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一文一诗话荔枝

  文图:杨慧(武汉)

  

  小区高大的梧桐树上传来阵阵蝉鸣声,告诉我荔枝上市了。一挂挂带着翠绿叶子,外壳嫩绿、黄绿、浅红、鲜红交错的荔枝出现在大大小小的水果店和超市的展台上。

  早期,把荔枝的产地、形态、结构、味道、形状变化等描述得无所不包的文章非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说明文《荔枝图序》莫属。

  文中写道: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靑;华如橘,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在诗人白居易的笔下,荔枝的树形圆如古时候遮蔽马车的帷幕和篷盖,叶如桂树之叶,冬天都是绿葱葱的,花如橘树之花,春天盛开,果实色如丹砂,夏季成熟。荔枝果实形如一串串的葡萄;核如枇杷;外壳色如红色的绸缎;果肉外的一层膜如紫色的薄绸;瓤肉如冰雪一样晶莹洁白;果计如甜酒奶酪般的酸甜。

  荔枝有颜,有色,有味,确实是“世间珍果更无加”,怎不叫人垂涎欲滴。

  然而荔枝产于南方,唐朝的都城在长安,离最近的产地也有千里之遥。普通的人难以见到,更别说享其美味了。诗人用细腻的笔墨描绘了一幅荔枝的全景图,让一千多年前的“不识者或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获得了对荔枝具体而又形象的感受。夏季佳果当属荔枝。

  

  宋代大文豪苏轼曾被贬岭南,有幸吃到荔枝,且多次以荔枝为题作诗。他在《荔枝叹》中写道:

  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堠兵火催。

  颠坑仆谷相枕藉,知是荔枝龙眼来。

  飞车跨山鹘横海,风枝露叶如新来。

  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海流千载。

  唐玄宗李隆基为博宠妃杨玉环一笑,不惜血本,千里运荔枝。正因为荔枝“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色香味尽去矣”,为了保证送到长安皇宫的荔枝是新鲜的,每隔五里十里设一驿站交换运送荔枝的马匹,那飞驰的马匹,急如星火,扬起满天灰尘,路旁坑谷中被摔死,撞死的人交杂重叠,老百姓都知道这是运送荔枝龙眼造成的。飞快的马车越过重重高山,似隼鸟过海,到长安时荔枝仍是青枝绿叶,仿佛才从树上采摘下来。宫中美人欢心一笑,可那扬起的尘土,那飞溅的鲜血,千载后仍难以忘怀。

  

  苏轼借“一骑红尘妃子笑”的历史典故痛斥统治者荒淫无耻,草菅人命,在诗中发出了“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痏”的呐喊。荔枝作为古代皇家的贡果成了助纣为虐,鱼肉百姓的工具。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换了人间。“昔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果中珍品荔枝早已不是稀罕之物。饮水思源,我当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杨慧,武汉人,高校退休教师,爱好文学和摄影,作品散见于报刊和网络平台。

  编辑:李武兵/李勋修《青烟威文学》编辑部