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大学生太难了!孔乙己长衫没脱下,ChatGPT又“抢饭碗”?

  (图片截自微博)

  前段时间,#央视网谈孔乙己文学#冲上微博热搜,孔乙己的长衫以不曾想象的形式再次"出圈"。孔乙己文学的走红,让无数大学生开启了自嘲模式。在网络上类似的话题下面,吸引了无数大学生聚集、倾诉、吐槽,透过屏幕都能深深感受到其中的痛苦。

  

  大学生就业即失业?

  就业难,难于上青天

  先来看两组官方数据:

  据教育部统计,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

  

  据国家统计局表示,2023年3月份,16-24岁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19.6%,和上个月相比,直线上涨1.5%。

  

  这两组数据都在告诉我们一个残酷的事实:大学生正面临”就业难“和“易失业”双重难关。涌入就业市场的大学生越来越多,而年轻人的失业率还在“高烧不止”。市场上的高质量岗位越来越有限,许多大学生不得不挤入考公、考研赛道,焦灼难安。

  正是因如此,网络上才频频出现了这样的自嘲:“脱掉孔乙己的长衫就变成骆驼祥子”“大不了就去送外卖”“还不如进厂拧螺丝”。平心而论,我们可能无法理解这种自嘲带来的意义,但是我们都应该理解这前所未有的困境。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最近网上流传出上海某高校的就业数据,更是在网络引起高度的热议。据图显示,截至4月11日,学校整体毕业生就业率14.83%,其中本科生13.64%,研究生17.27%。相比以往看到的“漂亮数据”,这样的数字确实让人瞠目结舌,反差实在是太大了。

  就业的出路在哪里?

  转行别盲目,要紧跟市场需求

  大学生还没脱下孔乙己的长衫,还没从巨大的就业压力缓过来,ChatGPT就已经在入侵市场上部分工作。

  据美国《财富》杂志网站报道,一家提供就业服务的平台对1000家企业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近50%的企业表示,已经在使用ChatGPT;而已使用ChatGPT的企业中,48%让其代替员工工作。为全面拥抱AIGC,知名企业蓝色光标全面停用文案、创意设计等外包支出。

  (图片来源于网络)

  所有大学生都在思考就业的出路到底在哪里?是继续挤破头和千万大学生抢岗位,还是从零开始自主创业?大学生在这进退两难之间,走向了被迫转行的道路。

  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选择什么行业才能在当下甚至未来有更好的发展就成了大学生面对的第一道难关。但凭空猜测不切实际,我们要了解市场需求。

  IT互联网行业领跑行业薪酬榜,招聘需求持续旺盛

  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1年全国平均工资来看,不管在城镇非私营单位还是私营单位,IT行业均为最高。2022年就业蓝皮书数据显示,应届毕业生在信息安全、软件工程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就业月收入持续较高,并且通过对比发现,近10年大学毕业生高薪职业都是互联网、计算机等。

  

  TIOBE全球编程语言排行榜(2023年4月榜单)

  数据来源:TIOBE官方网站

  Python稳居第一

  随着人工智能的崛起,Python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最近火遍全球的OpenAI团队也被曝出所使用的后端编程语言是Python。

  

  Java依旧生猛

  Java语言可以应用在Web开发、大数据开发、Android开发和各种服务端开发领域,在80%互联网公司基本都在使用Java,维护项目运行也需要大量人力,所以在未来Java依旧是炙手可热的编程语言。

  

  JavaScript持续强盛

  JavaScript作为前端编程工程师使用的唯一编程语言,适合不同级别的程序员使用,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北上广深招聘需求稳居前四

  就业不仅要选对行业,还要选对城市。上海、北京、深圳、广州这四大城市,经济发达,尤其对IT互联网行业人才的需求旺盛,就业机会也就更多。

  

  真技术,真本事

  保持终身学习,不断提升技能

  今后,各领域都将加快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融合,IT互联网行业技术人才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IT互联网行业在改变我们生活的同时,企业的用人标准、技能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所以只有掌握真技术、真本事,才能在职场上站稳脚跟。但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意味着职业技能需要不断更新和升级。想要不被ChatGPT所替代,每个大学生都应该培养终身学习意识,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升职场竞争力,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就业市场。

  最后,孔乙己的长衫脱不下,也不必脱。行动起来,从能做的事做起,从看得到的方向前行。落子无悔,让我们活在未来而不是过去!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