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奋斗“叩问苍穹”
中国航天,为伟大事业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天柱山”,与其他21个中国标识一起,作为火星地理实体名称,被永久刻印在火星大地上。
4月24日,在合肥举办的2023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开幕式上,中国首次火星探测火星全球影像图发布,这是“天问一号”历时8个月拍摄、地面应用系统对14757幅影像数据进行处理后得到的。
天问一号一次完成火星“绕、落、巡”三大目标,我国在行星探测领域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科学家识别了着陆点附近大量的火星地理实体,国际天文联合会根据相关规则,将其中22个地理实体以中国人口数小于10万的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加以命名。
西柏坡、周庄、杨柳青、古田……火星上有了一个个中国人极为亲切的地名。
4月25日,在2023年“中国航天日”第一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上,我国深空探测重大专项总设计师吴艳华介绍,过去近20年间,我国探月实现“六战六捷”,圆满完成“绕落回”三步走战略目标;过去近3年间,我国成功实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获取了7米分辨率全月影像图和76米空间分辨率全火星影像数据,不断刷新人类对月球和火星的认知,并带动地外天地综合试验场、全球布局的深空测控网、文昌航天发射场等一大批先进基础设施建设。
吴艳华说,当前月球是深空探测热点,火星是深空探测重点,发现未知是永恒主题,国际合作成为共识。中国将持续开展月球、行星探测,为这一人类共同的事业奉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4月24日,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启动仪式上,深空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深空探测学院揭牌成立。由深空探测实验室牵头研制的计划搭载鹊桥二号中继星任务发射的两颗鹊桥通导技术试验卫星, 被正式命名为“天都一号”“天都二号”。
2022年,由国家航天局、安徽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共同组建的深空探测实验室,被称为“天都实验室”。
黄山天都峰,险峻难攀,直插苍穹,无限风光在险峰。“天都”的命名寓意我国深空探测事业扎根江淮大地,不断向更高更远的深空迈进。
从“悟空”探秘,到“墨子”传信,再到“高分”观测,一次次深空探测的前沿突破,都有安徽创新力量逐梦星辰的拼搏贡献。深空探测与量子信息、聚变能源,成为安徽重点打造的三大科创引领高地。我省空天信息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形成以合肥、芜湖为带动,以航天宏图、中科星图为牵引,集聚110多家上下游企业、研发机构的产业集群。
合肥深空科学城概念性设计规划首次对外发布。在建的近20平方公里的合肥未来大科学城的核心位置,规划建设一座1.3平方公里的深空科学城,围绕深空技术、深空科学、深空资源、深空安全四大领域12个研究方向,将打造一个世界一流的深空探测综合性研究基地,支撑和实施国家重大科技工程。这个科创中心和人才高地,将至少满足8000位科学家的工作和生活需要。
中国国电高科天启合肥总部基地、银河航天合肥星座产业等9个重大项目签约落地合肥高新区,投资共106亿元……我省正积极参与航天领域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要素对接、产业发展、科普推广,服务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努力激活航天科技价值链,助力实现更加恢宏壮丽的航天梦。
勇攀高峰,稳扎稳打,合作共赢,飞向深空
4月24日,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科普馆。大小两重晶莹透亮的圆球裹着珍贵的实物月壤,交织奇幻和现实色彩。嫦娥五号上升器、着陆器、月球车模型,“仿真月球基地”……映着孩子们发亮的眼睛。
2030年前中国人的脚印会踏在月球上吗?“中国航天日”活动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在北京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说:没问题!
“中国航天日”活动中,深空探测重大专项科技委副主任、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三号任务总设计师刘继忠,为人们梳理“嫦娥”的旅程:嫦娥一号2007年升空,中国探月的步伐当时落后于美国、俄罗斯、欧空局、日本。嫦娥三号2013年成功着陆月球,中国跻身全球“前三”;2018年嫦娥四号实现人类首次月背着陆探测;2020年,嫦娥五号带回1731克“最年轻”月壤。
由此,人类发现月球上第六种矿物,命名了“嫦娥石”;在月球上发现了水的踪迹;用确切证据将火山等地质活动“提前”了10亿年左右……
宝贵的月球样品,成为推动国际航天合作交流的“国礼”。中国国家航天局公布消息:今年4月,法国总统马克龙访华期间,中国向法国赠送了1.5克科学用月球样品。2022年2月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时,中国赠送俄罗斯1.5克科学用月球样品。2023年3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俄期间,俄罗斯回赠中国1.5克科学用月球样品。
刘继忠介绍, 嫦娥六号拟于2025年前后发射,开展月背首次无人采样返回等任务;由轨道器、着陆器、巡视器、飞跃器和中继星组成的嫦娥七号,将于2026年前后发射,拟在月球南极着陆,开展着陆、巡视和飞跃探测,争取找到水;嫦娥八号则计划于2028年前后发射,开展关键技术月面试验,与嫦娥七号、鹊桥二号一起构成月球科研站基本型。
中国主导、多国参与建设的国际月球科研站要来了!吴伟仁介绍,这个建设在月球表面和月球轨道的长期自主运行、短期有人参与,可扩展、可维护的综合性科学实验设施,其科学目标一是进行月球“考古”,破解月球的起源和演化问题;二是巡天揭秘,探究宇宙黑暗年代和黎明年代如何演化;三是日地联系,探寻类地球生存环境的本质;四是开展月球生态试验、基础科学试验;五是探索月球能源、物质资源及月球位置资源的开发利用。
探索浩瀚宇宙是中国的梦想,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梦想。国际月球科研站计划2028年前后建成基本型,2040年前建成完善型;之后建设规模应用型,逐步升级到实用型、多功能的月球基地。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中国将倡议成立国际月球科研站合作组织。
“这展现中国作为世界航天大国的责任担当,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吴伟仁强调。
中国的北斗导航、美国的GPS、俄罗斯格洛纳斯,都是以地球为中心组成星座。未来我国将建设鹊桥通导遥综合星座系统,以月球为中心构成星座,逐步具备通信、导航、定位、授时、在轨计算、存储等能力。延伸到更远深空的“月球版北斗”,将大大拓展人类的视野乃至生活空间。
我国计划在2025年前后发射天问二号探测器,实现近地小行星伴飞、取样和返回,为小行星起源及演化提供科学数据和真实样品。未来还计划实施首次小行星防御,对50米级小行星超高速撞击,要求是“撞得准、推得动、测得出、说得清”,获得撞击所造成的地形变化和溅射物分布等效应和机理,丰富人类对小行星演化的认识。
2030年前后实施火星取样返回。远期建设火星科研站;2030年前后,开展木星系及行星系穿越探测,稳步推进太阳探测“三步走”计划……中国航天将继续稳扎稳打、勇攀高峰、合作共赢,飞向深空。
能力有多大,太空探索的舞台就有多大
“格物致知,叩问苍穹”,2023年“中国航天日”的主题,倡导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知以致行、行以致知,不断探索宇宙奥秘。
4月24日下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校区大礼堂。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与同学们分享她刻苦学习、严格训练、飞天圆梦的经历:
刚进入飞行学院时,刘洋体能成绩不好。但她经常对自己暗示,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记不得有多少个夜晚,我‘搬着’自己的双腿上楼,再把双腿搬到床上。功夫不负苦心人,一年半后,我的体育成绩项项全优!”
从2021年4月天和核心舱发射入轨到2022年底,中国载人航天密集实施11次发射,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这座中国国家级太空实验室,成为“太空中最闪亮的星”。
“中国空间站未来将成为航天器的‘太空母港’。”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中国空间站系统总指挥王翔介绍,我国后续将发射的巡天空间望远镜,就将由空间站提供推进剂补加、轨道维持、能量传输、试验数据传输和维修维护等服务。国家太空实验室将发挥平台规模大、能力可拓展、实验设施可升级、载荷可更换的优势,未来不断升级完善,最大可扩展为180吨级六舱组合体。
在大会主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巍受中国宇航学会委托,线上发布了2023年宇航领域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包括极低轨道多源动力学耦合效应和演化机理,长期地外生存中的药物干预机理等。
能力有多大,太空探索的舞台就有多大。勇攀科技高峰,不断刷新高度,中国航天将能为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增进人类福祉作出更大贡献。(安徽日报记者 吴晓征)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