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提升行动”推动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

  原标题:“六大提升行动”推动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

  本报讯(记者阎建军 实习生张世超)2023年是山西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市场主体提升年”。4月18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全省市场主体提升年行动计划新闻发布会。3月24日,我省印发《山西省2023年市场主体提升年行动计划》(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力争2025年底全省市场主体达到600万户左右。

  市场主体是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者、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者。2022年我省深入开展市场主体建设年活动,制定实施“1+1+8+1”一揽子政策措施,加快推进“十大平台”建设,市场主体总量达到397.9万户,同比增长26.1%;涉税市场主体182.1万户,增长32.1%;新登记市场主体103.8万户,增长1倍;企业数首次突破100万户大关,达到107.1万户;每千人拥有市场主体数首次突破100户,达到114户。在各种超预期因素交织叠加影响下,市场主体逆势快速增长,实现了“量质齐升”。

  会上,省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倍增工作专班副组长李东洪介绍,全省开展市场主体提升年活动,主题是“提升”。在去年全省市场主体快速增长的基础上,统筹考虑发展趋势和预期目标,围绕“扩数量、提质量、增效益、优结构”十二字方针,确定了今年市场主体发展的主要目标。在总量上,保持合理增长。市场主体增速保持在16%左右的合理区间,总体继续保持蓬勃发展态势。年底前,力争市场主体净增64万户左右,其中企业净增21万户左右;在结构上,持续调整优化。市场主体多元发展,企业梯次培育成效显著提升,产业布局更加优化,“十大平台”市场主体集聚效应更加凸显。年底前,力争全省市场主体中企业占比达到28%左右,每千人拥有企业数达到36户左右,超过上年全国平均水平;在质量和效益上,实现大幅跃升。企业对GDP增长及税收、就业增加的贡献率不断攀升,市场主体综合实力、创新能力、经济效益明显提升。年底前,力争涉税市场主体占比达到47%左右。

  《行动计划》重点安排6方面提升行动,坚持“保主体、增主体、活主体、强主体”并重,促进市场主体提质增效、提速扩量、提档升级。一是开展个体工商户转型提升行动。通过“两落实一强化”,力争全省新培育“个转企”2000户;二是开展“小升规”培育提升行动,力争全省规上工业企业净增800户,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突破1.2万家;三是开展“规改股”培育提升行动,力争新培育100家企业进入规范化股份制改造程序;四是开展“股上市”培育提升行动,推动资本市场县域工程强基扩面到80个县区以上,引导县域企业在“晋兴板”挂牌;五是开展“专精特新”和科技型企业培育提升行动,力争新认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不少于300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00家;六是开展“十大平台”集聚提升行动,力争“十大平台”集聚市场主体40万户左右,推动市场主体集聚效应加速释放,让更多市场主体“生得下、长得大、活得好”。

  为《行动计划》提供组织保障,我省共安排6项任务:一是强化组织领导;二是强化政策落实;三是强化调查研究;四是强化助企纾困;五是强化督导督办;六是强化考核评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