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靠关系不用金钱,5种途径,事业编照样可以提拔为副科级干部!

  在中国的编制体系划分中,事业编有两种:一是纯粹意义上的事业编;另外一种是参公事业单位编。不同的事业编性质,在提拔为副科级干部的时候路径也是不同的。我们分别来阐述。

  

  目前存在的广义上的事业单位,在单位内部中有三种具体形式编制,分别是管理岗、专业技术岗、工勤岗。其中管理岗和专业技术岗是有资格提拔为副科级干部的。

  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事业单位领导人员暂行规定》这两个文件,事业编管理岗的工作人员,要想提拔为副科级干部,必须要满足基本条件。那就是必须在管理岗九级岗位上至少工作3年。并需要经过推荐、考察、组织研究、公示、谈话、任职等各项民主考评环节。

  但是这部需要说明的是:事业编工作人员晋升副科级干部,其实这个副科级干部只是一个称呼,他对应的是公务员领导职务的副科级干部。

  比如县人社局下属人才交流中心,如果被组织提拔为人才交流中心的副主任,那么就从管理九级提拔为管理八级,也就成为了副科级干部了。

  对于在广大乡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来说,要想成为副科级干部,基本上就是要当副乡长或者是副镇长。但是由于事业编的身份,无法直接被提拔为副乡长。所以只能通过五年一次的换届选举,成为乡镇领导班子的副职,从而改变自己的身份。由事业编变成副科级干部。

  为了吸引人才,很多事业单位采取了灵活定级形式。比如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很多事业单位出台政策,硕士研究生毕业被引入到单位,直接定管理八级。那其实就是副科级干部了。

  在我们的用人机制中,公务员队伍中有遴选机制,当然在事业单位中也会存在公开选拔

  只要符合选拔条件,我们就可以参与竞聘某个事业单位的领导岗位。比如某个重点高中为了激活校管理层,拿出校长职位在全市范围内搞竞聘,只要符合条件,竞聘上了就成为副科级干部了。

  对于参公事业编的人来说,以上纯粹事业编的三种情况,他们同样适应。只不过多了第四种情况。具体就是

  参公事业编可以通过职级并行方式来解决副科级干部身份。那就是从普通科员成长为三级主任科员,那么虽然是非副科领导实职,但是也具备了副科干部身份,享受副科干部待遇。并且也有机会成为副处级干部。或者晋升成为调研员资格

  写在最后:事业单位一般情况下比公务员稍逊一点。最重要的表现就是在提拔方式上。所以在很多人考编制的时候,首选是公务员,其次才是选事业单位。不过随着制度越来越完善,相信事业编提拔为副科级干部的路会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