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辽宁城镇新增就业12.5万人 同比增18.8%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一季度,全省就业形势整体稳定,基本实现了“开门红”。4月25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2023年一季度经济‘开门红’”主题系列(第四场)新闻发布会,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一季度,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2.5万人,同比增长18.8%,完成年度目标(45万人)的27.8%;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8万人,同比增长10.6%,完成年度目标(6万人)的29.3%;18—45岁群体新就业占比稳步上升。

  资料图片

  辽宁升级实施“春暖辽沈·援企护航”保用工促就业助振兴行动(2.0版),激发市场活力,助推企业发展。确定13个主题鲜明、多级联动、多点融合、贯穿全年的专项行动,围绕服务央地对接和民营企业发展等工作,满足新开工项目以及规模以上企业用工需求,强化中小微企业支持力度,提振信心,持续优化劳动力供给,着力缓解招工、就业“两难”矛盾。一季度,辽宁释放援企减负政策红利11.58亿元,为5229户企业拨付稳岗返还资金3.75亿元,稳定岗位74.2万个。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5万人次。全省摸排重大项目194个、重点企业1811家,举办招聘会4616场,帮助市场主体解决用工缺口19万个。

  辽宁高质量推进“春风行动”,持续深化农民工返岗“点对点”服务,实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5566”工程,抓实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截至3月末,实现农民工转移就业26.4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1.5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8万人、零就业家庭实现至少1人就业。按时足额发放各项失业保险待遇13.6亿元。脱贫人口务工16.2万人,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完成进度同比提高38.1%。此外,辽宁还倾心打造一批优秀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着力提升创业对就业的辐射带动效应。一季度,全省新认定创业孵化基地23家,培育创业带头人2671人,带动就业1.5万人次。

  目前,省人社厅针对群众亟须解决的急难愁盼问题确定重点民生事项清单,积极发动人社部门党员干部,倾力解决百姓的“烦心事”“揪心事”,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重点实施好“心系中小微、助民企发展”用工保障专项行动,全年举办专场招聘1000场以上,走村入校到厂进社区“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送宣传”15万次以上,解决好用工缺口60万个以上。

  新增创业孵化、青年见习、职业培训等示范基地50家;实施创业带动就业工程,实施重点群体创业推进行动,举办“辽宁省创业就业服务展示交流活动”,培育创业带头人1.3万名以上,带动就业6.8万人以上。打造一批辽宁特色劳务品牌,全年农村转移劳动力输出不少于100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5万人以上,零就业家庭至少1人实现就业。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 刘宏伟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摄影记者 张文魁

  编辑 李丹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