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公”游本昌:52岁才当主角,73岁赔光家产,人生远比剧本精彩
1985年,他沉寂了30年,演了79个跑龙套的配角之后,终于爆发了,得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主角“济公”,他就是演员——游本昌。
俗话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但游本昌的人生,远比剧本精彩。
游本昌一生都与“佛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年仅6岁的他,就被父母送到了上海,皈依佛门。
到底是何缘故,亲生父母将自己那么小的孩子送到寺院?
原来,有一个算命的人断言他活不过13岁,只有皈依佛门才能逃过此劫。他的父母一听慌了神,毕竟游本昌是家中6个孩子中的唯一男孩。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为了防止意外,这才把他送到上海拜法师,赐法号——乘培。
但是,游本昌是怎么走上演艺之路的呢?这还要从他儿时讲起……
有一次,他鬼使神差地被茶馆,关于“活佛济公”的评书深深地吸引。从那开始,他一放学就飞奔到茶馆去听。
长大后才知道,当时评书的人,就是苏州有名的评话家沈笑梅。
游本昌每天把听到的评书表演给家人看,大家也都被他逗得哈哈大笑。或许,就是这样的经历催生了他当演员的梦想。
这让年幼的他心里埋下了表演艺术的种子,他暗暗下定决心:长大一定要成为一名演员!
从那时起,他不放过任何一个上台表演的机会。有次学校里有个演出,空了一个小女孩的角色没人演。
游本昌知道后,自告奋勇跑去跟老师说:“老师,我可以,让我来演吧”。
老师说道:“这不是胡闹吗?你一个男孩怎么演一个小女孩呀”。
游本昌听完,就立刻低着头,做了一副小女孩娇羞的模样,非常惟妙惟肖。
老师也被他的即兴表演惊艳到,最后,他顺利得到这个角色。
怀揣着演员的梦想,带着这份对表演的执着,他如愿以偿地考上了上海戏剧学院。23岁的他从学院毕业以后,顺利进入了中央实验话剧院(现中国国家话剧院)工作。
此时的他还算不上真正的演员。他说:“我怎么敢奢望自己,能够像台上的前辈那样成为主角,我连台上都不敢上去”。他每次只敢坐在幕布后“偷偷听着”,一点点地学习着、钻研着。
不想当主角的配角不是好配角。他真的不想当主角吗?
游本昌当时并不是不想成为一名主角,而是不敢想成为主角。
他立志要先成为一名“够格的配角”。他把每一个小角色都当成主角全力以赴。
为了演好上台只有十几秒的仆人的角色,尽管一句台词都没有,游本昌竟在底下看了19本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中译本。
在他的同事眼中,他是个不折不扣的疯子,为了表演如痴如醉。
可正因这样的态度他得到大家的认可。也得到了更多演出的机会,有时甚至一天演5个不同的角色。
只是,仍然都是小配角。这一演就是几十年。
任何一个人在工作上遇到这样的困境,都会自怨自艾。更何况作为一个演员呢?这将是多么致命的打击。
出人预料的是,游本昌对自己怀才不遇非常乐观。他朋友问他:“你这样努力却没有换来结果,你想过退出这个圈子吗?”
游本昌平静地说:“我热爱表演,从来没有想过放弃演员这个职业,角色没有大小,每一个都是活生生的人,是一部戏的组成部分。我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名真正好演员”。他告诉自己只要坚持,一定会有结果。
一晃几年过去了,游本昌看到国外的哑剧发展得很好,但中国没有这样一个新门类,他本人非常喜欢哑剧。
他认为新剧种的诞生,就是表人所未表,演人所未演。
冥冥之中,他觉得他的机会来了。
所以,他做了一个决定:开创中国哑剧艺术!
他在朋友的帮助下,在上海一家福利院举,办了人生中的第一场哑剧表演。
然而,他在表演的过程中,发现现场传来阵阵奇怪的笑声,直到后来才得知,有近3成的观众是聋哑学生。
他们笑了,他们高兴了,他们看懂了!
游本昌非常震撼,也深感欣慰,他觉得自己做了一个演员应该做的事情,非常值得。
他感慨道:“任何人当被社会需要时,就是一种幸福”。
在一次义演中,他遇到了自己的“伯乐”,迎来了一次人生的转折:他被春晚导演看中了!
年过半百的游本昌带着哑剧《淋浴》,走上了春晚。
这次上春晚,他一下子火了。
游本昌,他值得!此时沉浸在喜悦中的游本昌不知道还有更大的惊喜等着他。
在春晚舞台上大放光彩的他,被很多人注意到,包括《济公》的导演张弋。
或许是命中注定,与佛有缘。52岁的游本昌,沉寂了近30年,演了79个跑龙套的配角后终于爆发,得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主角——济公。
听到这样一个消息,他并没有炫耀,而是非常谨慎告诉大家,自己不一定能演好这个角色,但是一定会拿出作为演员的最高的水平去演。
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游本昌饰演的经典角色就是济公和尚。哼一句“鞋儿破,帽儿破”,一个喜怒笑骂、惩恶扬善的济公形象就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据说他拍摄济公的时候,每天只休息4个小时,他精心雕刻着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小细节。
不管前一天的多累,他都提前准备第二天的戏,就这样完成了八个半月的拍摄。
当时有一场戏,主要内容是拍他吃肉的画面。那时正值夏季的高温天气,剧组提前一天买好肉,放在冰箱。
第二天要去山上拍戏,他便把肉带在了身上,等拍完这场戏,已经是傍晚时分了。
这块肉经过39度高温,捂了一天已经发臭。拍戏时,导演说:“咬咬咬,大口吃”。
他就一直咬一直咬,直到导演喊停,再也忍不住的游本昌他才跑到路边把臭肉全部吐出来。
后来大家问他,知道肉已经臭了,干嘛不说出来呢?
他说道:“只要镜头开着,我就要全身心投入角色中去,就只想把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大家”。
果然,从后期电视剧中看,一点都看不出来有任何异样,反而成了电视剧里的经典一幕。
他的敬业精神和被人拍案叫绝的表演,被北京电影学院选入了教材。
世上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只有日积月累的坚持和努力。
济公这个角色可以说是游本昌全部的生活积累,艺术经验的积累。他把所有的情感、技巧,都全部毫无保留地灌注到这个角色中当中。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部剧一播成名,成为了当年的收视冠军,他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演员,达到他演艺生涯的最高潮。片约、荣誉纷至沓来。
但是,他的演艺事业突然戛然而止了。他消失在大众视野中,好几年都没有拍戏,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原来,他的妻子被查出了癌症。一想到相濡以沫的妻子对家庭的付出,他没有任何犹豫,推掉了所有的工作照顾他的妻子。一照顾就是4年。
他说:“眼前的人,陪着他吃了多年的苦,若是为了自己的前途背弃她,实在不是一个男人该做的事”。
很多剧本和导演想借他的名气走红,尽管他需要更多经济支撑家庭,但游本昌保持冷静的头脑,坚定自己纯粹的艺术观,不愿做“为五斗米折腰”之事。
他不断拒绝剧本,直言这些剧本太浅显,不会接的!为此,游本昌得罪了很多的导演和剧组。
直到自己妻子的病情以有所好转后,他才又出现在人们的视线里。
或许他已经没有,那么多的商业价值可被挖掘了。他好像是被导演遗忘的人一样。
游本昌复出的第一件事就是成立公司,续拍《济公》。
原来在此之前的一次西藏义演中,他得知那里的孩子生活很艰苦,两个孩子为他献哈达的时候,曾用藏语告诉他:“他们特别喜欢济公,还想继续看”。
他毫不犹豫允诺下来,对他来说,孩子们的欢笑,格外重要。游本昌认为,现在是该履行和孩子们约定的时候了。
同时,他又做了一个人生中的重大决定:要拍一部以哑剧,为表演形式的电视剧!
身边的朋友都劝他,这么大年纪,还折腾这些做什么?他不听别人的劝阻,偏要试试看。
他说道:“这件事,我必须去做,不为别的,就为能够在中国哑剧上有所贡献”。
游本昌始终坚信,该干的事情不给钱,贴钱也干,不该干的事情,给多少钱都不干。一定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他拿出所有的积蓄开始拍哑剧。拍摄了哑剧《游先生哑然一笑》和却无人投资;9年后,又自导自演《了凡》。
没有人否定哑剧的艺术价值,可市场非常残酷,两部剧下来,几乎赔光了他所有的家产。
但是他从不后悔。他说:“作为一个演员,做了想做,又能够做的事情,并且把它完成了。不为高票房,就为了能留下来,让后人做个参考”。
殊不知,他所追求的是真正纯粹的艺术,而不是大多数人趋之若鹜的“孔方兄”(拜金主义)。
他看重的是一种社会效应,是影片背后的思想教育意义,是给观众弘扬中国的真善美。
游本昌一生与佛结缘,他早已把佛家的思想融入到自己的境界里。
他活跃在大大小小、国内国外的慈善活动和义演当中,帮助了很多经济上困难的孩子上学读书。
他以永不停歇的义演,传承着中国文化之传统,弘扬着人类的真善美。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佛家的教义。
游本昌在一次新加坡的义演中,不小心摔下舞池,脚踝严重骨折,但他强忍身体的疼痛,坚持把那场演出演完。
第2天,他又借用滑轮道具,在饱受疼痛的折磨中,演完了预定的11场演出。
新加坡的演出,在当地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正可谓,艺术无国界,真善美的情感对全人类都有教化作用。
一生与佛结缘的游本昌,终究在他在76岁高龄的时候,皈依佛门,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大光明寺剃度出家。
正式由畅怀法师受出家沙弥戒,并赐法名定畅。
然而,他的演艺事业仍在进行着。
他认为:他必须要身体康健地活着,要把国家的优良传统传承下去,这应该是他的养老方式,巡回演出能到什么时候,就到什么时候。
游本昌自创了一套“游氏健身法”,每天坚持身体锻炼。每次都以最良好的状态活跃在舞台上。
除了义演之外,他还带领了一支年轻的团队编排话剧。还定期为儿童进行话剧指导。
他说:“我最喜欢孩子带给我的快乐了,孩子对艺术的热爱是纯粹的”。
出家前精彩,出家后精进,难得轮回到人间,怎能雁过不留名?
83岁的他又一次倾其所有,筹演一部话剧《弘一法师——最后之胜利》。
不仅是因为他自己信佛,而且弘一法师身上,有着我们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的一面,有太多值得弘扬的优秀品质,他必须拍。
从买版权、租剧场、搭建演员班子、付薪资,再到去寺庙体现僧侣生活,八旬的他都亲力亲为。
第一年很辛苦,几乎无人知晓,演到第2年才开始有了赞助,剧本也有了大修改;第3年,大获成功,邀约不断,他一年办了超过60场巡演,演到了美国加拿大。
有次他不小心受伤骨折了,伤筋动骨一百天,更何况83岁的年纪了。但是,骨折25天后,他带着绷带再次站上了舞台……
近90岁的游本昌,非常赶时髦地玩转起新媒体。
疫情期间,全民宅家,游本昌仍然心系国家,在网络上为国家、为医护人员打气,传播着正能量。
他说:“作为演员我最大感悟是,一个人应该做的事情是做不完的,一辈子根本不够做,所以要看到艺无止境。老师是一种传承,只有一代代传下来才有意义。所以,要坚持传统,坚持传承。要看到这里面的人民性,那就是为人民服务,作为演员,就要在文艺上为人民服务”。
他演活了一个又一个鲜明的“佛家”角色,一生都与佛家有着不解之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