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理特观察员:初中生学托福求慢不求快
托福对于初中生的意义
过去两年国际部提前批招生逐渐形成了新的节奏,一梯队3月份开始加试,4月初会签约第一批学生,这批学生中大部分是区排和托福双高型选手,海淀西城前8%,东城朝阳前5%,托福100分上下,上的多,下的少。也有一部分学生是纯区排型选手,海淀西城前5%,东城朝阳前3%。
假如一个海淀同学托福考了101分,但0模区排不理想,很大可能会在一模前收到面试邀请,录取则要等到一模之后。这个时候托福的作用是入池,茫茫十几万学生,让学校看到你,见到你,是第一步。
同样是海淀区排1400,托福80分的同学4月份就能拿到海淀一梯队某所学校的签约,没有托福成绩的同学要等到5月份。西城区排1000,托福105分的同学,4月份被西城本区一梯队死签,同样区排,无托福成绩的同学5月下旬被同一所学校签约。这个时候托福是加分项,签约不过是早一点晚一点的问题,有没有托福对结果没有实质性影响。
托福的作用反过来看更有意义,有了托福成绩,区排上能享受多大的优惠?人大附ICC同一批次的签约中,无托福,区排最大是海淀1900。而托福105分的同学,区排放宽到了海淀2500。托福110+的同学,区排则直逼海淀3000。我们常说托福能够缓解区排的压力,在本区学生的讨论中的的确确是这样的,且力度不小,足以构成诱惑。
对跨区一梯队的同学来说,托福是决定性因素,甚至已经和区排同等重要了。实验今年首批签约跨区学生一共28位,全部都有托福成绩。
这是现状,要入局就躲不开的卷。
而托福分数的卷带来的压力在国际部入学之后仍无法避免。同年级的学生,有入学的时候托福就已经118分的,也有挣扎一年,仍旧无法突破90分的。说没有托福成绩就输在了起跑线上太狭隘,但提早开始学习,初中毕业的时候就能有个90分甚至更高的托福成绩,以最中立最中立的态度来看,也是利大于弊的事情。
既然决定了要学托福,那什么时候开始?花多长时间?
初中生托福启动的美本道路
初中生学托福分两类。一类是去美高,出分的压力悬在头顶上,一切给标化让路,你让他缓着来,他跟你说8升9我必须得走,没时间缓。这种情况下就得十八般武艺齐上,顾不了兴趣感受和心情,把分数考出来,按时提交给学校,最终拿到offer是第一要务。
目标国际部的同学,多数到不了这火急火燎的地步。日校成绩是第一位,兼顾托福。托福学习不能喧宾夺主,单次花费的时间不宜太多,那就得把战线拉长。只是这个战线又不能拉得太长,进入初三就已经是托福学习的垃圾时间了,从0模开始一次考试都不敢马虎,校内是重中之重。
所以初中生学托福以两年做规划最适合,六年级暑假开始,初二暑假出分,初三的寒假作为备用时间还能再考一次。两年多的时间,孩子的学习压力不会太大,在可能的范围里最大地保护了孩子的学习兴趣,提高英语语言应用的能力,不做纯应试的教学,又足以赶上初三下学期开始的提前批招生,软硬兼顾。
普通公立小学毕业的学生达到欧标B2已经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对标小托福大约是845-900,词汇量约在3500-5000,这类同学最快一年可以考出托福100+,平均出分时长是一年半,其中一年提升能力,半年刷题训练。
英语水平优秀的小学毕业生多是B1水平,对标小托福是730-840,词汇量约在2000-3500之间,可以把两年托福出分目标定在90分,100分作为挑战目标
大多数同学是A2水平,对标小托福655-725,词汇量约在1000-2000,两年托福出分目标80分,90分作为挑战。
学习规划要和孩子的初始水平以及学习时长相关,比如已经是初二学生了,之前有一点基础,想冲一把,那就得直接进应试,寒暑假集训刷题,不能再在提升能力花时间。直接刷题,所以最终能考多少分也是因当初的基础水平而异,出分难度显然更大一些。
初中生学习托福的难度和解决
初中生托福100+并不是一个必需品。一个初中生在托福考试中拿到100分的困难常常被低估。即便是让B2水平的同学面对托福真题,大概也是下面的场景:
Sotoday, we're going to wind up our discussion of alternative energysources. I'm going to talk about one that often gets overlooked. Thatsource is nuclear fusion, as opposed to nuclear fission,which we'vealready discussed. In nuclear fission, the centers of atoms, or the nucleus, are broken up. This is the reaction that drivestoday's nuclear power stations. Nuclear fusion, on the otherhand, is pretty much the opposite. It occurs when two atoms collide and they combine or fuse to form a heavier nucleus. Thisis the reaction of power of the sun.
上面这段文字我们把 wind up作为一个单词来计数,一共是95个单词。对初中生来说的生单词大概是23个,生词率是24.2%。一般来说,要对一段文本有基本的理解,需要认识大概95%的单词,有更深入的理解,应该认识98%的单词,也就是说2%-5%的生词率是能够接受的,放在上面这段文字里只能是2-5个生单词。所以,托福的难度远大于正常情况下初中生的英语能力。
Wind up-结束
Alternative-可替代的
Overlooked-被忽略的,
Atom-原子
Collide-碰撞
Combine-结合,
Fuse-融合
Reaction-反应
以上单词是要在学习的第一年,也就是能力提升阶段习得的。这个阶段不做过多的应试要求,做应试训练,不做结果要求。把词汇量一点点地提上来,脱离最初“看天书”的阶段。这个时候不能心急,别害怕坐冷板凳,活干得越扎实,转向应试之后托福提分就越快。
这段话是从托福听力真题的文本中节选出来的,因为是教授的口语表达,语法相对简单。不过这简简单单不到100字的一段话里却包含了5种语法结构:
将来时
we're going to wind up,I'm goingto talk about。
比较结构
as opposedto nuclear fission,这是一个表示对比的结构,as opposed to的意思是“而不是”,这里是用来对比核聚变和核裂变。
定语从句
,which we've already discussed。这是一个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用来修饰前面的核裂变(nuclear fission)。
时间状语从句
It occurs when two atoms collide and combine or fuse to forma heavier nucleus.里头还套了一个It做形式主语。
主系表结构
Thisreaction is the power source of the sun.
如果是阅读部分的文本,语法的复杂度会更大。所以在提能阶段,基础语法的学习和应用很重要。无论是哪种体系的少儿英语对语法的讲解和训练都是注重语用,点对点纠正,缺乏体系。
有个小朋友今年三年级,外教做英语私教,他秉承的理念是少纠正,鼓励孩子多说,结果孩子在该用did的地方用了do,就问他学没学过past tense(过去式),说学过,然后下一句话接着把did用成了do。外教大概是讲不了语法,但一旦把语法给安排上,小朋友就容易蔫儿了。
语法学习,特别是二语语言的语法学习,一定是枯燥的,至少不会让人特别享受,要抠细节,精益求精。即便是通过阅读而不是纯语法课来提升语法,也要在读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做精翻,归纳,记忆。读本身解决不了太多语法问题。
二语语言的学习通常和母语习得有很大不同,切忌错误类比,学汉语的时候没有特意学过语法也能讲出正确的句子,这一条并不适应于二语学习。母语学习主要通过无意识的接触和实践,而二语的学习,特别是脱离了语言环境的二语学习,主要靠指导和学习本身。指导和学习都是枯燥的。
两个输出项,口语和写作的提升要放在阅读和听力之后。有家长曾忧心忡忡地跟我说,他每周带孩子去英语角,结果孩子坚持每周都一言不发。他带孩子去的英语角都是高中生,高中生讨论的话题,小学生插不上嘴很正常,这和英语没关系。先输入再输出,充实了脑中的语料库,再调动出来就方便多了。
初中生学托福还有一个困难,动机不足。虽然知道托福考个高分对自己有帮助,但这个帮助看不见摸不着,还远在几年之后,实在是难以调动太多的内驱力。而对于初中生来说,外力的作用更多是陪伴而不是管理。直白点就是初中的孩子还是怕老师的,怕老师生气,再调皮捣蛋的孩子,老师脸一沉立马就乖了,单词没记住不让下课回家,即便满肚子怨言也得一遍遍背,一遍遍写,作业哪怕赶到凌晨12点也得交。所以教低龄托福的老师们应该对自己有个要求,学生交作业,不管多晚,都要回复收到。让他们知道,老师也没睡,和他们一起。
最后强调:一些学生的英语能力是“浸泡”出来的,不是像上面这篇文章说的那样“学”出来的。“学”不能图快,最快两年多;“泡”就更是长线准备。要从很小的时候就培养并发展对语言的兴趣,数以很多年计的阅读和听读。有了好的语言基础,就不用吃刻意练习的苦了。
语言学习这个东西,越慢越是好事。火烧眉毛的时候拼命弄,效果多是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