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说我们家男人不吃亏的徐帆,活出了人间烟火气
原标题:说我们家男人不吃亏的徐帆,活出了人间烟火气
徐帆在所有的作品中最喜欢的两部戏,其中一部是《青衣》。在《青衣》中徐帆扮演了热爱戏剧的青衣优秀演员筱燕秋。剧中,筱燕秋出演京剧《嫦娥奔月》里的嫦娥,入戏太深的筱燕秋把自己当成了广寒宫里不着人间烟火的嫦娥。
她在事业如日中天时,把一杯热开水泼到了另一个与她演出风格不同、同样优秀的青衣前辈脸上,因此断送了大好前程,到艺校持教,成了一名教师。
筱燕秋并没有放弃对戏剧的喜爱,她依然坚持着自己的梦想,缱绻柔美的一招一式、一颦一笑,她是嫦娥,终有一天会回到天上的广寒宫里去。
二十年后,筱燕秋终于有机会重返舞台,为了能重返舞台,她不惜出卖自己的灵魂、肉体与健康。
她还是被自己的徒弟春来取代了,当初她发现春来是一个好苗子,不惜一切手段让春来跟自己学青衣。
当发现自己不再是二十年前那个身姿曼妙的嫦娥了,中年发福的筱燕秋飞不起来了。她不免心中落寞,在戏剧院的门外唱起了奔月。身心疲惫的筱燕秋知道自己的时代已经过去,这是她跟自己内心的一种和解与过去的一种告别。
徐帆与筱燕秋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筱燕秋以实际行动来诠释坚守,徐帆说“我喜欢坚持”,她们都是对困难、对生活毫不妥协的人,只是她们对生活的理解不同。
一、从小热爱戏剧,不顾父母的反对考上戏剧学院
《青衣》播出后让很多原本对戏剧没兴趣的人纷纷找门路要戏票,合计着找哪部戏剧来看看。徐帆在戏里赋予了筱燕秋鲜活的生命力,让大家看到筱燕秋的对艺术的坚持与热爱,让观众对筱燕秋这样的艺术家肃然起敬。
很多人不明白徐帆对筱燕秋入木三分的刻画是怎样做到的?徐帆说很多的剧情都是她亲身亲历过的。
徐帆12岁报考了湖北省戏曲学校,当时还是跟父母进行了一番争取后才得到的。徐帆跟戏剧有着很深的渊源,她的父母是当地有名的楚剧演员,小时候,无论正式演出还是彩排,她都跟在父母的身边,耳濡目染下,她爱上了戏剧。
徐帆的同学在追港台明星时,她对那些明星一无所知,在她的心目中,她的父母就是明星。
当得知徐帆要去报考戏剧学校时,遭到了父母的反对,可能是深知学艺的艰辛,也可能是从事艺术事业后带来的清贫,徐帆的父母坚决反对她去学习戏剧。
当时小小年纪的徐帆就已经知道了坚持与忍耐,这也是她进入艺校学习能够坚持下来的原因。
徐帆的妈妈在看了她练功之后,哭了一个礼拜,说不忍心。戏曲演员练功有多苦,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二、她成了影视界的常青树
少年吃的苦,让青年的徐帆有了更多的机会。1987年考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网民艺术剧院工作。
她成功地塑造一个又一个鲜明的艺术形象,话剧《阮玲玉》《蔡文姬》和《岁月无边》,徐帆还因为主演话剧《阮玲玉》而获得“梅花奖”。
但她并不满足于话剧舞台,1992年,徐帆开始步入影视圈。她主演了多部脍炙人口的影视剧,《不见不散》《紧急迫降》《日出》《唐山大地震》《天台爱情》等等,这些也让徐帆成了内地最有观众缘的三栖演员之一。
她于1999年跟冯小刚结婚之后,众多优质的资源她随手可得,本可以凭借着一两部戏和资本操作一蹴而就。但是她选择了勤恳的耕耘,力求每一个镜头都做到最好。
徐帆说自己很享受丈夫冯小刚给他的荣誉感,但她更喜欢被称为演员的徐帆,而不是冯小刚的妻子。名导太太的光环并没有让她停止作为一位演员在艺术上的追求。
三、在感情中的徐帆卑微得理直气壮
徐帆看着外表柔弱,实则性格彪悍,当老公冯小刚被爆出跟著名美女主持人共度良宵的绯闻时,她说出一句让人哭笑不得的“名言”:
“我们家男人又不吃亏,吃亏的是她们”。
对于帮冯小刚端洗脚水,徐帆平淡地回应,认为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啊。徐帆甚至对外说过:
“如果我不拍戏,就是冯小刚的保姆。”
徐帆从来就不是一个在感情上卑微的人,她跟王志文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恋情。王志文听信了外面的风言风语,一气之下,把徐帆的东西扔到外面去。当时,心高气傲的王志文以为徐帆一定会求着他回去。没想到,徐帆一去不回头。
她是一位爱较真的人,连说话时也是一个字一个字蹦出来,感觉很费劲。
冯小刚脾气不好,动不动就破口大说。有一次,竟当着工作人员的面说她是猪,徐帆背后没少流泪,但面子上从不跟冯小刚吵。
她说好的妻子不给老公添乱。她岂止是不给冯小刚添乱,当冯小刚无论在事业上还是遇到绯闻缠身上,她都挺身而出,冯小刚在她心里永远是值得她维护的。
难怪冯小刚会说,这辈子最幸运的事情就是娶了徐帆。
四、《青衣》给予她婚姻上的触动
作为徐帆最爱的作品《青衣》,徐帆了解筱燕秋,了解她的痛苦,理解她的追求与痛苦。
她从筱燕秋身上看到她性格上的悲剧。无论戏里戏外,她都是嫦娥,嫦娥是天上的仙女。筱燕秋她看不起碌碌无为的丈夫,看不起同在弄同里的邻居,看不起“什么都不会”的女儿。
筱燕秋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但她是幸运的,丈夫虽然不能理解她艺术上的抱负,不能帮她实现艺术上的梦想,但他的内心是温暖的,给予了筱燕秋无条件的爱与包容。
筱燕秋不是一位合格的妻子,也不是一位合格的母亲。
当筱燕秋不再是嫦娥的时候,对于她来说,她的人生就已经谢幕了。接下来筱燕秋想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可能还要经历一次由里到外的洗涤。
徐帆不是筱燕秋,她热爱艺术,在戏里她表演到位,在《青衣》里她就像是一个天生的青衣,一位古典的怨妇,她运眼、吐字,连甩动的水袖都弥漫着一股先天的悲剧性。
在戏外,她性格开朗、谈笑风生,就是遇到爱钻牛角尖的记者,她也是侃侃道来,从不摔话筒说人。
徐帆懂得坚守,她守得是一个家庭、一份期盼。当初冯小刚为她分手发妻幼女,那份爱刻骨铭心。在她的眼里,优秀如冯小刚,拍出的所有作品都是好的。
也就是徐帆说得出那样的话来,“我们家男人不吃亏”,这要是在古代,徐帆绝对拥有着张罗着帮丈夫纳妾的贤惠。
徐帆她真的读懂了筱燕秋的悲凉,一个站在地上的女人,却一心奔月。懂得了一个女人最大的幸福,是身后有一个能够支持她、爱她的丈夫,家庭的幸福、儿女的成长才是一个女人最好的作品。
所以徐帆在诸多光环的背后,她依然会衣着简单质朴地挎着篮子去早市买菜。简单的往往才是最幸福的,这就是徐帆的坚守。
人最重要的还是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