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匡衡——一个“三本”学生的逆袭

  原标题:匡衡——一个“三本”学生的逆袭

  在中国历史中勤学好学的故事很多,但是其中最著名的无疑是“悬梁刺股、偷光映雪”这四个故事,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凿壁偷光”的主人公——匡衡,两千多年前一个“三本”学生的逆袭。

  匡衡(生卒年不详),字稚圭,东海郡承县(今枣庄市峄城区王庄乡匡谈村)人,祖籍东海承(今兰陵县鲁城镇),西汉经学家、大臣,以说《诗》著称,元帝时位至丞相。

  匡家世代务农,家境贫寒,但匡衡却十分好学,勤奋努力。匡衡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虽然匡衡有了识字的能力,但是因为贫穷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西汉时期,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往往也不肯轻易借给别人。于是,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

  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读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读完。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可是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怎么办呢?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默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灵机一动,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啊!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

  这个就是匡衡“凿壁偷光”勤奋好学的故事,但是匡衡的努力却也并未让其在考取功名上顺遂。根据汉朝规定,博士弟子掌握“六经”中的一经,即可通过考试获得官职,考试得甲科者,可为郎中,得乙科者为太子舍人,得丙科者只能补文学掌故。匡衡曾拜当时的博士学习《诗经》,由于勤奋学习,他对《诗》的理解十分独特透彻,当时儒学之士曾传有“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之语,是说听匡衡解说《诗经》,能使人眉头舒展,心情舒畅,匡衡也自觉自己勤奋好学,考取功名并非难事,但是事与愿违,匡衡一直考了八次均铩羽而归,但是他并未放弃而是屡败屡战,终于在第九次勉强考取了功名,考上了最多相当于现在的三本文凭——中了当时的丙科,被补为太原郡的文学卒史。在以后的岁月里,匡衡继续发扬勤学好学的优良作风,学问越来越大,尤其对《诗经》理解之深,已为当时经学家们所推重,连当时身为太子的元帝也对其深有好感。元帝即位后,任用匡衡为郎中,迁为博士,给事中。在后几年里,汉元帝十分喜好儒术文辞,尤喜爱《诗经》,曾多次亲自听匡衡讲《诗》,对匡衡的才学十分赞赏,因此任匡衡为御史大夫。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丞相韦玄成病逝,匡衡又代为丞相,封乐安侯,辅佐皇帝,总理全国政务。匡衡可算是经过九次高考才考上个“三本”,但因为不骄不躁,坚持理想而实现逆袭的典型。从匡衡的逆袭,我们可以看出无论上什么样的大学,到毕业也只是新的一个起点,能上清华、北大那样的好大学说明你至少当时的高考是成功的但是绝不代表你可以一直领先那些考“三本”的学生,同样只考上“三本”“大专”的学生也不说明你的人生会比那些上了“一本”的学生失意,只要你不放弃,经过不懈的努力也可能实现逆袭。在人生的道路上,有时候我们会发现自己越努力,结果越失望。但是我们冷静思考就会发现,其实努力了就一定会有结果,至于是否能达到我们的预期、能达成我们的愿望,则不仅与我们的努力程度有关还与我们以前的积累以及先赋条件、机遇等其他一些因素有关。如果我们以前积累的东西不足,我们现在付出的努力就会有一部分、甚至全部去弥补以前的不足或者其他的影响因素。因此,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不用计较那么多,总是患得患失,付出了就不要去后悔,坚持初心,持之以恒,或许就会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就会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惬意和快慰。成功不会轻易到来,就像蝴蝶只有经过艰难的破茧而出,才能振翅高飞。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