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风趣幽默的成年人童话:这个作者绝了!

  “一部写给成年人的童话故事,语言轻松充满讽刺,并促使我们反思环境。”——意大利《共和报》

  书名:《鲑鱼回乡记》

  作者:贝佩.托斯克(意)&阿曼多.夸佐(意)

  翻译:叶萌

  

  这是一本独特的科普书,这与它的两个作者有着巨大的关系。

  贝佩,资深作家、编剧,擅长小说和童话的写作,因曾为意大利著名喜剧和脱口秀节目撰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文字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阿曼多,作家、记者,从小迷恋钓鱼,出版过多部钓鱼类书籍,对相关鱼类及羽毛钩钓鲑知识储备丰富。

  这使得这本科普书与众不同,拥有三大亮点。

  与一般科普书的平铺直叙不同,这本科普书是一本小说,也可以说是一本童话,因为里面是一个故事,一个关于一对爱斗嘴的鲑鱼夫妻的故事。

  是的,你没看错,在普通人的印象里,鱼类生活在水里,好像哑巴一样,但这个故事里的鲑鱼夫妻,却是和一对普通的人类夫妻一样:“打是亲,骂是爱”,天天吵架也吵不散的那种平凡的恩爱。

  

  对于鲑鱼来说,洄游是它们的习性,也是繁衍后代的天性,为了保证后代(鱼卵和幼鱼)能在良好的环境中发育,要从大海(越冬成长的地方)回到故乡(产卵场)。

  这就是故事里,鲑鱼夫妻的“回乡”,这个过程是十分的危险的,如同一场大冒险,不仅有天敌(海豹等)的追猎,还有可怕的寄生虫,岸上的垂钓者……

  鲑鱼丈夫杰森和妻子玛尔塔在回乡的路上,遇到了海豹,杰森舍生忘死护卫妻子,两鱼虽然都豹口余生,却丢了对方。

  玛尔塔一路走,一路找,千里寻夫。

  杰森因为眼睛受伤了,为了能让妻子找到自己,嘴里一直含着一条鳗鱼,虽然鳗鱼是它喜欢吃的东西,可这次却不同,那是一条死了很久很恶心的臭鱼,用嘴含着它,只是为了妻子能找到自己。

  

  在书中的细节里,很多地方,都能让人看到他们的恩爱,是那种体现在日常生活细节的狗粮,常常猝不及防地填人一嘴。

  科普读物一般会艰涩一些,而这本书却读起来异常的丝滑,象在看一场无声的脱口秀表演,生动的语言,常常会读到某一段时,眼前出现让人忍俊不禁的画面。

  比如海豹出现时,他是这样描写的:

  “黑色的剪影出现在一片深蓝之中。黑色的‘鱼雷’翻转着游来游去。”

  “看起来又胖又长的能动的肥肉卷,但却拥有非凡的组织能力,它们外表蠢笨,看似无害,水性却极佳。”

  “它们看起来像一根根快活的巨型香肠,但是速度很快,最重要的是它们的转弯半径非常短!它们是地狱的野兽,要吃有生命的东西,而且是无穷无尽的。”

  

  几句话,生动的捕猎者就出现在了眼前,它们的形象、动态和危险性,就在这看似调侃的几句话里说的清楚明白。

  生涩的知识点,就这样变得生动而容易接受。

  当我们的心跟着杰森夫妇的回乡历险而忽上忽下时,故事还有另一条线,卡米洛和比约恩这样的钓鱼者。

  

  如果说杰森夫妇的线是在科普鱼类及水下环境的知识,那么卡米洛和比约恩的线就是关于鲑鱼捕捞的知识科普,同时,杰森夫妇和卡米洛他们也是天生的对手。

  这就是一场水上与水下的战斗。

  故事里还有一条越狱的鲑鱼小伙子:科克,它是一直被人工圈养的,一个偶意的机会越狱成功,回到了大自然,这也是人类对鲑鱼生活的影响。

  

  人类的活动对鲑鱼的生存环境有着巨大的影响。

  这本科普书,不仅是对知识的科普,还有一个价值点就是:通过故事让我们去反思人类的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故事的结尾杰森夫妇顺着曼达尔塞尔瓦河的湍流向下游去,丰沛的雨水助他们一路顺水,开始另一番角逐,十分的美好。

  然而,自然界可不是童话,我们都知道鲑鱼中只有一部分可以顺利回乡,而产卵后的结局十之八九是死亡,不过,还要感谢作者给了我们一个童话的结局:他们从此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

  

  这是一本只有10万字的童话故事,看起来也毫不吃力,但却不并影响它知识的丰富和可读,也不影响它所包含的引人深思的思想。

  正如本书结尾作者所说,放弃食用野生鲑鱼吧,由于各种你懂得的原因,你吃到真的野生鲑鱼的概率极小。

  同那句广告词一样“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那些野生的鲑鱼会感谢你的,其中就包括杰森夫妇。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