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留学生被怀疑学术不端,该如何做,才能保住论文成绩?
由于国内外文化和习惯等方面存在差异,很多国内学生不注重的问题,往往在国外却会演变成大问题。
其中,留学生在课业上最常遇到的就是学术不端指控。有些留学生初到国外,对学术行为规范不了解,经常和同学之间探讨作业,互相分享答案等。
要知道,在国外高校规定中,除了在做小组作业时,同小组成员可以互相交流作业内容外,其他的作业都需要留学生自己独立完成,互相借鉴的行为会被定义为“共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学术不端。
我们以美国高校为例,留学生因行为不端被抓后不仅会受到处罚,相关内容还会被记录在档案中,行为严重的还会面临被遣返、坐牢等后果。
不仅学生需要遵守学术规范,就连老师也需要。按照当地规定,一旦有研究人员涉嫌学术不端,不但以后不能再申请国家课题项目和基金,严重的还会被移交司法部门处理。
所以美国高校对于学生的论文要求很高,这就需要留学生在写论文时保持严谨的态度,有时可能只是一个小小的标点符号,就能让你惹上学术不端的嫌疑。
在学术论文写作中,比较常见的学术不端行为主要是以下3种:
1、剽窃(抄袭)
剽窃行为涉及到的层面很广,很多家长都简单以为,只有抄了别人的东西才叫剽窃。但实际上,留学生在引用时没有标明出处,或是标明的出处有误;未经他人许可使用的关键性资料;使用别人收集的,未经承认的研究资料;不能说明自己论文的中心思想;以及重复使用自己的论文等行为,都算是剽窃的一种。
2、造假
这个就比较好理解了,捏造实验数据,或是伪造分析结果等行为都属于造假。
3、共谋
可以理解为“未经导师允许的合作”,主要是指学生之间互相借鉴论文写作的框架,或是使用了完全相同的方法去研究同一问题等行为。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你是被抄袭的人,你也要为发生的抄袭事件负责,这种情况也是“共谋”。
此前有数据统计显示,中国留学生在美国被劝退的首要原因就是学术不端。有关留学生的学术不端行为,可以分为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两种情况。
如果你是因为不了解校园规则,或是因为没有严格遵守论文写作规则而被扣上了学术不端的帽子,一定要想办法解决,不然累计的不良记录越多,对你未来的求学和就业造成影响也就越大。
遇到这种情况,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申诉。
一般情况下,留学生在进行申诉时,机会不止一次,但如果第一次申诉失败,或是给出的结果留学生不满意,那还可以继续提交申诉。
但要注意的是,申诉成功的概率会随着申请次数的增多而变低,重新申诉时,之前的提交的证据基本可以说是作废了,得有新的强有力证据才能扭转结果。
有时候,留学生因学术行为不端提交申诉时,可能还需要到听证会进行解释。如果出现这种情况,留学生一定要先稳定心态,熟读校规,明确好自己申诉时想要争取到的结果是什么,以及自己能接受的最坏结果是什么,在合理范围内为自己辩白,争取机会。
此外,留学生还可以找相关机构寻求帮助,让对方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制定计划,有针对性地撰写申诉信,模拟听证会可能遇到的情况。
如果大家对于留学生论文申诉等方面有什么疑问,欢迎留言评论,或点击小海马头像,私信咨询。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