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小县城基层公务员队伍渐成“娘子军”?
一、近年来招录公务员性别比例现状
第七次人口普查男女比1.05:1,男性数量高于女性,以一西部县区为例2017-2022年6年公开招录公务员200余人,其中男性公务员60余人、女性公务员140余人,男女比例为0.44:1,与第七次人口普查得到的“男多女少”结果不同,呈现截然相反“阴盛阳衰”的县域基层公务员队伍男女比例失衡现象。
二、造成基层公务员队伍男女比例失衡的原因
一是受公务员选人机制限制。公务员队伍“逢进必考”,按照法律规定,依据男女平等就业的原则进行岗位等比招考,不存在职场性别歧视。招录的公务员200余人中研究生学历30余人、本科学历170余人,本科以下学历仅2人。公务员招考一般要求专科以上学历,近年来招录的公务员呈现高学历特点,同时高校男女比例出现“男少女多”现象。据教育部统计数据,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高校男女人数全部是女性多于男性。招录的公务员文史类专业的140余人,占比70%,也体现出公务员招考热门专业设置偏向于文科类。而男性多选理工科专业、女性多选文科专业。目前经济处于新常态阶段,女性就业形势不好。2022年中国人大公布数据:大学毕业的女性校招签约率只有男性的一半。高学历、文科类专业女性人数多,可报考的公务员岗位多加之女性就业情况不好,更倾向于“考公上岸”。
二是受传统观念和价值取向影响,社会对男女就业的定位不同。传统观念里“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娶妻娶妻,挨饿忍饥”,公务员岗位收入男女几乎一致,公职人员收入不高,男性公务员靠自己收入甚至很难买房。安居才能乐业,拿不出钱的男性哪怕有个体制身份在社会上依旧被人看不起。县域婚恋市场,对这类男性公务员评价非常直接:“优秀男性都去大城市打拼了,回小县城的都是在外边混不下去的”。而女性没有靠自己养家的负担,社会对女性基层公务员评价非常高,认为同样收入的女性是条件太好,所以很难找对象。这样的社会定位也导致女性相较于男性更加愿意考取公职,进入体制。相应企业担心招聘女性被当做“考公跳板”,更愿意招聘男性。进一步加剧基层队伍“阴盛阳衰”。
三、性别比例失衡对干部队伍建设有着不可调节的影响,更对治理能力现代化造成严重影响
女性公务员有着学习能力强、善于观察、处理问题耐心细致的优势。但同时在基层乡镇常年24小时值班防火防汛,一些女干部很不适应,工作起来也很不方便,感到力不从心,尤其是夜间值班人身安全存在隐患,不仅亲人担心、单位领导同事也不放心。同一批招录公务员年龄相仿,生育时间接近,“产假式缺编”虽然只是一个短时间内的在编不在岗问题,但是被扎堆生育的单位阶段性处于“用人荒”状态,对工作开展带来极其不利影响。
四、改善现行基层公务员性别比例失衡状态的措施
一是建议从营造环境、提供服务、培训技能、疏通渠道几方面入手,大力促进女性就业,完善女性社会保障机制。出台和实施鼓励女性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加大资金扶助,减免税收,发放小额贷款,拓展适合女性特点的就业培训,为女性就业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大对女职工的特殊社会保障。积极开展劳动监察,消除用人单位存在的性别歧视,保障女性享有和男性同等的就业权利,解决女性就业问题。
二是对高等院校专业结构进行调整,调整撤销与社会发展需求脱节以及近年来就业率低的岗位。减少公务员招录“兜底”压力,使公务员招录更加适应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
三是拓宽基层公务员职务职级晋升渠道,提高县域基层公务员待遇,改善工作环境,吸引更多优秀男性人才加入,提高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