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合格的“研究生”干部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纵观我们党的发展历史,都是在不断的调查研究中发现问题,发现真理,在运用调查研究的成果中不断增强领导发展的本领和水平。当前我们已经迈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新征程中,肩负为人民办好事的新时代干部在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新机遇、新挑战时,一定要坚持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为人民谋幸福。
研出问题。调查研究并不是让做表面功夫,而是要真正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去寻找问题,拿到“一手资料”。身为人民公仆,也绝不能像孔乙己一样,看中自己的颜面,脱不掉自己的长衫,不立足实际去寻找问题,就无法承担起时代赋予的使命。最清晰的脚印,往往踩在最泥泞的道路上,最显著的问题,往往也印在田间地头。对此,领导干部要打破思维惯性和路径依赖,深之又深、慎之又慎地开展调查研究,发现真实问题。
究其原因。“研”是了解事实真相,收集事实资料,发现实际问题,那么“究”则是分析论证,寻找原因,寻找症结。这就要求干部善于运用唯物辩证法通过从之前的大量调查研究里,进行科学辨别,思考分析,系统整合,抓住事物的本质属性。而不能只是看到复杂的事物就产生畏惧心理,粗浅的下结论,最后使调查研究浮于表面,甚至出现严重偏差,从而造成决策失误,使党的事业蒙受损失。
生出办法。所谓调查研究搞的好不好,关键是看调查研究的实效,也就是看能不能把问题解决好,这也是调查研究的最后一步,问题已经找到,原因已经分析,接下来就要对症下药。这个“办法”,一定要求实创新,积极大胆的提出新举措、新方法;一定需要坚持群众路线,深入听取各方意见,完善后再付诸实施;一定符合实际情况,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并且对已经形成举措,落地实施的,要及时跟踪评估,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优化。
身为新时期干部一定要力戒“调研秀”“问题秀”“成果秀”,在工作中时刻牢记“研”“究”“生”这三要素,积极推动党中央大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地生根。
刘杰、宋晓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