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晚专访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陈跃红:用“宇宙视角”观察深圳
▲2023深圳城市视觉片《敢闯敢试》视频截图。 主办方供图
▲《敢闯敢试》视频截图中,出现了“湾区之眼”摩天轮和深圳宝安国际机场。 主办方供图
▲“五一”假期,许多市民前往深圳设计周活动现场参观。 深圳晚报记者 余海洪 摄
深圳设计周首发的2023深圳城市视觉片《敢闯敢试》,连日来不断在深圳人的朋友圈刷屏,并冲上全国热搜,被称为“最震撼的城市宣传片”。
虽然长度仅有2分58秒,但《敢闯敢试》以“科幻大片”的视觉叙事,讲述了一个奔赴星辰大海和未知世界,不畏艰险、勇毅前行、探索永无止境的城市意象,以科幻镜头完美演绎“敢闯敢试、改革创新、奋斗追梦”的深圳城市精神。
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陈跃红在观看过《敢闯敢试》之后评价:“这就是深圳!‘敢闯敢试’的前提是敢想。不敢想,不会想,就没法去‘创’和‘试’,而想象力正是科幻的灵魂,因此,深圳的形象表达,没有比科幻更好的形式了。”
1
用什么样的镜头来展示深圳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陈跃红在接受深晚记者采访时说,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建设成就的精彩缩影,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典范。用什么样的镜头来展示这座城市,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敢闯敢试》创新性地采用了硬科幻的视觉语言,把深圳放在“宇宙视角”来观察,是非常成功的选择,很契合深圳的城市调性。
无论深圳宝安国际机场、莲花山、前海,还是众多地标建筑,当这些深圳典范性景观置于特定的科幻场域,便成了一次宇宙级的聚焦,科幻张力十足。从镜头效果来讲,是全新的俯瞰视角。以他个人所见,这在以往的城市形象宣传片中是从未有过的,非常大胆、创新。
2
深圳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充满着“科幻性”
《敢闯敢试》的科幻镜头之下,阐释和弘扬的是“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展现的是深圳科技之城、创新之城、未来之城、梦想之城的城市气质。
陈跃红更愿意将深圳的城市特征称之为“科幻性”:“把深圳放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个维度来考察,深圳都是中国、乃至世界最具科幻性的城市。”
首先看“过去”,深圳仅仅用40多年的时间,就从边陲小镇成长为拥有近2000万人口、超3万亿元GDP的国际化大都市,在地球上这是绝无仅有的“速度”。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深圳40年的“过去”具有天然的科幻性。
再看“现在”,深圳正变成中国乃至世界的人才高地,致力于“面向未来”的重要科研。无论光明科学城、鹏城实验室,还是南方科技大学等创新型研究型大学群体,所做的都是正在改变中国乃至人类共同命运的未来研究和人才培养事业。
陈跃红深信,深圳的未来一定是极具科幻性的城市,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产业发展、文明建设,都会超越今天的深圳。深圳虽然具有商周文化的继承、岭南文化的特点、也有移民文化的融合,但其本身是一座全新的未来型现代城市,未来必将具有更强烈的科幻性。
3
在“科幻内核”的引领下我们的城市可以走得更远
这次深圳城市形象大片选择了科幻的叙事镜头语言,陈跃红认为,恐怕也与深圳城市文明建设以及近年来科幻文艺创作热潮有很大关系。
作为一座科技创新之城,深圳近期在科幻电影、科幻小说、科幻戏剧等相关领域中展现着独特的魅力。经过几年的酝酿,近期深圳出现了以科幻为题材的多部优秀文艺作品,尤其2023年形成了深圳春季特有的文化现象。例如,中国首部人工智能题材当代舞剧《深AI你》、科幻现实主义题材小说《独角兽》改编的同名话剧,以及南方科技大学与深圳大学联合推出原创科幻哲理剧《云身》,都使得科幻成为这个春天深圳文化的新亮点。
南方科技大学的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自2017年成立以来,也一直在推进想象与科学的连接,融通和激发对变化的理解,强化社会公众对创新的认知,传递科学精神,洞察前沿科学态势。
陈跃红建议,深圳应继续把科幻教育、科幻创作、科幻文艺、科幻人才培养、科幻产业化,作为重点给予大力支持,因为这是关乎于“城市想象力”和现代文明建设的大工程。文明、教育、城市的发展,被赋予了“科幻内核”之后,将更具引领性。我们城市的想象力有多远,能到达的地方就有多远。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不断进行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就能让我们想象力的翅膀放飞到世界和全球的未来新高度。
科幻感的城市视觉大片,是一个窗口,它折射出的却是一座城市在科学精神引导下的世界襟怀和未来的远大抱负。
来源:深圳晚报 记者:李福莹
审读:喻方华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