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还未过半,“大熊猫之父”及4位名人离我们而去,一路走好!

  ?○●—【前言】—●○?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间的流转从来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2023年还未过半,许多名人的讣告接二连三地传来,令人感叹不已。

  逝者已逝,生者如斯,他们虽已不在人世,但他们留下的精神与力量永存在人们心中!

  

  ?○●—【“大熊猫之父”胡锦矗】—●○?

  胡锦矗教授生于1929年,籍贯四川开江,1957年8月在北京师范大学攻读硕士学位,随后在西华师范大学(原南充师范学院)担任讲师。

  从讲师、副教授,再到教授,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在讲台上站得越来越稳。

  1984年,胡锦矗教授招收研究生,为中国动物学界这个冷门领域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他的学生们在深山老林里和冰冷的研究室里为保护物种多样性没日没夜地努力,传承着胡老先生对学术的认真态度。

  胡锦矗教授身先士卒,带领团队在四川带头开展了第一次全国范围的大熊猫野外调研。

  这是中国第一次如此专业、如此大规模地针对一个物种的调研项目,在雅安调查期间,胡锦矗教授发明了特殊的观察大熊猫的方法,一直沿用至今,被称为“胡氏观察法”。

  胡锦矗教授也被世人称为“中国研究大熊猫的第一人”和“大熊猫之父”。

  

  胡锦矗教授此行所取得的成果举世瞩目,被世界自然基金会颁发自然保护贡献奖。

  在他所写的《追踪大熊猫的岁月》一书中写道:在天全县历时两个月的调查,我们分为十余个小队,走了2700千米只为追寻一只熊猫的脚印。

  胡锦矗教授所著的手记

  随着年纪逐渐到来,衰老的躯体已经不够支撑他继续在野外追逐他的梦想。

  2007年退休后,他不愿在家颐养天年,而是仍然在办公室坚持办公,为年轻一代动物学者指明道路,不朽的精神化身明灯,引领着无数年轻学者奋力向前。

  

  2023年2月16日夜,94岁的胡锦矗教授在南充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经医治无效逝世。

  这一天,我们永远地失去了“保护国宝的国宝”,他初次探寻野生大熊猫时留下的那串足印,永恒地见证了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史的每一个精彩瞬间。

  

  ?○●—【“中国预警机之父”王小谟】—●○?

  王小谟院士于1938年11月出生于上海,1961年在北京理工大学毕业。

  1992年,他接到上级的紧急命令:前往电子工业部研究所开发有关雷达的秘密项目。

  研发期间,王小谟院士凭借自己扎实的技术和高尚的品德,被评选为优秀共产党党员。

  

  经过长达17年孜孜不辍地研究,终于出了成果,为国家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满分卷,同年当选该研究所所长。

  王小谟院士受国务院邀请在北戴河疗养期间,受到邓小平同志亲切接待,并被允许以特级工程师身份直接联系国家领导人,于1995年被评选为中国工程院信息与工程学院院士。

  2020年,72岁的他主动请缨,老将出马,挂帅某国防研究所某预警机项目总指导,仅仅一年,以王小谟院士为核心的研究团队在该项目上获得重大突破,荣获国家科学进步奖。

  

  获得荣誉的王小谟院士勤勉忘物,依旧深耕于雷达预警机领域,把奖金500万中的450万,加上社会各界筹集的2000余万,成立“雷达创新基金”,用来奖励在该领域有重大成果的年轻人。

  王小谟院士投身于祖国军工国防事业,为其奉献青春,以自己精妙的理论设想,突破了他国“卡脖子”的关键技术,让祖国实现后来者居上,在全球雷达预警机技术领域名列前茅。

  

  正是有这样高尚的知识分子的忘我付出,才使祖国有了一片安全的天空,将制空权紧紧地攥在手里。

  2023年3月6日,中国电科发布讣告:王小谟院士因病医治无效,下午于北京逝世,享年84岁。

  

  ?○●—【“人民医生”谭毓铨】—●○?

  1928年6月,谭毓铨医生出生于江苏,1946年就读于上海医学院,大学期间谭毓铨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加入战地手术队,在连天的炮火与空袭中为伤员们缓解痛苦。

  有位年轻的解放军战士失血过多,需要输血,紧急情况下血库告急,谭毓铨二话不说,把自己的血与战士的血型配对。

  谭毓铨发现血型配对成功后,一边撸起袖子为年轻的战士输血,一边替战士进行手术。

  

  手术结束后,谭毓铨骤然倒地,面色苍白,中央得知情况后,火线通过谭毓铨的入党申请,并赋三等功。

  战争结束,谭毓铨大学毕业,积极响应国家“建设边境”政策,举家前往祖国边境为建设国防系统的战士们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谭毓铨拖家带口与白求恩医科大学(后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一齐立根长春,在山川湖泊间救治患者,为无数疑难杂症病人带来福音。

  

  2019年,谭毓铨经评选荣获中国卫健委“人民医生”称号,这是医学界的无上荣誉;一年后,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聘请谭毓铨为“终身教授”。

  他不仅仅是杰出的医生,更是桃李天下的医学教育者,几十年间,他为国家培养了不计其数的优秀外科医生,开枝散叶,分布在祖国大江南北,为国家卫生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新生血液。

  

  教书育人与拯救生命两头并进,担任《中华外科杂志》期刊主编,撰写《手术创新及意外处理》《现代肝胆胰外科》《腹部外科经验论文集》等医学专著,为后来的医务工作者铺平了一条坚实且平坦的道路。

  白求恩第一医院于2023年1月12日发布讣告:中午11时,谭毓铨教授因病医治无效,在长春与世长辞,享年96岁。

  

  ?○●—【“永不消散的作曲之星”坂本龙一】—●○?

  坂本龙一一生中有许多高光时刻,如凭借《末代皇帝》配乐拿下奥斯卡金像奖、如正式创作的第一首家喻户晓的曲《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音乐上的成就与他的人格魅力相比,则像萤火之光比之皓月之辉。

  

  1952年1月,日本东京市中野区,一对普通夫妇孕育了一个小婴儿,他们给这名襁褓里的婴儿取名为“坂本龙一”,他们没有想到眼前的这个宝宝,日后会成为世界闻名的作曲家。

  坂本龙一3岁时,父母要求给他买了台钢琴,打算从小培养孩子的音乐兴趣,5岁的坂本龙一上了幼儿园。

  暑假时,学校要求每位同学都把学校饲养的小兔子带回家照顾,并且要把照顾小动物的感受写下来、唱出来或跳出来,坂本龙一因此创作了人生的第一首曲《小兔之歌》。

  

  小学三年级的坂本龙一正逢日本社会掀起大规模反战运动“安保热潮”,那时身高还不足1.5米的小坂本龙一也跟着大人们一起高喊着:反对!安保!反对!安保!这或许是他人生中第一次接触反战思想。

  某一次的音乐课上,坂本龙一看见音乐老师的钢琴上摆着一本杂志,封面是一些穿着从来没见过的装扮的人们,他们像一个组合,亲密地站在要一起,盯着镜头。

  后来的坂本龙一才知道那叫披头士,那些带着些反叛与个性的披头士立即深深地吸引了他。

  披头士乐队合照

  坂本龙一晚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道:披头士乐队对他的音乐生涯和人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小时候的他有些内向,很少在父母面前高声讲话,但听到披头士的歌后,他主动把父亲拉到留声机前,一起欣赏他们的音乐。

  坂本龙一慢慢长大,上了高中,正值日本爆发了两场由学生主导的抗争运动,反对战争,反对屠杀。

  

  坂本龙一罢课了四周,在街上游行,在咖啡店搭讪女孩子,开口第一句便是:“你对越南战争怎么看?”接着便口若悬河地讲述着战争的残忍之处,第二天他便拉着那位姑娘一起参加游行。

  随着对世界认知的加深,反战思想逐渐深刻地浸进了坂本龙一的灵魂。

  

  晚年的他在群众间演讲,号召国民们反对核发电,支持清洁能源,且获得广大群众们的积极响应,随着他的作品被世界认可,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逐步增大。

  1988年,他为《末代皇帝》配乐《Rain》,世界哗然,一举拿下奥斯卡金像奖,成为第一位拿下该奖的日本人。

  《末代皇帝》剧照

  除此之外,坂本龙一先生还是一位坚定的环保主义者。

  2011年,日本发生福岛核泄漏危机,辐射影响周围近五个市,对全球环境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坏,坂本龙一先生只身前往核泄漏灾区,只为该地区避难居民们举办一场音乐盛会,希望借此同他们一起度过难关。

  

  事后,坂本龙一先生还联名日本某知名作家,举办了一场主题为“再见核电站”的集会,超10万人参加,共同呼吁人们反对建造核电站。

  不幸的是,这样一位充满魅力的艺术家、音乐家于2014年被诊断咽喉癌,然而麻生专挑细处断,苦难专找厄运人。

  

  2020年,坂本龙一先生又被诊断出直肠癌,并于2023年3月28日,在日本东京医院逝世,终年71岁,音乐界熄灭了一颗璀璨的星辰。

  俗话说,君子生于小国非君子之过,坂本龙一虽然是日本人,但始终对中国抱有亲切的善意。

  两国之交,在于民亲,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也表达了对坂本龙一逝世的遗憾。

  ?○●—【“妇产科奠基人”谢辛】—●○?

  我国著名妇产科专家谢幸教授

  谢辛教授乃1955年生人,83年从浙江医科大学(后浙江大学医学院)本科毕业,5年后攻读硕士,拿到妇科肿瘤专业硕士学位。

  紧接着,谢辛教授赴美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家学习前沿医学技术,后被浙江大学特别聘请成为“荣誉教授”,为我国妇科、产科专业做出卓越贡献。

  1997年至2009年担任浙大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院长,期间潜心钻研妇产科医学理论及技术,发表SCI核心期刊300余篇,为我国妇产科专业填补大量空白。

  作为博士生导师,教导多名知名教授,为我国妇产科专业培养大量中流砥柱、高端人才。

  

  谢辛教授为医学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兢兢业业,不求回报。

  凭着高超的技艺与高尚的医德,救助了不计其数的患者,为无数“准妈妈”解除了痛苦,以精湛之医术让她们成为真正的母亲,使无数家庭得以完整团圆。

  据浙江大学讣告:谢辛教授于2023年4月3日深夜在杭州逝世。

  

  ?○●—【结语】—●○?

  星辰陨落,天命难违;生老病死,人之常情。

  我们之所以怀念这些对社会具有贡献的人们,本质上或许是怀念我们想成为,却因各种原因没有成为的那个自己。

  他们的逝去与每一位普通人一样,生命的价值是相同的,没有一滴滴水如何组成江海,没有一粒粒石如何形成山川,只要我们积极地面对生活,恪尽职守地完成自己的工作,每个人都值得我们热爱、珍惜、怀念。

  逝者已逝,生者如斯,悲痛之余不要忘记热爱生活,热爱自己,在这个还不够美好的世界展现自己的美好,生命终会消亡,但请留下自己存在过的印记,因为这是对自己最亲的人的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