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溪区下东埔村:教育扶贫助贫困户脱贫奔康

“精准扶贫”政策实施前,枫溪区下东埔村贫困户大多是因病、因学而致贫。实施“精准扶贫”后,教育扶贫政策为下东埔村“扶”出了八名大学生,点燃了这些贫困家庭的“希望之火”,让这些家庭摆脱贫困,奔向小康生活。

下东埔村村民蔡素文的妻子从年轻时就患有长期慢性病,丧失劳动力,他育有一儿一女,儿子1996年出生,女儿1995年出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家中经济来源主要靠蔡素文在村里陶瓷厂打工赚的工资。一份微薄的工资要养4口人,还要供2个小孩读书,虽然亲戚们不时会伸出援手,但还是无法让他们摆脱经济困境。

2016年,他们一家成了“精准扶贫”政策的帮扶对象。翻开蔡素文一家自“精准扶贫”政策落实以来的档案资料登记簿,他们一家的基本情况、收支统计,以及包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就业扶贫、医疗救助、节日慰问等各个建设项目都被清清楚楚地记录着。透过这一行行信息、一列列数字,我们可以感受到,蔡素文一家一步步从泥泞走向希望。特别是“精准扶贫”政策针对他们家中2个小孩的教育保障,更是点燃了他们一家的“希望之火”。

蔡素文的两个小孩都已顺利从知名本科院校毕业。女儿从2018年起就在广州一所私立学校工作。儿子则于2019年毕业后成为新华社的一名记者。蔡素文欣慰地说,两个孩子毕业后,家里的日子更是越过越好了。

和蔡素文一家一样,教育扶贫也让村民江月英一家摆脱了贫困。2014年,江月英的丈夫突然离世,家中失去了顶梁柱,当时大女儿正在上高中,小儿子正在上初中。生活的重担压在江月英一人身上。可靠她到村里陶瓷厂打工所得,无论如何加班加点,也很难负担起两个孩子的学费,特别是想到孩子以后要上大学,她更是一筹莫展。“精准扶贫”政策落实以后,家中两个小孩有了教育补助,高中每年3000元,大学每年7000元,一下解决了孩子们的读书问题。2019年,江月英的大女儿顺利毕业,现在在一家培训机构工作,月工资5000多元,儿子目前正在广州读书。江月英一家人前方的路正逐渐变得清晰,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如今,在“精准扶贫”政策的帮助下,下东埔村14户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已顺利实现脱贫,村容村貌也有了可喜的变化,村内有卫生站、运动场,不久前又新修建了公厕,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提升。

本报记者?詹嘉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