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观察|教辅类图书插画为何屡受质疑

  

  《中国美术报》第310期 美术新闻

  继去年的“人教版”插画事件之后,近日,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写给孩子看的中国史》系列历史读物中的书内插画也被曝出严重问题。

  5月8日,有网友在小红书上发帖认为,此书出现事实性错误:在讲述中日甲午海战的那段历史时,书中用了一张“丁汝昌投降图”。有网友表示,作为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宁死不屈,自杀殉国,并无投降之事。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在两日后作出情况通报,认为“该图书确实存在不当插图问题”“学校已成立工作专班启动调查,并将依规依纪对相关责任人严肃处理”。同时,出版社也表示,已在第一时间联系相关单位,停止该图书的线上线下销售,全面收回销毁。可以看到,学校和出版社处理得非常果断和迅速。

  书中插画问题虽然是今天被发现和调查,但是问题发生的时间却在多年之前。从最近的诸多案例来看,被曝出的教辅类图书多是出版于数年之前,在出版之后直到今天,众多图书早已不知被销往何处,阅读图书的孩子也逐渐长大、逐渐产生自我意识。在孩子自我意识和人格素养的形成过程中,此类“问题读物”是否通过耳濡目染的方式产生影响,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知道的是,一旦产生负面影响,孩子的意识与人格,包括对周围事物的认知和情感业已形成并稳定,其影响甚至会伴随孩子的一生,难以彻底根除,这时也只能悔之晚矣了。

  按照正规出版流程,一本图书的出版要经过三审三校的严格流程,涉及意识形态的问题是出版工作中的红线和底线,马虎不得。当然,由于编写教材往往时间紧、任务重,难免会有差错发生。字词语句的差错与意识形态的舛误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前者可以理解,后者不能姑息;前者的对错相对容易明确,后者却往往暗藏玄机,尤其是“无言”的图片背后的倾向与所指,很多情况下不易被察觉。作为国之公器,学校、出版社对于民智启蒙和民众教育的影响自是当仁不让,然而,近年来接连被曝出的“毒教材”事件让人忧心忡忡,尤其引发人们愤怒的是公然挑战历史事实和民族情感的插画图片。这很大程度上反映出部分职权者教育公心的沦落和出版责任心的缺失,其所导致的后果正不断侵蚀国人的思想,甚至在源头上影响学生的心智与认知。

  教辅材料的插画普遍面临着尴尬的处境,或是过于幼稚通俗,或是“拿来”应付差事,对儿童审美感知的忽视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图片本身而言,被曝光的教辅类图书插画的审美问题是非常直观的,这也是触发人们讨论的第一出发点,无论是“人教版”教材中孩子的各种丑态,还是此次图片明显的情感倾向,看似没有硬性的规则限制,实则为以后埋了雷。再者,从后来“人教版”修正后的插画来看,没有被曝出问题的其他教辅类图书,插画的审美是否堪忧?从另一个维度也可看出,除了责任心之外,相关人员的文史常识与审美素养能否胜任“育人”之责,也颇值得深思。

  作为出版机构,尤其是挂名高校的出版社,其印刷出版的教辅类书籍应该是更值得信赖的,因为我们相信出版社的政治把关、相信高校的文化素养,不至于出现前述种种事端。然而,现实总有不尽如人意处,而文史常识的匮乏与审美素养的短板,会在不经意间使所有努力付诸东流。从最近出现的“问题读物”来看,究其缘由,无一例外都因图片而起,无一例外都与审美有关,而作为相关责任人,是否应该警醒,重新审视自身的审美素养?无论“教书”还是“育人”,自身的审美水准是否过关?因为,美育不仅是孩子的美育,更是整个社会的美育。■

  (作者系《中国美术报》编辑部副主任)

  编辑 | 李振伟

  制作 | 冯雅颖

  校对 | 安亚静

  二审 | 马子雷

  三审 | 冯知军

  《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内设美术馆、贵宾接待室、会议室、茶室、视频录播室,背靠中国国家画院,面临三环,功能齐全、设备完善,诚邀您到此举办艺术展、品鉴会、研讨会等活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54号

  联系人:颜培大

  联系电话:010-68464569 15711102835

  《中国美术报》为周报,2023年出版46期。邮发代号:1-171

  1.全国各地邮政支局、邮政所均可订阅,230元/年

  2.直接向报社订阅,发行联系人:吴坤 电话: 13071178285

  新闻热线

  电话:010-68469146

  邮箱:zgmsb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