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听不懂老师讲课做题慢的原因与基础扎实的程度有着重要的关联

  学习知识需要有坚持和认真对待的态度以及刻苦钻研的精神,才能把知识象滚雪球一样积少成多使大脑不断充实变得强大。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了基础知识的支撑,接受和理解知识的能力就会变得容易,分析问题的时候也能有理有据突破难关。

  

  很多初高中学生在老师讲课时听的云山雾绕有些知识点根本听不懂,这是让老师和学生都非常头疼的事。

  老师觉得我一个十几年的老教师或者是高学历的研究生,初中这点知识早已烂熟于心不成问题,怎么可能反应不清楚。为什么有的同学能听懂,有的仍然像在听天书一样令老师们无语。最终老师判定没听懂的学生有两个原因,首先上课不专心听讲,第二智商不够理解能力太差。

  

  其实,还有最重要的一个因素,那就是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从而导致知识间缺乏连惯性,在需要时脑子里却找不到可用的知识。他们缺乏积累知识的习惯,跳跃式的学习造成了前行的困扰,而且在学习的道路上走得越远越艰难,甚至停滞不前。

  

  任何知识都是有联系和互通的,它们相辅相成又一脉相连。小学的知识其实就是为初中打基础,而高中自然就是初中知识的提升。

  孩子们都会错误地认为,小学的知识和初中以及高中的知识是阶段性的学习,每到一个阶段就可以重新开始。实际上,初中只是小学知识的延伸拓展,虽然表面上有完全不同的新知识介入但没有小学的基础作支撑,一上初一就会听不懂将很难理解和处理各种问题。

  

  从小学开始努力,慢慢积累知识把基础打好是非常重要的事。否则到初中就会被越来越多的东西冲刺着头脑很容易纷乱无序,最终无法对应新知识的挑战。

  基础知识是学习中最基本的知识,包括常识、简单实用容易记忆的知识点,例如公式、定理、文字、单词、素语等以及这些的延伸知识都是需要努力记忆的东西。基础知识是老师在课堂上的重点内容,一般都会围绕其反复强调并要求笔记,所以上课时一定要认真听讲,别让思想跑偏,尽量做到当堂记忆,这样印象深刻而且不容易忘记。

  

  家长和老师要加强督促和引导,使孩子们勤于记忆、懂得整理知识、学会拓展思路、锻炼思维能力逐渐养成勤奋好学的习惯。

  基础知识是学习进步的阶梯,它可以使所学知识更加紧实严密,有延伸的依据。学习知识就象金字塔一样,要用宽大厚重的基石才能构建和支撑塔体的稳固不倒,使其辉煌远久。

  (图源网络,侵删)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