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数字化区域新实践④昆山:推进教育信息化水平升级,提升区域教育教学效能

  近年来,昆山市构建学习资源、教学评价、课后延时服务、招生入学、校园安全一体化智慧教育云平台,推进区域教育数字化转型升级。智慧教育服务全面接入昆山智慧城市应用,与智慧昆山手机端APP应用实现数据共享。2017年被央馆确立为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应用首批试点平台。2021年成功入选教育部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优秀区域。

  完善昆山智慧教育云平台功能

  打造智慧教育生态

  2013年开始实施昆山智慧教育工程,已进展到第十期,累计投入5500万元,构建集学习资源、教学评价、课后延时服务、招生入学、装备采购、教师招聘、人事管理和校园安全等于一体的智慧教育云平台。

  平台现有资源包括数字图书7.4万册,电子期刊19000种,幼儿卡通动画资源4200个,中小学试题库试题近50万道,精品课程资源7749个、优质微课资源6718个,全部视频约16TB。截至目前,昆山智慧教育云平台涵盖我市所有幼儿园、中小学校及教育机构的管理与教学应用,服务全市2.2万教师和32万学生群体,注册家长用户40余万,日均访问量3.5万人次。

    平台坚持区域和学校兼容建设的原则,学校自建的应用平台能顺利接入,实现数据互通,有利于学校个性化发展。

  智慧教育服务全面接入昆山智慧城市应用,与智慧昆山手机端APP应用实现数据共享。智慧教育现已经成为昆山智慧城市中服务人群最多、服务内容最丰富的板块之一,成为面向全体市民的终身学习网络和服务平台。

    推进智慧校园创建工作,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2017年,昆山智慧教育云平台确立为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应用首批试点平台;2022年,昆山成功入选教育部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优秀区域,娄江实验学校、葛江中学2所学校入选网络学习空间应用优秀学校。

    昆山101所中小学创建为江苏省智慧校园,占比93.5%,其中:2所中小学校(娄江、培本)创建成为江苏省中小学智慧校园示范校,2所职业学校(一中专、二中专)创建成为江苏省职业学校智慧校园。26所中小学创建成为苏州市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学校。不断推进国家、省市智慧教育平台全覆盖,通过集团化办学和城乡结对互动课堂等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开展智慧教育研究,提升师生信息素养

  成立昆山市智慧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组和昆山市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中心组,开展昆山市中小学智慧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工作,深度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开展昆山市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培训并组织老师参加省市教育技术能力提升培训,取得较好的成果。2022年,累计培训约1.8万人,在省市师生信息素养提升相关比赛中,2位老师获江苏省一等奖,12位获苏州一等奖,3名学生获江苏省一等奖,63名学生获苏州市一等奖。周伟华和朱国明工作室成功入选第三批江苏省网络名师工作室。

    组织开发昆山市人工智能教学平台,基于不同学习能力,对学生进行分段培养。

    深化数据共享,夯实网络安全基础

  完善“入学一件事”,不断为各类用户提供更便捷的服务。让数据多跑路、家长少跑腿及减轻学校现场人工审核压力,2022年年招生入学期间,网上提交申请材料 41307 人,通过证照核验直接录取 17350?人,“不见面”审批率达 42 %。

  做好网络保障,开展昆山市网络安全校园日活动和网络安全进校园宣讲活动。规范昆山教育网络及信息系统接入工作,进一步提高全市教育系统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近年来,未发生过重大网络安全事故,连续2年获评苏州市教育系统网络安全责任制考核优秀单位。

    昆山智慧教育立足融合与开放,构建了集教学、管理、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平台,通过数据的伴随式搜集和信息的自动化分析,实现由环境数据化到数据环境化的转变,让教育管理更精准化、教育决策更科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