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喝酒论英雄”的考试荒唐在哪里?

  

  以“喝酒论英雄”的考试荒唐在哪里?

  王营

  “你们出去是干销售的,就是要会喝酒!”说这话的是某职业技术学院的一位老师。临近毕业,该专业的数十名毕业生经历了一场特殊的考试,考场上没有试卷,而是数十个一次性纸杯和散装白酒,考试成绩由喝酒多少来决定。据学生们说,老师称,如能喝完一杯酒,则可得到100分,如喝半杯,则得90分,如只喝一口,则得60分,不喝则不及格。

  在我国传统的人情社会中,酒文化大行其道,喝酒似乎成了摆平一切事情的法宝。笔者曾听到过这样一件事:某单位领导去上级部门争取资金,酒桌上,上级领导对他说:“你多喝一杯白酒,给你的钱我就在原来的基础上多拨2万”,这位领导一听,一气喝了满满十杯。上级领导兑现了他的承诺,然而这位满饮十杯的领导,却没等宴席结束就被送进了医院。这种事情原以为只是社会上流传的笑话,没想到类似的笑话却发生在教育部门。

  “以喝酒论英雄”的考试,其荒唐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学校是育人的地方,不是酒店之类的喝酒的地方。在光天化日之下强迫学生喝酒,既违反校园内“严禁饮酒”的规定,也有损于教师“为人师表”的形象。

  

  其次,喝酒不能成为考试科目,学校不是培养“酒陪”地方。由于人的身体素质不同,酒量有大有小,有的人喝一斤、二斤不醉,有的人闻到酒味就晕头转向,把“喝酒”当成考试科目,并规定喝多少给多少分,显然对一些不能喝酒的同学不公平,而且饮酒过量还有害于人的身体健康。

  再次,并非酒量大就能摆平一切事情。“多喝一杯酒多拨2万元”,这只是个例,从中也暴露了权力的任性和霸道,在一个法制健全的社会里,绝对不会出现这种情况。若照此逻辑,一些不能喝酒的男士和女士就什么事也干不成了。“干销售”要想取得成功自然要学会喝酒,但只靠喝酒不行,更要靠口才、智慧和灵活驾驭市场的能力,若不具备这些能力,酒量再大也只能是一个酒囊饭袋,什么事也干不成。

  这一事件令人反思的是:一名普通教师何以能出台这样“奇葩”的考试规定?是教师不懂教育规律,还是一时头脑发热?教师作为人类知识和文明的传播者,理应“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做学生的表率,更应当创新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把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但“创新”不等于胡来,更不是我行我素的标新立异,而是要经得道德的检验和社会的诘问。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