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谈|马振国:梦想栖居在大树顶端(附剧本选读)
原标题:创作谈|马振国:梦想栖居在大树顶端(附剧本选读)
梦想栖居在大树顶端
——电影文学剧本《门前有棵钻天杨》创作谈
马振国
马振国,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高级教师。作品散见于《青年作家》《四川文学》《时代文学》《青岛文学》《辽河文学》等文学期刊。
想给孩子们写个电影剧本的念头由来已久。当下,以农村少儿教育生活为题材的影片并不多见,我多么渴盼能够把孩子们纯真烂漫的生活搬上银幕!
我在鲁西北平原马颊河畔的一个乡镇小学任教37个年头,土生土长在这片肥美飘香的泥土里,情系于斯,魂牵于斯。我的脚踩着坚实的泥土才感知有根,心也才感到踏实而沉稳。我常捧着一抔泥土细闻其浓郁的芬芳气息……朴实可爱的孩子们、挚爱教育的老师们,一个个血肉丰满、性格迥异的人物形象,时常在我的脑海里活灵活现地呈现;诸多校园生活的细节、感人至深的教育故事便在我的胸腔内一点点梳理开来,剪辑连缀起来。文字是情感的外化,人是情感的主宰,如此浓厚的情感凝结点,我的笨拙的笔怎能不饱蘸真挚的情愫来书写这浓郁的乡村教育生活,来深情地赞美这葡萄酒般醇香四溢的乡村新生活呢?
不知怎的,许久以来,一棵高大挺拔的毛白杨的意象萦绕盘亘在我的脑海和内心深处。也许,这就是故事的“核”,有了这个“核”,就像做馒头使用的发酵粉,会一点点地将故事酝酿、生发、完成。在毛白杨的顶端,一个草筐大小的喜鹊窝内安放着牛担担的三样宝,这三样宝是我小时候的玩具,常常爱不释手。我觉得,让牛担担把三样宝搁在喜鹊窝里,既是顽皮随性的,但更多的是为了一种励志。同时,对于三样宝所承载的历史分量,以及在培育孩子们的竞技意识、健康兴趣诸方面的积极引领,都富有一定的引导与启发作用。
接下来,摆在我面前的问题,就是怎样才能塑造一个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小主人公?养成勤于观察与写作的我,早就对身边所曾“传道受业解惑”的几千个孩子进行过观察,也不知进行了多少次“素描”和“写生”。有了一个具体的创作目标后,我便更加留心观察班里孩子们的举手投足,透过他们鲜活活的生命个体显露或暗示出来的丰富信息,了解孩子们复杂的内心世界。渐渐的,小主人公的轮廓清晰起来,立体起来,鲜活起来。我很是兴奋,猛不丁地,一连串暖心的,既能给架构故事桥段起到穿针引线作用,又能让人物载承题旨表达,充满浓厚乡土气息的人物名字悉数“闪亮出场”:牛满筐、牛球球、牛扁扁、牛担担、牛圆圆……
剧本中的小主人公担担的形象渐渐树立起来的同时,起到起承转合的几个故事桥段也明朗起来,人物在故事的进展里越来越鲜活如生,故事因人物的凸显丰满而生动亮眼。
剧本中的青年教师莫英俊其实深深地镌刻着我教师生活的烙印,留着与我血肉相连的影子。在现实生活中,我始终如一的教育理念,就是要求班里的孩子们向真、向善、向美、向上。还在我念小学一年级时,教室里黑板正上方贴着一张领袖像,领袖像两侧醒目地贴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激励标语。向上!向上!!向上!!!一种昂扬向上的意念朦朦胧胧地潜滋暗长,长在我的潜意识里,长在我的血肉内,长在我的灵魂最深处!莫英俊老师指导学生识字时,特别强调,一定要了解我国汉字的几种造字方法,尤其是形声字的造字方法。这样的教学方法就是我在日常语文教学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效果较佳。莫英俊老师指导学生参加全县“高效读写竞赛”的情节其实就来源于我带领所教班级参赛的经历。那一次,全镇共选出五名同学参加全县“高效读写竞赛”,而我所教班级取得了全镇同年级组的前四名。就连剧本中《如何激励学生对写作产生浓厚兴趣》的小课题,也是我在全县优秀小课题研讨会上做过的典型发言呢!
至于其他的人物,牛满筐、牛球球、牛扁扁、牛圆圆、牛支书、向阳升校长、闫师傅……在展现乡村生活、教育生活的丰富性、复杂性方面,他们或在故事的辐射线条上成为扁形、线形的人物,或在情节发展上起到推动、衬托的作用,或在凸显主要人物牛担担、莫英俊的性格塑造方面,以及深化文本题旨方面都能起到不可或缺的巨大作用。
当下的农村教育生活,虽然还在一些陈旧与现代的理念间徘徊、纠结,但提升全体学生的人文素养,塑造孩子们正确的三观价值取向,让每一个孩子不掉队,努力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这些都是不容置疑与无可争辩的。在这里,一个合格的小学生,需要在德、智、体、美、劳几方面同时达标。单讲“智”,孩子的文化课起码能够达到“及格”才行,倘若暂时还达不到“及格”,那就只好“继续努力”。“继续努力”,在教育领域的一定区域,施教者为啥精心选择了一个如此不露锋芒、鼓励为上的学业评价标准?一言以蔽之,还不是为了不伤害孩子们那颗脆弱敏感的心。可是,温室大棚里的秧苗,怎能经得起外面世界那风霜雨雪的磨砺与打击?
于是,在故事情节的设计上,我安排了牛担担逃学阻挡伐树,而莫英俊老师并没有厉声苛责;牛担担语文学业期中评价没有及格,而莫英俊老师却给他发“进步奖状”以鼓励;牛担担没有资格参加全县“高效读写竞赛”,莫英俊抓住一个偶然的机会,不失时机地“破格”让牛担担参加……这一系列的情节安排,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最终,牛担担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考试及格!并且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方位“合格”。诚如是,一个深信祖孙三代从没有,也很难有学业考试评价及格现象出现的农家小院,竟然出现了“破茧成蝶”的奇迹!幸甚至哉。掩卷之余,细细思量,仅仅只有牛担担同学有幸遇见了莫英俊老师吗?现实生活里,无数个牛担担同学会否有幸遇到像莫英俊这样的老师呢?答案自然是肯定的。至此,剧本的故事桥段达到了令人心跳的高潮,至少我是这样期待的,可能眼高手低,只是自我感觉良好。那浪漫色彩极浓、充满欢快激越基调的尾声——牛担担沿着乡村土路,向着充满无限希冀的田野里飞速跑动的情景,令人遐想与深思。
整个剧本的写作过程,我是集中在寒假完成的。一个个人物在眼跟前晃动,几个思考了多日的故事情节,在我的胸腔内纠结、撞击。想到自己教育生涯的点点滴滴与酸甜苦辣,我在电脑屏幕前轻轻敲击着键盘,如同按动风琴的琴键,那种感觉着实美妙。有几次,半夜醒来,拧亮小小的台灯,奋笔疾书一阵。有时,为了不影响妻子休息,我只好把放在床边椅子上的碳素笔紧握在手,随手在一个笔记本的空白页“划空”般记上一段。
梦想即是理想,牛担担曾在睡梦里想到的美好东西,物化在一棵高大挺拔的毛白杨的顶端,有喜鹊为伴,有风云轻抚,有高楼参照,有长城、天安门为背景。大树在长高,牛担担在长高,牛担担的志向也在长高,一种无形博大的境界在升腾,我们伟大祖国的壮志宏图也在深邃澄碧的长空翅掠云霄……
施教者不应放弃任何一个孩子,哪怕他们进步的幅度只是一点点,也能从这一点点中看见孩子们奋发向上的念想与韧劲。是的,孩子们是祖国的未来和花朵,在奋进新时代的征程上,但愿没有孩子落伍。即使落下几步、几十步,甚至是行进的大队伍已经转过了一道弯、一个山口,只要领队者依稀看见那掉队落单孩子的身影,哪怕只是他头顶最高端的发梢,也应该给孩子一个回首凝眸的鼓励。这带着启示意味的回首,分明在告诉孩子,梦想在大树的顶端栖居。
点击购买
门前有棵钻天杨
(选读)
马振国
1.清晨的田野间 日 外
镜头在刚刚返青的麦田里穿过。
一个小村若隐若现。
小村周围生长着虬枝苍劲的古桑树,还有几行高大挺拔的白杨树。
镜头捕捉到一棵最为高大挺拔的白杨树,树梢的枝丫间垒着一个大如草筐的喜鹊窝。几只黑白羽毛的喜鹊正在“叽叽喳喳”欢腾地叫。
(镜头特写)
由密实匀称的枯枝搭建的喜鹊窝内,藏着黑皮条弹弓、枣木弓箭、链条洋火枪。
喜鹊们忌惮这些异物,有的用喙啄,有的用利爪钩、拽。
2.院内 日 外
黑漆漆的铁门紧闭,铁门上用粉笔画了长方形的足球守门,四个角画了四个小的圆圈儿,中间画了一个大的圆圈儿(这些圆圈儿表示进球点)。
牛担担正在非常投入地踢着一个黑白花纹的小足球:花式带球,足球在身上旋转、滚动,然后,只见他一个凌空抽射,“哐啷啷——!”足球飞向了“球门”的左上角。
此时,站在房前托着乒乓球的妹妹牛圆圆,瞟见哥哥这边的球况。
妹妹(一脸惊喜):好球!球的弧线诡异,是一个死角!就是再高超的守门员,恐怕也扑不着哥哥的球!嘻嘻嘻……
牛担担乐了,他捡起一截儿粉笔头,在那个“死角”上重叠地画了一个圈儿。
牛担担回过头,对着妹妹直着脖子大喊。
牛担担:三克油(英语单词“谢谢”的音译)!没想到,妹妹的评判还挺到位,弧线诡异,嘁,俺看呀,是圆弧呗,是你圆圆的弧线,嘿嘿嘿!
牛担担冲着妹妹挤咕了一下眼。
“白无瑕”把那个黑白花纹的足球拿爪子滚动过来,像是他的陪练。“白无瑕”是家里一条毛色纯白的狗,牛担担给取了个洋气时髦的名字。
圆圆(朝着牛担担噘噘嘴巴):去!热脸贴上冷屁股,真没劲!
牛球球在一块磨刀石上磨着果树剪。
牛球球(慢慢抬起头):担担,赶快把那三样宝收起来吧,哪一样都会伤到人。听你爹说,你的年底考卷,语文由四十几分都进步到五十一分啦,老师还给了个“继续努力”!你倒是不偏科,五门功课呢,哪一门功课都是“继续努力”。其实,跟你爷爷,跟你爹一样,你爷爷,你爹,念书的时候,门门功课都没有及格过。嘿嘿嘿……
牛担担(有些迟疑):爷爷,俺只是比画比画,还不行?
牛球球(笑了笑):傻孩子,比画比画?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呀!老师见天掐着耳朵眼儿地嘱咐,可不能当耳旁风!你爹干建筑活计,两头不见咱黑牛屯日头的影儿,你跟着在老宅院住,可得长长那志气!哦,对了,你爹说,明天礼拜一,伐树的老汪头就要来砍咱家那几棵毛白杨。你爹没有请下假来,活儿忙得,脚后跟儿踢后脑勺!
牛担担(吃惊):为啥要砍树?那一棵最高大的,说啥也不能砍!
牛球球直起身,凑上前,轻轻拍了拍担担的肩膀。
牛球球:担担,这几棵毛白杨成材了,能卖些日常开销的零花钱,化肥,农药,浇地,柴米油盐酱醋茶,还有你买本子买球鞋,哪一样不需要钱?还有,咱黑牛屯秋后,要加宽、拉直村外那条“罗圈腿”土路。支书打过招呼了,你爷爷、奶奶,还有你爹、你娘,也舍不得……
牛担担急咧咧地:俺将三宝搁进喜鹊窝里,就是抗议!就是不准越过的杠杠!
牛担担奔向里屋,匆匆收拾好三宝,向着离家门口不远处的那棵最高大挺拔的毛白杨,头也不回地急匆匆而去……
“白无瑕”紧随其后,像懂得他的心事,像知己,又像他的影子。
牛球球追出院子,冲着牛担担跑出的背影,一跺脚。
牛球球:唉,又是一个犟种……
3.黑牛屯 日 外
黑牛屯的大街小巷,停放着各种颜色的轿车和灰白色的面包车。
高大宽敞的新房占了村里房屋的九成多。
高高的电线杆,笔直粗壮的电线是象形的五线谱。
篮球场、健身器材,醒目地安置在街心水泥路两旁。
4.丁字路口 日 外
牛担担斜挎着一个帆布书包,他的书包中装着三样宝:黑皮条弹弓、枣木弓箭、链条洋火枪。
牛担担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透着坚定、执拗),正仰脸望着高大挺拔的白杨树。
(牛担担的主观镜头里),白杨树高大无比,树梢接近云彩的衣袖。
牛担担手搭凉棚,望着云梯一样的白杨树,咕哝一句。
牛担担:难怪人们叫它“钻天杨”!
5.丁字路口 日 外
狗兴奋地围着白杨树转来转去,不时地用爪子挠挠树下的黄土,或是直立起身子,模仿主人的样子攀一下树。
狗的眼里有些迷茫……
白杨树的左边是一条通往省道的宽宽的柏油路。
白杨树的右边是一条土路,罗圈腿形,渺渺茫茫地伸展向邻村,伸展向黑牛屯实验小学。
牛担担:白无瑕,呶,看这千层底的“孩子”(牛担担故意学着某个地方的南方人把“鞋子”说成“孩子”的发音)!
“白无瑕”把牛担担脱下来的两只白鞋底黑鞋面的鞋子叼在一起,俯下身子,两只闪闪放光的眼睛紧紧盯着鞋子,吐着长长的舌头(显出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
牛担担一纵身,猕猴一般,迅速爬向白杨树的顶端……
牛担担用力挥手轰走了盘旋在窝边的喜鹊,这才将三样宝一一搁进喜鹊窝里。
牛担担的脸庞露出了喜悦之色。
牛担担抹了一把红润而稚气的脸颊,“呼哧呼哧”喘着粗气。之后,调皮地噘起嘴唇,吹起一段《小小少年》的口哨。
牛担担一只手附在嘴巴旁呈半个喇叭状。
牛担担(有些歇斯底里地吼道):啊——咿——哟——喂——!
牛担担把一种向往与憧憬搁在了喜鹊窝内……
6.丁字路口 日 外
牛担担回望一眼那个草筐般大的喜鹊窝,眼里闪着无奈、茫然与执拗,打着出溜滑下了树。
狗叼过鞋子,毛茸茸的脑瓜轻轻拱着牛担担的脚丫子,痒痒的,怪舒服。
牛球球迎上前,抚摸着牛担担的脑瓜子。
牛球球:担担,这些白杨树呀,是在你出生的那一年春天栽的苗,就是说,跟你一块儿长大的!
牛担担伤心地:爷爷,俺就是想留下这一棵最高的,上面有喜鹊窝,喜庆。就是看着这么高大的树,总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劲儿……反正,俺的浑身就有一股劲儿冒出来!
牛球球抬头望望树的顶端:喜鹊们叫喳喳,几朵手绢、毛巾一样的流云在轻柔地滑翔……
牛球球的眼睛里汪着湿漉漉的泪滴,他赶紧拿衣角擦了一把。但是,这样的掩饰没有躲过孙子的眼睛。
牛担担:爷爷,咋啦?你哭了?
牛球球(苦笑):担担,爷爷的眼里呀,有一只蠓虫钻进来,发酸,发涩,不掉一滴泪,冲不出来。
牛担担动情地:爷爷,你对咱家的树,这么有感情?
牛球球:傻孩子,一天天看着长大的东西,一草,一木,一花,日久就会生情,就是一块石头也能焐热啊!
牛担担(似有所悟):哦,怪不得年底复习功课时,俺们的语文老师朗读了一篇外国小说《最后一课》,老师的眼里就含着泪水。听说,他过了年就要退休了,现在想起来,他对俺们这群乡野的孩子真是有感情啊!
牛球球望着黑牛屯学校的方向,眼睛迷蒙游离。
牛担担同样望着黑牛屯学校的方向,目光炯炯……
7. 教室 日 内
新任五(3)班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国字型脸庞,蚕眉,丹凤眼。
语文老师:同学们,我姓莫,叫莫英俊,以后就是你们的班主任和语文老师。老师教同学们上语文课呢,不光教大家识字、分析课文、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知识,还要教大家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单说这认字,我们的祖先在造字的时候,特别注重音、形、义的结合,尤其是形声字的大量运用。所以,只要同学们多掌握一些形声字,对于识字、理解课文、学习其他功课,都大有好处,因为语文是工具学科。
莫老师的目光扫视教室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张学生的脸庞。
牛担担怯怯地举起手。
莫老师示意他提问。
牛担担怕生地站起来。
牛担担:老师,“草筐”的“筐”字算形声字吗?俺家有几个草筐,俺砍草的草筐才牛笼嘴大。
同学们笑了起来。
莫老师制止住同学们的笑声,随之瞥一眼座次表。
莫老师:同学们,牛担担同学敢于提问,这很好!“草筐”的“筐”字是形声字,属于上形下声的形声字。
牛担担:老师,俺的筐小,可也能盛下长蔓草、牛筋草……好多好多的草,咋不是草字头,是竹字头呀?
莫老师:牛担担同学,你的筐能盛再多的草也不行,“筐”字上面的竹字头啥意思?那说明你的草筐是拿竹篾子编成的,不是拿草编织的,明白吗?
牛担担:老师,俺的草筐不是竹篾子的,是红荆条的!
莫老师:牛担担同学,老师说的不是你现在的草筐,是指造字的老祖先开始造字时,那时的草筐就是拿竹篾子编织的。
教室里安静下来。
莫老师:同学们,咱们中国的语言是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表达感情最丰富、最细腻、最真挚!
莫老师用热情的目光扫视了每一个学生。
莫老师:咱们中华民族的汉字文化很独特,从字的笔画、形体、肩架结构,便可看出它的读音、它的意义,从这一点来说,咱们的汉字独领风骚,造字的老祖先仓颉功不可没呀!所以说,我的语文课,要求大家:一、文学常识写在目录上,翻开书页天天见得着;二、笔记做在课本上,只要书本在,笔记就在;三、通过分析几种常见的造字方法来记住生字……
同学们的目光定定地注视着新任语文老师。
牛担担的眼睛一眨不眨……
8.教室 日 内
第三节语文课。
牛担担突然捂着肚子,表情痛苦不堪地扭动着身躯。
同学们都把目光投向了牛担担。
莫老师在课桌的过道间巡视,发现了情况。
莫老师急急地:牛担担同学,感觉咋样?不舒服呀?
牛担担“哎哟哎哟”地干号着。
牛担担:老师,俺肚子疼,八成是吃了生冷的东西,要拉肚子了!哎哟嗬,疼死俺啦!
牛担担故意摸摸额头。
莫老师上前摸一摸他的额头,不知怎的,感觉有些微微发热。
莫老师:牛担担,你要是实在坚持不住,那就让你的家长接你回家,该打针打针,该吃药吃药,啥时候治好了再回学校,我这就写请假条。
牛担担:老师,你写请假条行,只是,俺爹不在家,他在工地上,得天黑透了才回家。俺娘没有空,葡萄园里忙着修剪果树。俺拿着请假条,就到校门口对面的药店,买点儿止疼药就行。
莫老师想了想,挥笔写好了请假条。请假条上的每一个字都写的是工笔正楷,方方正正。
9.校园门口 日 外
高大的古槐与粗壮的梧桐枝条,投下来疏疏密密的阴影,犹如撑起巨伞,罩住校门口前门卫室的“弹丸之地”。
门卫闫师傅端坐在一张条桌前,翻动着出入校园流动人员的记录表。
门卫李师傅站着丁字步。
两个人的表情庄重、肃然。
10.校园门口 日 外
牛担担火急火燎地小跑过来,手里头攥着一张请假条。
李师傅的眼里、心头同时撒开了保护网,那么定定地注视着牛担担。
牛担担来到闫师傅的条桌前,高举着那张请假条。
牛担担:闫爷爷,俺到对面的药店买点儿止疼药,俺的肚子疼得厉害。
闫师傅的目光像两把刀,冷冷的寒光刺得牛担担缩了缩身子,额头上竟然冒出了冷汗。
(牛担担的主观镜头里)闫师傅、李师傅犹如秦琼、尉迟恭两位门神……
闫师傅抬头瞅了瞅牛担担。
闫师傅:出了校门口,前后左右看车辆,走过人行横道,就是药店。牛担担同学,切记不要乱跑动,听见没?
牛担担认认真真地点点头。
闫师傅收下请假条,签字,记录下来,这才郑重地摁动自动开关门的遥控器。
11.镇繁华街道 日 外
校门外是一条繁华街道。
镇政府统一规划、市设计院精心设计的建筑风格与布局。镇政府大院,镇卫生院,超市,饭店,肉铺,服装店,药店,理发店……清一色的二层楼房。
镇子的主干道与省道的十字路口,红灯绿灯的警示灯,闪闪烁烁地变换着灯光。紧挨德宁省道的“诗意桑梓”社区,一律是六层的小高层楼房。
省道的另一侧,与社区正对的是一望无际的玫瑰香葡萄园,以及枝干遒劲的桑林。
12.药店门口 日 外
牛担担假装抬头看看药店门口,同时偷眼瞅了瞅两个门卫,只见李师傅笔挺地站岗执勤,闫师傅低着头伏案写着什么。
牛担担脚下生风,很快,便撒脚如飞,两旁的树木迅速向身后倒退……
13.公路上 日 外
车行如水,人来人往。
牛担担冷静而理性地躲避着疾驶而过的车辆。
14.马颊河大桥 日 外
牛担担小心翼翼地走上马颊河大桥。
牛担担扶着栏杆,刚刚融化的河水“哗哗哗”地唱着一曲新编的乡间小调。
牛担担的脸上露出了兴奋与喜悦的神色。
牛担担对着清澈如镜的河面照了照自己的脸庞,有些滑稽地扮了个鬼脸,吐了吐舌头。
牛担担继续赶路,不一会儿,小跑了起来,耳边是“呼呼”的风声……
15.道沟 日 外
牛担担沿着枯草丛生的沟沿,连打出溜滑,夹带着高抬腿轻落脚地来到了沟底。
牛担担望着同样枯草丛生的另一坡面,发现了枯草附近有嫩草拱破了土层顽强地生长出来。
牛担担蹲下身,手轻轻抚弄着嫩草的浅绿叶片。
牛担担的眼睛睁得更大更圆起来,目光里有一团火苗在熊熊燃烧。
牛担担直起身,望着高远澄碧的天空微微一笑。
牛担担抓住一把枯草,用力攀缘而上……
16.教学楼内 日 内
五、六年级共计十二个班级的四层教学楼内,壮硕魁梧的向阳升校长正从二楼来到一楼的走廊里,左手捏着一张教师签到表,右手拿着一支碳素笔,查岗。
向校长来到五(3)班教室门口,轻轻叩门。
向校长:莫老师,你班有缺勤的学生吗?
莫老师(略迟疑):哦,有,有一个……
向校长:是哪个学生缺勤?缺勤的理由是什么?
莫老师有些吞吞吐吐地:这个嘛……他叫牛担担,他说肚子疼,八成是拉肚子。他拿着请假条,到校门口对面药店买药去了……
向校长:去了多久工夫了?该回来了吧?
莫老师(咂咂嘴):应该快回来了!
向校长(严肃起来):莫老师,牛担担同学一向是“继续努力”的对象,孩子的功课进步幅度有多大暂且不论,孩子的安全是头等大事,一丝一毫马虎不得!要是牛担担同学出了啥安全问题,你我都担待不起啊,我的莫英俊老师!
莫老师额头沁出汗星儿来,转过身面对着同学们。
莫老师:大家把《古诗三首》背诵并默写下来,下节课老师检查!同学们能不能完成任务呀?
同学们(齐声):能——!
17.教学楼走廊内 日 内
莫老师(搔搔脑瓜皮):向校长,我疏忽了。我刚刚走上讲台,责任意识还不够强,我……这就去找……
向校长:莫老师,牛担担同学是哪个村的?兴许这孩子回家了呢。听说牛担担是通校生,他的“通校生出入卡”戴着没?
莫老师:是黑牛屯的,戴着呢,牛担担一直挂在脖子上。哦,向校长,咱回头再说话,我得找找这孩子,你说,一个活蹦乱跳的大活人要是有个啥意外,我吃不了的包子——得兜着走喽!
18.校门口 日 外
莫老师急急地走向教学楼外的停车场,家里给他刚买了一辆白色捷达车。他启动了车,转动方向盘,来到校门口。
莫老师(急急地):闫师傅,快开门,牛担担同学咋还没有回来呀?
闫师傅按动遥控器。
闫师傅(声音洪亮):这孩子也该回来了,啧啧啧!恕我疏忽大意,牛担担八成是回家了,他是通校生,看样子,不像是真肚子疼,不知道家里出了啥变故。怪我,怪我,老虎也有个打盹儿的时候,我一时马眨眼喽!李师傅,你看家,我得跟着莫老师,一块儿找找孩子!
19.土路上 日 外
闫师傅坐在副驾驶位上,莫英俊娴熟地驾驶着捷达车,急急驶向黑牛屯的方向。
两旁的杨树挺拔而立,行着注目礼。
村河双庆沟里的水,还有马颊河那条大河里的水,此时,都在“哗哗哗”地唱着春天的赞歌。
乍暖还寒的微风扑面而来,两个人毫无知觉。
莫老师的丹凤眼睁得大大的,扫描着每一个可疑的地方:树后,草窝,沟沿,柴垛旁……
闫师傅的目光富有穿透力,草垛里的野兔,树身上的知了猴,都逃不过他那雪亮雪亮的目光……
20. 十字路口 日 外
几棵高大的白杨树被伐倒,轰然倒下的树身砸起一阵阵尘土烟雾……
黑牛屯的一些村民围在四周,议论纷纷。
伐树的老汪头正把电锯搁在那棵最高大的、顶端垒着喜鹊窝的毛白杨树下,嘴里叼着一支“将军”牌香烟,吞云吐雾。
牛球球搂着树身,估算着树的价钱。
牛球球把杨树搂得很紧很紧,脸上的表情显得无奈、惆怅。对于他来说,几棵白杨树不是卖得爽快,而是卖得让他纠结、揪心、剜心。
牛球球的眼里流出来两颗浑浊的泪滴。
牛球球(嘴唇哆嗦起来):老汪头,这棵最高的毛白杨,价码能不能加两成?加呢,我牛球球爽快答应你,一茬子树让你包圆啦,显得我牛球球说话讲信用,公家修路也不碍眼!
老汪头(诡秘地一笑):球球哥,摊牌说吧,要是树龄再大上五六年,材质密实紧凑了,有那槐树、枣树的质性,甭说加两成,加三成也行,值呱!瞧瞧现在这松垮垮的暄腾劲儿,咱就甭磨嘴皮子啦,留着那唾沫星子暖暖心呗!
牛担担的娘走上前。
牛担担娘:他汪叔,你不加钱,我那儿子也不会痛快地答应你!
老汪头乐了,直拍大腿。
老汪头:行啊,有意思,有意思呢!合着你们家谁是当家主事的?咹?球球哥是老人,侄媳妇呢内当家,咋啦,你家娃子也当家呀?真是新鲜,新鲜哪!
人群里发出笑声。
牛支书神情庄重,走过来。
牛支书:球球大叔,这一回算是出了道难题呀!卖树嫌价钱低了点儿,还又找不出别的冠冕堂皇的理由,就把你的孙子牛担担搬出来压场子。球球大叔,那天跟镇上的片长步量了一下,你的这棵毛白杨可能妨碍了秋后铺水泥路,这可是违规的事情,也有违于咱黑牛屯六百口村民的意愿呀。大事当前,可不能糊涂啊!
牛球球满脸愁苦。
21.十字路口 日 外
牛担担一溜小跑着赶奔过来,那张“通校生出入卡”在他的胸前左右摆动。
牛担担声嘶力竭地:爷爷,不能刨这棵“钻天杨”……俺跟它一块长大的,俺还要跟它……再长大几岁……
牛担担扑进爷爷怀里,气喘吁吁。
所有在场人的目光里全都包含着这样的疑惑:牛担担咋就在这个节骨眼儿上,“从天而降”似的回家了?
大家把目光聚焦到牛支书身上。
牛支书看了看大家,他来到树下,从树身的最外侧,一直丈量到塘湾的边沿,来来回回丈量了五六次。他有时摇摇头,有时点点头。
牛担担挣脱开爷爷的怀抱。
牛担担:支书,新修的水泥路几米宽?
牛支书大声地:四米足够。
牛担担童声脆亮地:支书,说话可算话?
牛支书长愣一下。
牛支书高声大嗓:那是,修路是大事情,岂能儿戏?
牛担担:你等着!
牛担担一溜烟似的跑向了老宅院。
大家不知咋回事,面面相觑,小声议论起来……
牛支书茫然地摸摸脑门儿。
牛支书:这个野小子,放着书本不念,咋冷不丁地跑家来,掺和大人的事情,奇了怪了!
……选读完……
视觉设计:李杨 | 编校:贾京京 刘蓓佳
审校:付秀莹 | 核发:程绍武
读《中国作家》
品文学中国
1
国内邮发代号
《中国作家·文学》 2-545
《中国作家·纪实》80-526
《中国作家·影视》2-653
2
广告发行出版电话
3
编辑部邮箱
zgzjwx1985@163.com(文学)
zgzjjs1985@163.com(纪实)
zgzjys1985@163.com(影视)
4
读者直通邮箱
zgzjduzhe@126.com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