吵架时不管孩子!维持婚姻又说是为孩子!从根源避免原生家庭伤害
先言:这篇主要给进入婚姻的夫妻,给开始或即将执行为人父母责任的男女,给因害怕而不敢进入婚姻的人。
婚姻家庭中的不幸直接人是夫妻双方,但是真正受到一辈子伤害的反而是孩子。单亲家庭、父母家暴等都会影响孩子成长。
但真正影响孩子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夫妻双方处理事情的态度。
有的家庭问题本身只涉及夫妻双方感情或者某些意外,好说好散,孩子前后生活影响不大,或者在事情发生后孩子能被很好的关注和引导,事情造成的结果并不会太严重。
但是大部分的家庭问题并不会被很好的解决,夫妻双方都没有稳定的情绪和强烈的责任感,在事情发生时往往会不顾时间地点和人物宣泄自己的情绪。
孩子会茫然失措、害怕恐惧、极度缺乏安全感,找不到解决的办法,也不知道怎么面对,夫妻吵架的每时每刻、问题出现的每分分秒,都会被无限延长。
恐惧和害怕被放大,整个惊弓之鸟态会跟随绝大部分人一辈子。
当长大了,外表已然成年人,可是别人突然放大的说话声,“猛地”关门声,凶狠的眼神,吵架打架的场景......都会让其再次陷入当初惊弓之鸟态,哪怕再次是以成年人面对这种情景,也不例外。
表现再淡定自若,实际整个人已经进入随时警惕防御的状态,充斥着不安全感。
”人家什么家庭,你什么家庭,拿什么跟别人比?“从此自卑,明白自己永远低人一等。
”凭你也能赚大钱?你爹都没这个能力你就做梦吧!“富爸爸穷爸爸对待孩子想要做事的不同态度,所以有人穷是穷一辈子。
”叔叔阿姨帮了我们很多,我们家欠他们太多,你要懂事,让让他们的孩子!“为什么我们家总是欠别人那么多?为什么总是要我让!
”如果没有你,我早就离婚了!至于耽误我一辈子吗!“什么都是因为你,所以从此谨小慎微,不敢跟父母提要求,不敢花父母钱,住在”别人屋檐下“,所以早早学会看人脸色,不敢有自己情绪。
情景一:单亲家庭
一个人带孩子会很累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很多时候遇到孩子不懂事会忍不住冲孩子发脾气,各种不顺自己也会充满负面情绪。
孩子会忍不住想象另一个爸爸/妈妈多好,长大后会羡慕其乐融融的家庭,而不管另一个人品怎么样,不深入了解这个家庭怎么样,看到表面幸福便如飞蛾扑火。
从此燃烧自己,还溅一地火花。
当你苦苦告诉孩子不要重复你走过的路,往往都不会被听取。
要么觉得是因为你自己过不好所以不想孩子也过好,觉得你在阻止他们获得幸福。
要么觉得你自己都过不好,更没有理由给他们建议。
情景二:重组家庭
另一个继父/继母人品好责任感强,自己亲爸/亲妈也保护自己前提下自然会有好的结果,但这种幸运也不是谁都有的。
要么自己的亲爸/亲妈为了彰显公正刻意对自己更严厉,对另一个带来的孩子更好,要么是再婚生子重心都在新孕育的孩子身上。
要么继父/继母对自己从来不好,亲爸/亲妈也不管不顾,说对方帮着照顾自己有多辛苦,要懂得感恩。
从而理直气壮忽略自己,资源也会有所倾斜,命运掌握在别人手中,机会来临时也容易被以各种理由阻止。
从此人生一塌糊涂,能靠自己爬出来也是不易。
情景三:暴力家庭
父母无止境的争吵甚至打架,生活充斥各种暴力和冷色情绪,长大后要么害怕争吵,整个人胆小怯弱,要么复制暴力,控制不住自己情绪,易暴易怒。
长大后要么在婚姻中对另一方服从,把自己放进尘埃;要么暴力对待另一方,用暴力争吵维持关系,越想得到感情,感情越遥远。
暴力而不分开的家庭只会加剧孩子的痛苦,而暴力双方还会用各种借口说服自己不愿分开的原因,是因为孩子,是为了家庭。
实际控制不住自己情绪和行为的成年人也不过披着成年人的皮,做着原始行为人的动作,控制不住自己和对方争吵、控制不住自己实际病态离不开对方的行为和思想。
更变态的是家暴的某一方,各种手段威逼对方不准离开,这种行为严重践踏道德底线和社会观,并非所愿,不属于今天讨论的范畴。
但这种关系不是不存在孩子阴影问题,而是最大受害者——被暴力方,受到的威胁是生命,远比持久的影响更紧急。
情景四:自轻家庭
这种也是最传统的贫困家庭常态,父母没能力给孩子好的生活,自己明白事实,也会从小给孩子灌输,一旦孩子提出超过他们范畴的要求。
连带着看自己的孩子都变得陌生人,处处透露着”你也配?“的眼神,他们从未获得,他们长大了做了你的父母,也一样不觉得你应该得到。
老鼠的孩子终究还是老鼠,哪怕他们一边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是目标是他们定的,不见得他们就真的觉得你有这个能力。
说了你可能做到,不说你连想都不会想到。
也许某一天你会成为优秀的高不可攀的人,但是他们愿意给你目标,不见得愿意付出成本。
一边告诉你,他们没能力,不属于你的想都不想;另一边告诉你,你要有野心,去做到像别人一样优秀。
乍看没关系,实际自相矛盾,孩子容易在自我怀疑和自负中徘徊,做到了自负眼高于顶,做不到怀疑自己甚至觉得自己不配活着。
这种情景下的孩子失败后往往都会选择极端办法结束一切。少数自己成长,接受来自正确人的正确教育,被很好引导。
情景五:孤儿无家
为了生二胎,为了多生一个孩子,为了生另一个性别的孩子,抛弃。
自闭症、先天心脏病等有问题的孩子,父母不想承担责任,弃之逃之。
双方各组家庭,谁都不管不顾,流浪长大,百家孩。
有父母,父母不离婚,但也无人管,奶奶生前照顾,死后谁都不管,有等于无。
渴望或厌恶,就不仅仅是对自己的婚姻观,甚至世界观,生命观。
长大后容易形成两种极端。
你是父母,拥有自己家庭的人,自己过得幸福或者不幸福,都不应该让上一辈或者从你这里开始的悲剧延续。
你是孩子,是还未组建家庭的成年人,你知道自己过得多苦,所以害怕养育不好下一代,害怕没有能力维持好的婚姻关系,所以不想结婚。(推荐下篇文章,先治愈自己)
你是受害者,你是拥有了又失去的人,你更切实感受到选择的重要性,但是深深的恐惧和消耗的精力都让你对再次追求幸福感到怯弱和疲惫。
怎么选择过你们的人生都是你们的权利,可以听取别人的建议,但是永远不要服从和盲目听取。
但不论做什么选择,你们对号入座哪一种情景,都不要再让同样的悲剧发生。伤害自己、伤害孩子和爱自己的人。
好好想想,有没有做过提到的这些,或者没有提到的但存在伤害的。请避免,请断绝,并把这种危机感牢牢记住,掐断根源。
总结
生活不容易,有的人确实更不容易,但总不会有人真的想要主动伤害最爱自己的人。
做事慢点,走得慢点,心情平静点,对自己好点,做个情绪稳定的人。
只有自己保持精力和热情,才有余力改变自己和他人,并坚定地做那个自己希望成为的人。
不要让罪恶之因从我们而起,从根源断绝,不要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每天醒来,告诉自己,再坚持今天。
(上篇完,下篇已发布,《成年人如何治愈原生家庭的痛》,治愈成功例子和结论)
阿卡正(文章内容原创)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