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脉华章
文脉系列—纵横 葛晓弘 水墨综合
4月16日晚,“文脉华章——葛晓弘美术作品展”在宁波诺丁汉大学图书馆开展,也拉开了诺丁汉大学艺术节的序幕。展览展出了浙江纺织服装技术学院教授葛晓弘近年来创作的综合材料、水墨画、彩墨画等作品30余幅。开幕式上,葛晓弘向诺丁汉大学捐赠了作品《梅花图》。
葛晓弘捐赠作品
葛晓弘,现为浙江省美协综合艺委会副秘书长,宁波市江北区美协主席。其作品曾获第十二届全国美展提名奖、浙江省第十四届美展优秀奖等,参加第十三届全国美展进京展及历届全国综合材料绘画双年展,作品入编人民美术出版社《普通高中美术教科书》,由中国、俄罗斯等国家的美术馆收藏。
展览现场
“他的作品着眼于传统文化的现当代转化,把传统材料和新型的综合绘画技法融合,文脉相连、意蕴深厚。葛晓弘先生一方面去体现时代的发展,一方面去感受那些老墙屋所留下来的那些形式美感和材料的美感,以及这些老墙屋、老城在建构过程当中所留给他的一种历史感、怀想与记忆。他的作品,用综合材料来表现他的这种意念和诗情。我认为这种探索是可贵的。”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吴为山很诗意地阐释了其综合材料作品“江南窗语系列”。
江南窗语系列 葛晓弘 综合材料绘画
“江南窗语系列”“文脉系列”正是近年来葛晓弘立足时代脉搏和地方传统文脉内容的两大创作主线,也是“文脉华章”的主要构成,体现了他对文化的思考、对艺术语言的探寻。此次展出的作品吸引了众多的青年学生好奇的目光。
前者采用原生态的表现方式,强化水墨文化的意造,烘托江南烟火之气。后者观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三大人类发展史脉象,嵌合《国学经典书库》网页生成的二维码图形,从中国传统文脉角度,以独特的绘画语言与手段阐述知识传播关系的变化和文化历史进程。
文脉系列 葛晓弘 水墨综合
策展人Rory先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很喜欢葛晓弘的作品,因为植根传统,但融入当代艺术。“他认识和尝试了传统艺术在未来的发展。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表达方式,他用中国水墨做介质,不仅体现了很强的专业性,还以二维码、半导体零部件作为材料融合到创作语言中,很有自己的想法。”Rory也希望有更多的学生能欣赏画展,体会作者的创作理念,这对于拓展青年人的思维有很好的作用。
宁波诺丁汉大学策展人代表Rory
巨幅水墨作品《秋风辞》,则用抽象的笔触自在地抒写了一首秋天的交响乐,让传统笔墨活化为音符。
秋风辞 450x145cm 2012 葛晓弘
宁波市文联主席、党组书记杨劲从当下热门的人工智能谈起,用实例讲述了人工智能多元化功能,但是无论人工智能多么先进,却无法替代艺术家的创意。“文脉”体现了众多的内容和主题,“华章”凸显了葛晓弘的文化自信。“作品中体现了中国画气韵生动和笔墨传情,这种中国文化的底蕴是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
杨劲从画展的艺术氛围和艺术空间出发,肯定了宁波诺丁汉大学的艺术格调,又从政治的高度、艺术的高度、文化的高度多角度出发强调了艺术的重要性,社会大美育是重要的命题,社会越发展,人类的艺术素养应该随之跟进。
宁波市文联主席、党组书记杨劲
宁波诺丁汉大学党委副书记董红波作为画展的主办方表示:宁波诺丁汉大学始终与城市文化同向同行,学校一直培养兼具“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人才为己任,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艺术平台,着力发掘学生的才艺潜能,提升审美素养。
宁波诺丁汉大学党委副书记董红波
董红波告诉记者:“宁诺虽然没有艺术专业,但是非常重视艺术。举办校园艺术节一方面给学生表现的舞台,同时也吸引国内外优秀的艺术家走进来,开始工作坊,以展示、讲座和互动参与的方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从而让艺术与专业,设计、传播、商学等专业发生链接,丰富当代学子的视觉思维和认知模式,这也是我们‘博雅教育’的生动实践。”
本次展览由宁波诺丁汉大学、宁波市江北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学院共同主办,由心印书画社承办,宁波市江北区美术家协会协办。展览到4月28日结束。
来自艺术宁波微信公众号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