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的好,不如报的好”,高考专业到底怎么选?特别是农村学生
“什么专业就业前景最好?什么专业毕业即失业?”始终是高考季的热门话题。
明天就出高考成绩了,查完成绩就是再次面临自己的人生第二大考——报志愿,选专业!都说考的好,不如选的好!可见高考志愿的重要性!这两天有关专业的选择也是频上热搜,特别是考研名师张雪峰的专业分析指导,被骂上了热搜。
考研名师张雪峰在直播中说了这番话,“闭着眼睛报一个专业都比新闻好”,“孩子非要报新闻学,我一定会把他打晕,然后给他报个别的”。
这让重庆大学新闻传播学教授坐不住了,喊出了“千万别被网红忽悠”的口号。厦门大学新闻学教授也劝告网友“张雪峰提出的问题值得反思,却不要轻信他的结论”。随后,词条#新闻专业真的是天坑专业吗#,挤上热搜。
这已经不是张雪峰老师第一次在直播或讲座中劝告考生和家长慎选专业。他曾多次强调文科生,尤其是分数在二本段的,专业首选法学、财会、汉语言,理由是“最起码可以考公”。文科类本身选择就没有你们想象中那么多,文科类就是几个方向:公务员、师范和财会。
接着张雪峰老师表示,家境优渥的家庭,当我没说,选啥都行。大多数普通家庭要选实际的,要让自己能吃上饭的。孩子毕业找不到工作,负责的不仅是孩子,而是整个家庭。
评论区的热心网友,不少人与张雪峰的言论达成共识:“能选理科,最好别选文科。”毕竟,文科生的就业率,实在是堪忧。
有人说:“应该选个来钱的专业,改善家里的条件才对。”
有人说:“穷人家的孩子不要去学什么当诗人,最后发现理想和现实差距太大,把自己逼疯。”
一句话,家境普通,别学文科。普通人试错成本高,要先谋生,再去谈诗和远方。当你大学党了几年诗人后,出来社会后发现买房买车要钱,娶妻生子要钱,赡养父母抚养子女要钱,子女教育、医疗要钱,就知道人现实点没什么不好,因为生活就是现实的,什么都需要钱。先安身立命,比什么都重要。
作为一个农村毕业的大学生,经历过几年社会摩擦,非常支持张雪峰老师的建议。张老师出身农村,他作为一个成功的过来人,他更懂普通家庭的学生、农村学生,也更懂他们的不易,没资源没背景,缺乏高考专业就业指导,也知道大学毕业后他们将面对的现实。虽然不是专业定终身,但是可能也定了人生的60%-70%,特别对于普通人。
“考上大学就解放了”、“考个好大学,找份好工作”,这是众多学子最朴实的美好愿景。
根据智联招聘,2022年人文学科毕业生的就业签约率仅12.4%,远低于理科毕业生(29.5%)、工科毕业生(17.3%)。而在2022年应届本科生中,人文社科类却占51.5%、理工科仅有39.9%。根据麦可思研究,2021届毕业生月收入较高的前十个本科专业里,没有一个是文科。
都说宇宙的尽头是考公,但考公之难,难于上青天。2022年公务员省考招录笔试举行,20余省份约445万人争夺12万余岗位,竞争比约为36:1,而2023年国考通过资格审查人数与录用计划数之比约70:1。竞争压力也非常大,很多专业无法报考,只能报考“三不限”岗位(不限专业、不限户籍、不限学历),这样的竞争往往更大。
除了法学和财会,似乎没有哪个文科专业可以在赚钱这件事上跑赢理科。真相甚至更加残酷,就连人人看好的法学,失业量、就业率也连续五年亮起红灯。
关于文科生就业的消息,也有点不尽如意。
“211文科男硕士吐槽招聘会月薪5000元;
985哲学硕士38岁失业,被迫送外卖;
211女生毕业5年,存款仅5000;
中传硕士,做了火锅店保洁;
北大文科博士求职多次被拒.....
“名校+文科=早晚失业?”,有人成功有人失败吧,就看成功的是否有你,毕竟全世界也没有几个鲁迅。
12年寒窗苦读,4年高校教育,整个家庭16年的努力,甚至掏空家底培养的一个大学生,难以交换一份稳定的工作,难以得到一份相对满意的收入。假如毕业找不到工作,毕业即失业,所学无法变现,是任何家庭都不想看到的,也无力承担的后果。
网友A说:张雪峰是为农村小城市学生提建议,不是那些富家子弟对于我这种小城市出生的人,张雪峰的建议就像沙漠里的清泉,无论怎么骂他我都听他的
网友B说: ①理科是米面菜肉蛋,文科是调料和保健品。对普通家庭的还把吃饭当个问题的普娃来说,文科确实有些虚妄和扯蛋。 ②理科如老虎,文科如羽翼,相益得彰,则如虎添翼。但如果没有老虎,羽翼就是一堆鸡毛及其类似物。③真正的文科死忠粉应该再学一门足以混生活的形而下的手艺!如伊尹的烹饪,如傅说的筑墙,如庄周的钓鱼,如陆步轩的屠肉,如李瑞环的木工,等等。
网友C说:不建议选文科的原因是:背后没有专业壁垒,可以在自己的其他时间完成学习,包括商业,金融,文学,语言等,很多是可以在额外的时间通过热爱、阅读等方式来完成的,而理工科工程,技术等等需要理论实践系统化的长时间学习才能更好完成。不是不看好文科,根本是说专业选理工,业余打造文科,可以变成社会更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