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西部勇于创新 打造特色潜心育人——访丽江文化旅游学院教师邵宇航

     邵宇航,丽江文化旅游学院文学院专任教师。

  七年前,邵宇航选择离开一线城市公务员岗位,投身西部地区的教育事业。他积极探索创新教育教学方法,获各级各类教学竞赛奖项6项,指导学生获国家级、省级奖项12项。他努力打造特色鲜明的大学思政课堂,指导学生制作的20余条国际新闻短视频,发布于《人民日报》国际部。他还把教学、研究与服务地方相结合,鼓励学生参与研究项目,让学生走出课堂。在新技术、新需求、新国情和新背景下,不断践行学科共振之新、信息技术融入之新、人才培养方式之新的育人道路。

  积极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邵宇航结合教育部颁布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计划2.0》以及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的人才需求,致力于全媒化复合人才的培养。他还积极在相关领域探索和实践,在丽江广播电视台担任过一年的台长助理,是云南省博物馆“家国情怀”志愿朗读者,也是“喜马拉雅”“花椒直播”等网络音视频平台的主播。他把自身在专业实践中获得的第一手实践经验融入教学,助推学生产出多项成果:指导学生获得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一等奖等奖项12项。

  通过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邵宇航在第三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暨第六届云南省高校教师教学大赛中获得特等奖,不断推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

  打造特色鲜明的大学思政课堂

  邵宇航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引领,在新的媒介技术深度嵌入大学生生活的今天,积极推动学生通过主流媒体表达主流价值,由学生制作的20余条国际新闻短视频,发布于《人民日报》国际部的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等平台,获得较多关注,引导学生关注重大议题、培养家国情怀、开拓国际视野。积极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要求。

  把教学、研究与服务地方发展相结合

  邵宇航把自身的研究与地方发展相结合,让研究扎根当地、服务当地,并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田野,推进师生共研。指导学生发表多篇文章,引导学生关注西南民族地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推进,新媒体对于乡村振兴的推进等内容,希望通过师生共研的项目,为我国西南边陲的民族文化传播、我国与东南亚区域的国际传播、跨文化传播、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播等提供学理上的参考和政策上的依据。

  云南网记者 侯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