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盂县市场监管局指导学校制止餐饮浪费出新招
“0.75餐”折射大智慧
山西盂县市场监管局指导学校制止餐饮浪费出新招
□ 本报记者 秦海峰
山西省盂县市场监管局日前联合盂县教育科技局,专门在盂县第一中学召开学校制止餐饮浪费和标准宣贯推进会,要求严把食品“进出口”关,倡导推出“0.75餐”,引导师生适量点餐,自觉抵制浪费,养成按需取餐的良好习惯。
在日常监管中,盂县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发现,学校学生倒剩饭问题较为严重。对此,该局执法人员把执法检查时间专门定在学生就餐时段,在进行食品安全检查工作的同时,还对部分就餐学生和学校食堂管理人员进行了调查走访。调查发现,食堂为了保证每个孩子一份饭就能吃饱,往往给学生打饭会大于正常量,这样就造成了部分学生吃不完倾倒剩饭。
该局召集部分学校针对学生大量剩饭进行研讨,研究决定在学校推广半份餐,既能制止浪费又能减少学生就餐费用。但该局执法人员在随后的检查中发现,半份餐试行后并没有收到太好的效果。半份餐虽然适合少数食量小的学生,但对食量大的学生而言,反而会造成更大的浪费。
盂县市场监管局决定在盂县第一中学试点,并指导该校大胆探索、大胆实践,在学校食堂推出“0.75餐”。盂县第一中学共有在校师生6000余人,日均就餐学生人数达到4000余人。市场监管工作人员和学校多次研究,在不同年级的学生中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抽样调查将餐品分为1份餐、0.75餐、半份餐、0.25餐,对不同学生的餐品需求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结果:大约85%的男生和70%的女生选择一份餐,10%的男生和20%的女生选择0.75餐,10%的女生选择半份餐,还有5%的男生选择1+0.25餐。在调研的基础上,学校食堂增设了“0.75餐”,餐品和餐费根据1、0.75、0.5和0.25的比例进行了相应设置。为了实施过程更加方便,按照分餐比例使用了不同大小的分餐勺。“0.75餐”的设置,让学生按需就餐,也为从根本上杜绝餐饮浪费提供了保证,得到了全校学生的一致认同。
在推广实施过程中,盂县市场监管局开展培训,加强宣传教育引导,让节约粮食的理念深植师生心中,细化管理、加强监督,让“光盘行动”变成师生行动上的自觉。针对学生群体自控能力差、行为存在不确定性的特点,市场监管部门一方面指导学校通过提高饭菜质量,改进菜品口味,菜品创新、传统节日食品和风味小吃进校园等手段,建立起符合学生多样化口味的餐饮保障体系;另一方面,建议学校将制止餐饮浪费纳入校领导陪餐和“教师轮值、值周生负责”内容,每日三餐安排老师轮流值守,维持就餐纪律并严格检查餐饮浪费情况,值周生定期巡视检查,将餐饮浪费与班级量化考核直接挂钩。通过一系列措施,学校剩饭剩菜现象大幅减少,节俭之风在校园兴起,全校形成了“节约为荣 浪费可耻”的浓厚氛围。
据粗略统计,一个学生一天约需伙食费用17.5元,“0.75餐”一天约需要14元,这样,每月节约伙食费用约90元,一年节约伙食费用约800元,既满足了学生绿色节俭用餐需求,也减少了经济相对不富裕家庭的支出。实行“0.75餐”以来,学生食堂每天的米、面消耗量也相对减少,一年可节约粮食约7000公斤,餐厨垃圾相较于上一年减少约5.5吨。
《中国质量报》【制止餐饮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