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古诗词及赏析(共11首)
小学必背古诗词
人民教育出版社(简称人教版)出版的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古诗词及赏析(共11首)
第1首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译文】
白天在田里除草,晚上在家中搓麻绳,村里的男男女女都各自劳动。
小孩子虽然不懂耕田和织布,也在桑树的阴凉下学着大人种瓜。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苏州吴县(今吴中区)人。南宋著名诗人。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中兴四大家”。
【赏析】
《四时田园杂兴》是范成大著名的组诗,这首诗则是其中最有名的作品之一。诗人运用轻快浅白的笔调,为我们勾勒出了初夏江南农村的景象。农民在夏天忙什么呢?我们能在这首诗中找到答案:前两句写了农民辛勤的劳动,而且说出了男女各有各的事情做,男人负责种田,女人在家织布。后两句写道,就连不懂事的小孩子都去田地里学着做农活,在桑树下面学着大人种瓜。
除了这首诗以外,《四时田园杂兴》还有很多名篇。它们有的描写清新的田园风光,有的歌颂农民的辛勤劳动,有的则抨击了官员对农民的剥削,使农村生活的面貌完完整整地呈现在了我们面前。因此,范成大是陶渊明以后与农民走得最近的诗人,而《四时田园杂兴》也堪称中国田园诗的集大成之作。
第2首 《稚子弄冰》
【译文】
早晨,幼小的孩子从铜盆里把冰模倒出来,用彩丝穿起来当银钲来敲。
敲出的声响像玉磬那般穿透树林,忽然冰落在地上发出像玻璃碎裂一样的声音。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县)人,南宋中期的著名诗人,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合称“中兴四大家”。他的诗自成一派,人称“诚斋体”。
【赏析】
诗中描写了孩子玩冰的场景,一、二句写清晨起来,儿童从铜盆里取出夜间冻好的冰块,用彩色丝线穿上当作银锣。天寒才能结冰,冰块又是很凉的,儿童却早早起来去玩它,说明其中的乐趣自然是高过寒冷的。一块凉凉的冰有什么好玩的呢?当然有啦,可以穿上丝线当锣敲。这是只有儿童才想得出的,而且是“彩”线,“银”锣,很美吧。说明这个儿童既顽皮,又聪明精灵。三、四句描写儿童提着银锣似的冰块玩耍的情景。他手提“银锣”在树林里边敲边跑,“银锣”发出玉磬般美妙的乐声。“穿”字,有人在林间奔跑的意思,也有声音的传播。诗句将儿童得到“银锣”,兴高采烈的情态传神地描绘出来,让人仿佛看到了他那狂喜的身影。忽然,在这里出现了一个转折,儿童手里的冰块忽然掉在地上,摔碎了,那声音就像美玉落地摔碎一样。儿童的心情怎样呢?诗人没有写,但可以想象出,一定是感到突然,有些遗憾,但也不会长久陷在遗憾里,也许他会瞬间转忧为喜,想到了什么又开心的跑开了。这最后一句,意外,又合情理。沉甸甸的冰块,用丝线提着,掉下是很自然的,冬天地面冻得很硬,冰块又硬又脆,落地摔碎也很容易。但儿童不考虑这些,只顾高兴地跑呀,敲呀,结果摔碎了。描画出了儿童天真可爱的形象,而且情趣横生,余味无穷,给人以美的享受。
第3首 《村晚》
【译文】
水草长满了池塘,池塘里的水都快要溢出池岸。青山衔着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水中,闪动着粼粼波光。
牧童横骑在牛背上,慢慢地向家里走去。手中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不成调的乐曲。
【作者介绍】
雷震,宋朝,生平不详。或以为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宋宁宗嘉定年间进士。又说是南昌(今属江西)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进士。其诗见《宋诗纪事》卷七十四。
【赏析】
宋诗与唐诗中的不少写景之作,都是诗中有画。但唐人诗中之画,多为妙手天成;宋人却更多是有意为之。尤其是南宋末年,一些作家常以七绝的形式,进行这方面的艺术实践。使你感到这些诗本就是题在画上的。此诗是其中的较有成就者。这首就是描写乡村晚景的诗。看,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太阳正要落山,落日衔着青山一同将影子倒映在冰凉的池水波纹中。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他拿着短笛随便的吹奏。诗人即景而写,构成了一幅悠然超凡、世外桃源般的画面,无论是色彩的搭配,还是背景与主角的布局,都非常协调,而画中之景、画外之声,又给人一种恬静悠远的美好感觉。
第4首 《游子吟》
【译文】
慈爱的母亲手拿着针线,为即将远行的孩子缝制身上的衣裳。
临走前,母亲把针脚缝得那么密,是因为担心孩子迟迟不能回来。
有谁敢说,儿女像小草芽一样微小的心意,能够报答母亲像春天的阳光一样的恩情呢?
【作者介绍】
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安丘),唐代著名诗人。孟郊一生穷困潦倒,以“苦吟诗人”著称,被称为“诗囚”。他的诗风与韩愈相近,追求险怪,因此两人并称“韩孟”。又与贾岛齐名,被苏轼评为“郊寒岛瘦”。
【赏析】
孟郊自幼丧父,由母亲独自抚养成人。早年又仕途不顺,贫困潦倒,颠沛流离。到了将近五十岁时,终于获得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微小官职,因此得以安定下来,把母亲接到身边奉养。这时就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与自己迟迟不能尽孝的愧疚。
诗中孟郊的母亲就像天下所有的母亲一样,并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却在日常生活的一针一线中展现着母爱的伟大。孟郊在官场上屡屡受挫,饱尝了世态炎凉,但是一想起当年离家时母亲的不舍与牵挂,就会明白无论在外面遇到什么困难,亲人永远在等自己回家。这首诗中抓取的送别场景,就是孟郊心头最温暖的回忆。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春天的太阳是温暖明亮的,对于一株小草而言,就是整个世界———赋予它生命,哺育它成长,给予它取之不尽的光和热。小草之于春阳,又能拿什么作为回报呢?母爱正像春阳一样,为儿女付出一切而不求回报,无怨无悔。这句家喻户晓的比喻,写尽了母爱的博大与孝心的渺小,却丝毫不显得虚伪做作。苏轼在《读孟郊诗》中称赞他:“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发自内心的诗作才具有感染与打动他人的力量。这首诗作也正是因为发自肺腑,才能够引起千万人的共鸣。
第5首 《鸟鸣涧》
【译文】
春日时节,人们都安闲自适,没有杂事相扰,只有桂花静静地飘落。夜里一片寂静,春意盎然的山谷更显空旷。
明月渐渐升起,清丽的光辉惊动了山中的鸟儿,使它们在这溪涧之中时而鸣叫起来。
【作者介绍】
王维(约701年-761年),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因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原籍山西祁县,后父辈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他信奉佛教,曾在终南山、蓝田辋川等地隐居。他的诗清美雅致,和孟浩然同为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合称“王孟”。
【赏析】
开元年间,王维的好友皇甫岳邀请他到自己的云溪别墅小住游玩。这时正值大唐盛世,两人也没有世俗的牵绊,身心都是轻松愉悦的。在风景秀美的若耶溪,王维或夜坐山中,或采莲观鸟,留下了组诗《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其中最著名的篇目就是这首《鸟鸣涧》了。此诗主要描绘美丽的春山夜景,侧重于表现它的宁谧之感。
首句“人闲桂花落”很有意思,乍一读来,我们会觉得人们是闲还是忙,和桂花凋落好像没什么关系。但事实上,桂花的花瓣非常细小,它的凋落是我们平常难以察觉的。只有在“人闲”之时,周围没有人事的烦扰,诗人内心也十分闲静,才能察觉到这种微小的变化。而第二句“夜静春山空”就没这么多门道了,用很直白的语言说明了景色的季节、时间和地点,营造出春天夜晚山中静谧的氛围。
到了这里,要是换成我们来写,肯定要继续描写宁静平和的风景了,但王维偏偏不按常理出牌,来了一句“月出惊山鸟”,实在是太奇怪了。这样动态的景色好像打破了原有的和谐,与诗中想表达的静谧之感有冲突啊,王维怎么能这么写?原来,这是一种“以动衬静”的手法。夜晚月亮升起,清丽的光辉洒满了整座山,也惊动了山里的鸟儿。与其说是惊动,倒不如说是鸟儿对这月光产生了新奇感,它们受到月光的感染,在这山涧中轻快地鸣叫着。叽叽喳喳的鸟鸣声能够被很清晰地听到,说明周围的环境特别安静,没有多余的杂声盖过鸟鸣。南朝诗人王籍有句诗叫作“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便是用辩证的思维,十分形象地指出这种“以动衬静”的效果。用微小的声音来反衬山中的万籁俱寂之感,这种含蓄的艺术手法是许多写景佳作里常用的技巧。诗人就是这样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衬托的结合,生动地勾勒出一幅月夜春山图,并将善感的闲人、高雅的闲情、美景的闲趣展现出来,令人读来口舌生香。
第6首 《从军行》
【译文】
青海湖上的漫漫长云,黯淡了祁连山的雪,远远望去的那座孤城,是玉门关啊。
狂沙飞舞,磨穿了战士的铠甲,不打败敌人,誓不还家!
【作者介绍】
王昌龄 (698年—757年),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而立之年,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赏析】
这首《从军行》是王昌龄《从军行七首》中的第四首,第一句描写了西部边陲的自然风貌,从青海湖上空无边的长云,弥漫到了祁连山,雪山若隐若现,作者仿佛是用无人机航拍,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千里长卷。玉门关位于现在的甘肃酒泉,与青海湖相距两千里,也是出征将士回家的必经之路,“孤城遥望玉门关”的“遥望”不是真的望见,是表达一种“望极天涯不见家”的悲凉。
我国西北部纵横千里的无人区,现在已经是探险者的天堂,但即使在物资准备充足的条件下,仍然有很多不可预知的危险,更别说是千年以前的古人了。在连年不休的战斗中,黄沙快要磨穿了将士们的铠甲,可他们的意志反而被打磨得更加坚韧了,最后一句转折很巧妙,没有嗟叹,没有感伤,而是以一句“不破楼兰终不还”,将之前的孤独和艰苦一扫而空,表达了誓要将胜利追逐到底的雄心壮志,这样刚直的情感抒发也是边塞诗中不多见的。
第7首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译文】
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咆哮着东入大海,五千仞的华山直入云霄,傲立青天。
沦陷区的遗老遗少眼泪已经流干了,他们一年又一年盼望着南方的王师。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出身山阴的书香门第,其祖父陆佃是王安石的学生,官至尚书右丞,其父陆宰,精通诗文,曾任京西路转运副使。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
【赏析】
这首诗写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的秋天。这一年陆游六十八岁,中原地区也已经落入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可以说他从记事起就饱受亡国之痛。此时正值夏末秋凉里带一点温热之际,天气闷热和心中的煎熬让他无法安睡,他凌晨走出篱门,此刻银河西坠,鸡鸣阵阵,东方欲晓,一阵凉风袭来,心头百感交集,写下两首诗,这是其中的第二首。
“三万里河”指的是黄河,“五千仞岳”指的是华山,这两句写出了黄河入海,华山摩天的波澜壮阔,山河的跃动也象征着陆游心中的万丈豪情,但豪情中却带着一腔悲愤,因为这样的大好河山,如今陷于敌手,让人何等痛心疾首。
沦陷区的遗老遗少在金人的统治下,泪早已流干了。可是让“遗民泪尽”的又岂止“胡尘”,更有南宋朝廷的不作为。即便如此,他们仍然盼望着王师北伐中原,收复失地的一天,但时间就在这一年又一年中慢慢过去,他们的孩子只能从长辈的故事中,才能找寻到关于祖国的记忆,这一“望”中有遗民的盼望更饱含了诗人自己深深的失望。
第8首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译文】
剑门关外忽然传来了收复蓟北的消息,听到后喜极而泣,泪湿了衣裳。
回头看到妻子儿女愁云一扫而空,高兴到发狂,把诗书都抛了起来。
忍不住想要纵酒高歌,伴着春光回到亲爱的家乡。
这就收拾行装,从巴峡穿过巫峡,到襄阳直奔洛阳。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称杜陵布衣、少陵野老,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圣”。他一生颠沛流离,其诗歌展现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成就极高,被称作“诗史”。后人又常常将他和李白合称为“李杜”。
【赏析】
公元763年,随着唐朝官军收复了河北北部地区,“安史之乱”的八年抗战终于宣告结束了。正流落四川的杜甫听到消息,喜极而泣,写下了这首热烈奔放的“生平第一快诗”。“剑外忽传收蓟北”体现出幸福来得如此突然,如同“久旱逢甘雨”,八年的时间实在太漫长了,国家纷乱,生灵涂炭,自己颠沛流离,回想这些年经历的苦难,如今终于拨云见日,不觉喜极而泣,泪水都要洒满衣服了,这当然是夸张的说法,足以表现作者当时的激动之情。
回头看到了妻子儿女,往日笼罩在家中的愁云也散开了,一个个喜笑颜开。看到他们高兴自己的心中更加喜悦了,这种感觉简直让人快要发狂,不知道该怎样庆祝,就随手把手中的诗书都抛向空中。如果对这种感觉体会不深,那就请想象一下中国男足世界杯出线吧。
接下来的行动是对“喜欲狂”心情的最好宣泄,“白日放歌须纵酒”,这不就是大白天开Party嘛,在这美好的日子里唱着“让我们红尘作伴活得潇潇洒洒,策马奔腾我们一起回家”,当时的杜甫也已是五十多岁了,可他却开心得像个孩子。
开心之余,心早就飞回了故乡,立刻在脑中勾勒出了一幅由水路转陆路的回家路线图,全诗也就此完美结束,让人酣畅淋漓,大呼痛快。
第9首 《凉州词》
【译文】
黄河水奔流直上,与白云相连,一座孤城冷冷地伫立在群山万仞之间。
何必用羌笛吹奏《折柳曲》来寄托思乡的哀怨,就算是春风也吹不过玉门关。
【作者介绍】
王之涣(688年-742年),字季凌,蓟门人,一说晋阳(今山西太原)人,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性格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噪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可惜他的诗歌散失严重,传世之作仅六首,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
【赏析】
极目眺望,黄河水滔滔远上,直飞云端,犹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天与水仿佛被连在一起。雄奇万仞的山峦之间,赫然耸峙着一座孤城,这如同一幅构图精妙的风光作品,有着完美的前中后三景,后景是广阔无边的白云、黄河,中景是绵延千里的山脉,前景的孤城无疑做出了最好的点缀,一幅壮阔奇绝的画卷在眼前展开。
古人自春秋起,就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据传“柳”与“留”谐音,带有一种不忍离别,不能忘怀的情感,后来又逐渐和吹笛联系在一起,让这种情感更加得到了升华。在唐朝这种习俗已经蔚然成风,李白就不止一次以吹笛折柳来表达离别和思乡之情,如《塞下曲》中的“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又如《春夜洛城闻笛》中的“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都是描写这样的情景。
羌笛声在边境吹起,《折杨柳》的曲调勾起了征人的离愁,此时听到这样的音乐却找不到一枝杨柳来寄托情思。“何须怨”是对悲切心情的纾解,又似乎是另有深意,不是在宽慰不要怨,而是说怨也没有用,因为春风是吹不过玉门关的,后两句诗中所表达的情感,着实耐人寻味。
第10首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译文】
我的老朋友今天在黄鹤楼向我道别东行,在这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的三月,沿着长江顺流而下,直到繁华的扬州。
他乘坐一只孤舟,船帆的影子渐渐消失在澄碧的天空尽头,我只能看到浩浩荡荡的长江向天边奔流。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东),出生在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城),幼年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他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诗风雄奇奔放,想象丰富,人称“诗仙”,又因为嗜好喝酒,自称“酒中仙”。他与很多诗人有交情,后人将他和杜甫合称为“李杜”,二人为中国诗歌史的两座巅峰。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感情上却别具一格,没有愁肠百转的凄凉,也没有依依不舍的留恋,只有意气风发的潇洒自由,繁华盛世的纵情高歌。
李白与孟浩然都是纵情山水、风流潇洒的诗人。此次孟浩然从武汉出发,去往长江下游的扬州,一路所经皆是繁华富庶的江南地区,又正值春光烂漫的“烟花三月”,李白在送别朋友的不舍之外,更多的是对朋友此行的赞赏与羡慕。
“烟花三月下扬州”,顺流而下,船行必当轻快顺畅。一个“下”字,写出了多少意气风发、畅快风流,寄托着诗人对朋友潇洒风度的崇拜与一路顺风的祝愿。诗人是如此牵挂好友,又是如此向往扬州美景,以至于久久目送着友人乘坐的行船离开,直至彻底看不见了也不罢休。诗人送行,一开始只是“目送”,到了后来船消失在天际后还在凝望,是“心送”,可见情深义重,有如水远山长。
第11首 《乡村四月》
【译文】
山原全是绿树,河流映出白光,如烟的细雨里,杜鹃声声歌唱。
农历四月的乡村里很少有人闲着,刚料理完蚕桑,又忙着去插秧。
【作者介绍】
翁卷(生卒年不详),字续古,一字灵舒,温州乐清(今浙江乐清市)人。他是南宋中期颇有名的诗人,终身都没有做官,因字号中带有“灵”字,与赵师秀、徐照、徐玑合称“永嘉四灵”。
【赏析】
农历四月的一天,诗人在乡间漫步。放眼望去,只见山原长满了绿树,河水浮动着白光;声声在耳的,是杜鹃的啼鸣,飘上脸颊的,是如烟的细雨,风光实在是很秀丽。然而,诗人的目光并没有局限于此。他联想到,春末夏初,正是农民忙碌的时候,刚刚结束养蚕种桑的工作,又得赶紧去种田插秧,好珍惜这宝贵的春光、贵如油的春雨。想到这里,一股对农民的关怀与同情油然而生。
这首诗看似平白如话,却暗藏着巧妙的安排。“绿遍山原”、“雨如烟”,确实是春末夏初的景象;“蚕桑”、“插田”,又确实是乡村四月的农事。而杜鹃鸟(即“子规”),又因为它“布谷”、“布谷”的叫声,一向被人们看作春夏之际催促劳作的报时鸟。因此,整首诗中出现的意象,都紧紧围绕着“乡村四月”这一主题。第一句中“绿”与“白”的颜色对比、第四句中“蚕桑”和“插田”在时间上的连续性,又都能给读者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如果说出色的写景、真挚的感情是这首诗广为流传的重要因素,那么精巧的构思便让它经得起咀嚼,成为真正的好诗。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