公过程辛苦一点没关系,如果能顺利上岸,就可以一劳永逸。这样的想法大错特错,公务员需要遵守许多“条条框框”,若是打破规定,很可能丢失“铁饭碗”。
说到公务员“禁酒令”,很多打算考公的毕业生并不陌生,之前规定,公务员上班期间不准饮酒,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认真完成工作。而经过升级之后,公务员下班时间也要做到滴酒不沾,也就是说公务员将此地跟“酒”划清界限。
虽然很多职场都盛行“酒文化”,喝点酒有助于双方更好的沟通,但饮酒也很容易耽误事。尤其是公务员工作特殊,如果遇到突发情况,需要立即解决,若是喝的醉醺醺,无法快速到岗,很容易耽误事,而且升级后更有利于建设清正廉洁的队伍。
对于这个规定,网友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这样非常合理,也有人认为有点不近人情。
支持公务员“禁酒令”升级的人,认为公务员的主要工作是为人民服务,应该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喝酒误事的情况也有很多,为了避免遇到突发情况耽误事,升级禁酒令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反对升级禁酒令的人,则认为公务员也是普通人,有不少工作压力,下班之后属于个人时间,适当的饮酒可以放松心情,缓解工作压力。若是下班时间也要滴酒不沾,有点过于苛刻。
笔者认为,国家进行任何调整,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升级禁酒令尤其必要性,可以提高公务员的工作效率,而且排解工作压力,促成工作合作,都没必要一定通过喝酒。对于公务员来时,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用自己的能力把事情做好才是最重要的。
高校毕业生决定报考公务员之前,不仅要了解其职业优势,更要明白这个职业需要承担的责任,需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不要太我行我素,以免自毁前程。
在校大学生不管之后从事什么职业,都要学好专业课。大学生千万不要有这种想法,认为以后考公,工作内容跟专业知识关系不大,就可以不用好好学习。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政审也会看学业成绩,而且学习能力不够,也很难通过笔试。
大学生若毕业后想要考公,最好正确成为一名的党员,再不济也要拿到入党积极分子的身份,这是一种能力的证明。大学生要是拥有党员身份,可以选择的岗位更多,有些岗位只有党员能报考,竞争程度低很多。
此外,大学生争取多获得一些校级以上荣誉称号、奖学金。学习之余可以当一段时间的段级干部、学生会成员,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管理能力和协作能力。
大学生打算考公就不要抱着“打酱油”的心态,要做到全力以赴备考。到了大三下学期,要逐渐从各类学校组织、社团隐退,大四的时候专心致志被毕业论文、实习和考公笔试。为自己制定一个备考计划,每天监督自己学习,提高备考效率。
当大学生遇到困难,出现懈怠心理的时候,想一想那些比自己优秀还更努力的人,那自己还有什么理由努力,很多时候人与人的差距在于坚持。
(图片来源于网络)#30天创作进行时#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