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延安(外一首)

  

  写延安(外一首)

  沉默了许久

  我不知道该怎样写下“延安”二字

  延安的“延”那么多的回折里

  究竟储存多少故事

  一个回旋接着一个回旋

  一道弯又连着一道弯

  像延河的水潺潺而无尽头地向前流淌

  谁能找到她的源头

  谁又能追寻她去的远方

  而延安的“安”又多像那些破窑洞

  凸起的山梁是男人的骨骼

  塌陷的坑坑洼洼是女人瘦削的胸膛

  一边写,我仿佛一边在穿越枪林弹雨

  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勇夺泸定桥

  横平竖直,撇捺如刀枪

  每一笔每一画

  都带着共产党人的智慧和信念

  无论怎样写,我就是写不出

  枣园窑洞那盏煤油灯彻夜不息的灯光

  写不出黄土地的颜色

  写不出,那矗立巍峨的宝塔身影

  写着写着,我多想我的笔头和笔杆

  像镐头,又像木耙

  把陈旧的南泥湾一一翻新

  让一叼叼高粱

  低头,弯腰,笑红着脸

  让延安儿女幸福地哼着信天游

  

  写着延安,最后不由自主又写下几行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是延安精神发出的最强音

  幸福渠

  说她平常也可以

  说她不平常,她还真有故事

  一条曲曲折折的小水渠

  为了一个目标一头扎进枣园头也不回

  所以,她的倒影中常常是红色的枣

  像漫天的繁星

  有时候,夜深了

  天上的星星和地下的星星相拥了

  围着一盏油灯一样的月亮

  听红色的故事

  因而她的波纹,还有她流动的影子

  甚至她那潺潺的声音

  都是红色的

  然后那些故事长成了陕北的田园风光

  长成了宝塔山的麦子熟

  长成了杨家岭的谷穗儿黄

  

  长成枣园的参天古树,茂盛的松柏

  一棵棵,一片片

  像当年的千军万马

  (作者:赵焕明 责任编辑:林静)

  责任编辑:李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