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女神徐颖:16岁上大学,32岁当博导,获《人民日报》表扬

徐颖被称为“北斗女神”,2019年她和中国第一代航天员杨利伟一起被聘任为“科普中国”形象大使。她在硕士阶段开始接触北斗相关项目,在北斗2代应用、北斗3代组网卫星首发和北斗PNT体系论证的背后,都有她的身影。

《人民日报》曾经发文称:科普需要更多的“徐颖”。但是鲜为人知的是,她本科不是名校,她风趣幽默、思维宽广,她期待太空旅行,也特别关心自己的发际线。

一、高考前的徐颖

徐颖1983年出生于四川眉山(一句题外话:著名的双一流、985大学四川大学在近日正式确定进军眉山,在此设立校区)。她的妈妈是一位数学老师,父亲在农技站工作,小时候的徐颖基本没有受到过父母的约束,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她的独立性都很强。

高中阶段的徐颖,理科成绩比较好,她幻想着成为一名科学家(此处有伏笔,爱幻想这个特质她一直都没有丢掉)。1999年,16岁的徐颖参加高考,被北京信息工程学院的通信工程专业录取,她从四川来到了北京。

北京信息工程学院的校名已经在2003年消失,在那一年它与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合并,成为了现在的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这所大学不是985,不是211,也没有入选双一流,在名校林立的北京,它只是很平凡的存在。

由此可见,人生总是有惊喜的,平凡的本科院校并没有阻止北斗女神的成长,人生不是一次考试、一所学校能够决定的,只有不停学习、不停思考、不断成长、不断挑战,才能迎来属于自己的人生辉煌。

二、高考后的徐颖

徐颖就读的时候,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并没有保研资格。2003年,她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取了北京理工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的硕博连读(6年),2009年她顺利毕业,并加入中科院光电研究所,从助理研究员的岗位上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有趣的是,博士毕业她曾经去一家企业进行面试,当听到面试官说女生不适合做科研的时候,徐颖当场怒怼:没有不适合做科研的性别,只有不适合做科研的人。

2015年,徐颖32岁,她正式成为中科院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她始终认为,北斗不应该高高在上,北斗应该让更多的国人认识并且了解。所以,她成为了北斗的“科普担当”。2016年,她的科普视频走红。此后,她获得《人民日报》表扬,也成为了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导航技术室副主任和“科普中国”形象大使。

三、不一样的博导

徐颖要做科研,还要做科普,同时也得带学生。她早期带过的学生中,有的只比她小三四岁,在学生们眼里,她是一位“严格但不严肃”的老师。比起导师,似乎他更像一位“大师姐”,没有架子,愿意跟大家打成一片。

总有人说“严师出高徒”,“严师”之“严”,并不是板着脸冷若冰霜,而是在学业方面精益求精、要求严格。生活中的“近”和“暖”,学业上的“严”和“苛”,是可以在一位老师身上共存的。

四、爱幻想的学者

在谈到对2020年看法的时候,徐颖说:北斗系统在2020年完成了收官之战,正式建成了北斗三号系统,从中国的北斗变成了世界的北斗,我们也特别希望在2020年北斗系统将从建设阶段转入到应用和推广的阶段,在这个里程碑节点之后,北斗系统还会为我们带来哪些惊喜,让我们特别期盼。

在谈到对2035年展望的时候,徐颖说:我希望自己还能够在工作岗位上坚守。能够继续为国家和人民做一些有用的事情。当然,更重要的是我的头发还依然坚挺。我个人比较期待自动驾驶、新基建和北斗以及5G的应用。它们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生活方式的改变。

她认为北斗系统建成后,要重点推广中国国家PNT体系的建设,也就是说在北斗建成的基础之上,构建一个以北斗为核心的,能够覆盖水下、地下、室内等等区域的一个导航定位和授时体系。希望在2035年的时候,PNT体系已经建成,并且已经在国计民生的各种行业当中开始广泛应用。

她还希望可以在2035参与此太空旅行,并且开玩笑说,票价不能太贵,别超出她的接受范围,而且她必须要买往返票,单程票可不能接受。

对于自己的颜值,徐颖曾经直率地说:“作为一个求实讲真的科研工作者,我非常清楚我的颜值离大家的称呼还有极大差距。”也就是说,她拒绝“北斗女神”的称号。说到这儿,一位“幽默、风趣、低调奋斗、年少有成”的女科学家形象跃然纸上。

你认为“北斗女神”的称号对徐颖来说,是否恰如其分?徐颖的人生,给你带来了什么启示?你是否看好北斗系统的未来?你心中的科研工作者,有哪几个特质?来评论区聊聊吧。

微风不燥,阳光正好,你就像风一样经过这里,愿你停留的片刻温暖舒心。我是缪老师妙笔生花,欢迎关注。

#眉山头条#

#教育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