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光直升机坠毁致3死背后:涉事机型事故频发,监管部门曾开专题研讨会

  5月2日下午,一架观光直升机在陕西西安白鹿原白鹿仓景区附近坠落,机上3人不幸遇难。据了解,坠落的直升机隶属于陕西龙翼通用航空有限公司,该公司已运营6年多。

  事发现场 图据央广网

  5月4日,红星新闻记者在陕西龙翼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注册的办公室所在地看到,办公室内没有工作人员。该公司负责人莫某某虽然接听了电话,但是未透露关于此次坠机的相关情况。

  白鹿原白鹿仓景区相关工作人员4日表示,直升机观光项目在该景区已经运营多年,坠机发生后景区运营未受影响,但是直升机空中游览项目已经暂停。

  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目前国内很多景区都提供直升机、固定翼飞机的观光游览项目,而此次西安观光直升机坠落事故,让不少网友对此类项目的安全性产生了疑问。

  经营通用航空公司多年的陈先生对红星新闻记者表示,此次事故的原因需要等待官方的调查结果,而对通用航空公司而言,即使只有一两架小型飞机,也是需要通过严格的准入门槛才能获得运营资质的,各家公司不会在飞行安全上打折扣。不过对于目前各家通用航空公司而言,受到搭乘人数、飞机养护成本高等因素影响,仅靠景区观光其实很难实现大规模盈利。

  航空知识杂志主编王亚男则表示,此次发生坠机的是罗宾逊R44型直升机,景区若用此型号飞机做观光直升机,需要通航公司及飞行员对飞行环境、特情处置有丰富经验。

  坠机事故所涉景区正常运营

  飞行项目“视天气情况而定”

  此前300多元可乘直升机飞6分钟

  据央视新闻3日报道,5月2日14时许,陕西龙翼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一架小型民用直升机在西安市灞桥区狄寨原附近坠落,机上3人不幸遇难,救援工作已经结束。善后处置工作正在开展,事故原因正在加紧调查中。

  红星新闻记者5月4日从西安白鹿原白鹿仓景区工作人员处了解到,直升机观光项目确实是该景区的项目之一,但是具体运营由外包公司陕西龙翼通用航空有限公司负责。“现在景区正常开放,但是一些项目特别是飞行项目是不是能玩要看具体的天气情况。直升机项目已经暂停。”

  红星新闻记者从白鹿原白鹿仓景区的公众号介绍上看到,直升机、热气球、动力伞等从空中俯瞰景区的项目一直是该景区主推的项目,其中搭乘直升机的项目单次单人费用在300元左右,有时候也会推出团购或者优惠,价格可以低至200多元,每次飞行的时间在6分钟左右,线路基本在白鹿原白鹿仓景区上空。

  白鹿原白鹿仓景区介绍  图 据白鹿原白鹿仓景区公众号

  居住在景区附近的翟先生5月4日对红星新闻记者表示,白鹿仓白鹿原景区的直升机飞行项目已经有很多年了,经常能够看到直升机在这里起降,事故发生当天西安的天气很好,也几乎没有什么风。“节假日的时候飞得会更频繁一些,我们都已经习以为常。这次坠机的地方不在景区里,而是景区附近的一片果园里。”

  观光直升机所属公司办公地无人办公

  多个景区的飞行观光服务目前已下架

  据天眼查相关信息显示,此次坠落直升机所属的陕西龙翼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3月,注册资本2000万人民币。5月4日下午,红星新闻记者来到了该公司的注册地址,西安市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北航科技园1号楼,看到办公室内空无一人,门口也未挂公司牌子。该层保洁人员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该公司的牌子于最近两天被摘下。

  5月4日,此次坠落直升机所属公司办公地门口的牌子已摘掉

  红星新闻记者电话联系了该公司的负责人莫某某,但是其接听电话后并没透露关于此次飞机坠落的任何情况。之后,红星新闻记者来到了莫某某经营的另外一家旅游公司,但是该公司工作人员都表示对该事件不了解。

  据中国民用航空西北地区管理局网站信息显示,2018年1月,同意陕西龙翼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经营许可证申请,颁发经营许可证。其基地机场为陕西蒲城通用机场。公司经营项目包括“商用驾驶员执照培训、空中游览、航空器代管、航空摄影、空中巡查、电力作业、私用驾驶员执照培训、空中广告、科学实验、航空喷洒(撒)、航空护林、空中拍照;使用具有特殊适航证的航空器开展表演飞行、个人娱乐飞行、运动驾驶员执照培训、航空喷洒(撒)、电力作业”。

  中国民用航空西北地区管理局公布的相关信息显示,陕西龙翼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共有5架飞机,包括2架R44型直升机、2架R66直升机、1架贝尔206B型直升机,均为美国生产。红星新闻记者从事发现场视频中看到,此次坠落的直升机上标注着“R44”的字样。

  “这些信息可以显示坠落飞机为美国罗宾逊公司的R44型直升机。”航空知识杂志主编王亚男这样表示。

  此外,中国民用航空西北地区管理局公布的该公司空中游览业务的临时起降点有5处,分别为秦始皇兵马俑临时起降点、白鹿原影视城临时起降点、壶口瀑布景区临时起降点、礼泉县袁家村景区临时起降点、陕西白鹿仓临时起降点。

  红星新闻记者查询后发现,陕西龙翼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此前在壶口瀑布、秦始皇陵兵马俑、白鹿原影视城等多地均开展了直升机观光业务,单人单次的搭乘费用基本上在300元左右,飞行时间也在6分钟左右。例如其在某旅游类网站上销售的直升机壶口瀑布观光项目介绍中写到,空中沿河岸飞行2圈,时间约6分钟,“直升机满2人及以上起飞,飞机除机长外最多可供3人搭乘”。该项目此前的售价为单人单次398元,不过5月4日的旅游平台信息显示,该直升机观光项目已经下架。

  涉事公司曾两次被行政处罚

  负责人去年被专题安全谈话

  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天眼查信息显示,陕西龙翼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在2021年11月与2022年7月两次被中国民用航空西北地区管理局行政处罚。红星新闻记者也在民航西北地区管理局网站上看到了相关的行政处罚信息统计表。

  民航西北地区管理局此前对陕西龙翼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地处罚信息

  此外,据中国民用航空西北地区管理局消息,在去年4月14日,西北局通航处、飞标处和陕西监管局组成联合检查组,对陕西龙翼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开展检查,“检查组现场听取公司近期经营状况和运行情况汇报,重点检查了企业运行规范、飞行标准、市场运营、公司证照、人员资质等内容,结合近期局方安全工作要求与公司负责人开展了专题安全谈话,并宣贯了通用航空经营许可与运行许可联合审定有关政策,提出了整改建议。”

  此外,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此次涉事的罗宾逊R44型直升机近年已经在国内发生过多起坠机事故。

  据媒体报道:2018年7月21日,一架R44型直升机在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三台山国家森林公园附近执行农林喷洒作业飞行任务时与高压线刮碰,空中解体为三部分后坠毁,机上1名飞行员抢救无效后死亡;2018年10月26日上午11点左右,一架R44型直升机在秦皇岛市圆明山临时起降点执行训练任务时坠地起火,机上3人全部死亡;2019年7月11日,江苏某通航R44直升机在镇江大路通用机场进行飞行训练中坠毁,事故造成2人死亡;2021年3月3日,青岛翔龙通航R44直升机在胶州市三里河街道执行航测任务,起飞后出现动力系统故障,迫降时侧翻,无人员伤亡,直升机损毁。

  业内人士:

  飞行器运营企业准入门槛很高

  涉事机型需要飞行员有丰富的经验

  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近些年随着国内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目前已经有很多景区采取与通航公司合作等方式,进行游客空中游览的项目,直升机游览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此次西安观光直升机坠落事故发生后,不少网友表达了对此类观光项目安全性的担忧。

  “飞机是一种特殊的交通工具,对安全性的要求特别高,哪怕是只有一两架飞机的通航公司,也都是需要通过非常严格的准入门槛。无论飞行器数量的多少,这些要求的标准都是一样的。”陈先生此前经营着一家拥有5架飞机的通航公司,他对红星新闻记者说,每一架飞机、每一次起降,其实背后都需要有一个很完整的保障团队,对通航公司的要求也是很严格的。

  陈先生表示,目前我国的通航公司主要经营的业务有培训、农药喷洒、医疗救护、旅游观光等。“虽然我们说坐着直升机飞几分钟就要收几百块钱,但是直升机的维护、场地、景区合作、保险购买都需要经费,更别说整个运维团队的人员费用了,所以其实对一个通航公司而言,仅靠搭乘游客观光是很难盈利的。”

  陈先生表示,在正式的事故调查报告发布之前,不能对飞机的事故原因妄加分析。“每一次此类事故的发生,对于我们这个圈子的人来说都是很难过的,这也需要后续找出事故原因,总结经验,避免事故的再发生。”

  陕西龙翼通用航空有限公司运营的观光直升机 陕西龙翼通用航空有限公司资料图

  航空知识杂志主编王亚男5月4日对红星新闻记者表示,自己这些天一直在关注西安白鹿原白鹿仓景区观光直升机坠落事故,“这次发生坠落的是美国的罗宾逊R44型直升机,可以说是世界上售价最便宜的直升机之一。”

  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2018年,针对该机型事故发生率较高问题,民航北京监管局曾专门召开罗宾逊R44型直升机运行安全专题研讨会。据中国民用航空华北地区管理局此前消息,该研讨会上向大家详细的介绍了R44型直升机的动力系统、旋翼结构以及操纵特性等,分析了影响直升机安全运行的十大危险源,并逐一解析了此前三年发生的十起R44型直升机的事故案例。

  王亚男表示,如果一定要将该型直升机作为观光直升机使用,那就需要通航公司、景区、飞行员对飞机的飞行高度、天气环境有非常详细的了解,特别是需要飞行员有丰富的飞行经验,而飞行员需要通过日常的训练、培训来增强飞行经验的积累。

  “对那些规模不大的通航公司而言,一次事故的发生就是灾难性的,后期的赔付可能直接就会让这家公司无法继续经营。”王亚男对红星新闻记者说,“因此国内的相关保险业务也需要跟上,无论对乘客还是对通航公司来说,都可以增加一层保障。”

  (原标题:《西安观光直升机坠毁背后:所属公司去年被安全谈话,涉事机型事故频发监管部门曾召开专题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