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观察报告:妈妈是德高望重的老师,儿子却是问题少年
读小学的时候,有一位同学,他是个问题少年,经常跟着其他一些坏孩子到处耍,不好好上课学习。这在学校里其实也常见,可是他的母亲却是本校一位高年级的教师,有一定资历,是学校建校的第一批教师之一,年纪不算大,但在学校也堪称德高望重。然后他的儿子却在学校上学的过程中,渐渐学坏。教师母亲因为儿子,成为学校的笑柄,说她只知道教学生,却不知道怎么教儿子。
我那时候还是个小学生,只知道妈妈是教师,儿子是问题少年有些荒唐,也会跟着笑话。多年后我长大了,留在家乡工作,有时候经过小学,不免会想起从年读书的岁月。有一回,我想起了这对母子,记起了那位同学被批评教育时倔强的神情。凭着多年来对社会人文的观察,我对这对母子作了分析,才知道为何会有这荒唐事发生。
面对一个家庭有问题少年,大多数人首先会认为是家里疏于管教,其实这种说法很片面。同学的母亲一直都在教育,在管着儿子。儿子在学校闹出事情时,她跑过去管教儿子,神情颇为激动,眼眶都是红红的,显然她很爱自己的儿子,为儿子的不懂事感到心痛。
可是她对孩子的教育还是有问题,她是高年级的教师,工作繁忙,对于儿子的教育,她也很严格。可问题就在于她忙的时候,不免兼顾不了对儿子的教育;当她有空了,有时间教育儿子的学习和功课了,却对他十分严格。为什么呢?因为前段时间没时间管教啊!这有空了,不得加倍教育补回来吗?这就像一个人这一顿吃得少,下一顿吃得特别多,时饥时饱,时间长了,身体不就出问题了吗?
儿子在母亲忙的时候,自由自在,缺乏管教。以一个孩子的天性,他自然更喜欢这种状态;等母亲有空了,在学业方面对他严格教育,强烈的落差冲击着一个十岁出头的孩子的脆弱心灵,导致他出现了叛逆心理。这时候是青春期的开始,更加助长了同学的叛逆。这就是我那位同学成为问题少年的真正原因,并不是缺乏家庭管教,而是教师母亲对他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
作为一位教师,那位母亲是成功的,可是他用教育学生的方式,来教育自己的儿子,却是失败的。对于学生,老师的责任是提高他的学习成绩;对于子女,父母的责任是让他们身心健康、快乐成长,而不是只抓他们的教育。
对于这对母子,我对他们最深的印象就是这位同学又闯祸了,然后母亲来到班级上教育儿子。与其说是教育,不如说是骂儿子。本来母亲骂儿子是天经地义的事,可问题是她当众骂,完全不照顾儿子的颜面。一个小学生也是要面子的,可作为教师的母亲却忽视了这一点。也许她当时实在太生气了,忽略了也说不定,可是儿子终究是在全班同学面前被骂了,被骂得狗血淋头、体无完肤!以至于我对那个画面印象尤其深刻!
同学当时红了眼睛、红了脸,赌气跑出了教室,妈妈也追了出去。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这是发生在学期末的事情,后面我对这对教师母子的印象就十分模糊了,那位同学似乎也不再出现在学校里。也许是我记错了,也许母亲和孩子都转学了吧。也不知道母子关系后面修补了没有?现在又过得如何?
从这对母子之间的事情,我总结出了两条亲子教育方面的建议。第一、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不能只抓学习成绩,而是要照顾到孩子的心理成长;第二、管教孩子确实得松弛有度,但是绝不能“饥一顿、饱一顿”,这只会造成心理落差,从而滋生出孩子的逆反心理。
以上就是对小学时期我的一位同学和他的教师母亲的观察报告以及分析,最后祝愿他们的母子关系在后面得以缓和、修补,家庭幸福美满!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